-
田湾核电五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
本报北京8月12日电 记者袁于飞 从中核集团获悉,田湾核电5号机组日前首次并网成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标志着田湾核电5号机组已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为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奠定了基础。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中核集团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核电建设和运营绩效,21台在运核电机组均保持安全稳定运行,7台在建核电机组进展顺利...
趣科技 2020-08-13 09:32:20 -
定远舰遗址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启动
本报威海8月12日电 (记者肖家鑫)10日,“2020·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刘公岛定远舰遗址考古工作平台“丰旺10”平驳船上举行开工仪式。 “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博物馆等地方文博机构共同开展...
趣科技 2020-08-13 09:12:03 -
中美俄新冠疫苗研制,哪家强
俄方率先完成国家注册 中美领跑三期临床试验本报记者 赵觉珵俄罗斯11日宣布其第一款新冠疫苗已获得该国卫生部许可,这一消息震动世界。舆论既惊讶于俄罗斯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的神速,也因为疫苗尚未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就得到注册而产生质疑...
趣科技 2020-08-13 08:48:29 -
京津冀迎战入汛最强降雨
本报记者 倪 浩北京12日将迎来最强降雨的消息,头一天就开始在各信息平台频繁预报。12日,北京11家市属公园和山区景区关闭,暴雨、雷电、地质灾害、山洪、大风五预警齐发...
趣科技 2020-08-13 08:47:51 -
古代恐鳄有多大?最新研究显示牙齿犹如香蕉般大小
【综合报道】8月1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发表在《脊椎动物古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指出,古代恐鳄拥有香蕉般大小的牙齿,体型堪比公交车,它们也处于同时期食物链的顶端。纽约理工学院的古生物学家Adam Cossette和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古生物学家Christopher Brochu通过研究恐鳄的头骨化石和咬痕化石,大致还原了一幅恐鳄的图像,他们发现这些生活在7500万年到8200万年前的生物有着香蕉般大小的牙齿,其与短吻鳄的关系更亲近...
趣科技 2020-08-12 16:16:06 -
俄罗斯注册全球首款新冠疫苗
普京宣布重磅消息 全球关注是否安全本报特约记者 柳玉鹏 本报记者 李司坤俄罗斯总统普京11日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俄首款新冠病毒疫苗已经注册,从而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注册的新冠病毒疫苗。俄罗斯医学专家纷纷分析俄罗斯能够率先研发出新冠疫苗的原因...
趣科技 2020-08-12 08:39:06 -
演化路上鸟类为何弄丢了一侧卵巢
在早白垩世期间,鸟类在演化中发生了一系列特征改变,中间的许多关键性环节现在仍然是谜,比如为什么恐龙有两侧卵巢和输卵管,鸟类却只有左侧卵巢及输卵管。 本报记者 李 禾 当鸟从恐龙演化而来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继2013年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早白垩世鸟类卵泡的精美保存对研究恐龙繁殖行为的意义》之后,近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团队于《生物通讯》杂志在线发表了最新相关研究成果:鸟类软组织化石能长时间保存,右侧输卵管和卵巢的退失可能发生在恐龙向鸟类过渡的阶段...
趣科技 2020-08-12 08:38:07 -
牛羊狗可以预测地震?研究不算少,答案仍不明确
地震前,动物的行为会出现异常吗?如果反常行为存在,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行为预测地震吗?几个世纪以来,人们记述了不少地震来临前的反常动物行为:狗吠不止、奶牛停止产奶、青蛙跳出池塘……许多学者试图证明二者间的联系,但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 在2013年的一项研究中,德国科学家用影像记录下了沿着断层带筑巢的红木蚁的活动,发现它们会在地震发生前改变日常行动,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
趣科技 2020-08-12 08:37:13 -
一亿年前的独角蚁,竟会设陷阱捕食
本报记者 张 晔 独居,长着“大牙”,头上还有“角”,并且学会设陷阱捕食……人们很难想象,弱小的蚂蚁在一亿年前竟如此“强悍”,堪称蚂蚁中的“战斗蚁”。 2016年,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与法国科研人员在白垩纪琥珀中报道了一类独角蚁(属于黑帝斯蚁)化石...
趣科技 2020-08-12 08:36:12 -
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以鲜活形式传递科学知识
“今年的英仙座流星雨将在8月12日达到流量最大值,在晴朗而没有灯光污染的夜晚,小伙伴们面朝东北方即可以看到。”在刚刚过去的立秋,中国科技馆志愿服务总队的志愿者乔柯霖录制了有关流星雨的科普视频上传到中国科技馆的网络平台上...
趣科技 2020-08-11 09:23:09 -
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启动
据新华社威海8月10日电 (记者王阳)10日,“2020·山东威海定远舰遗址第二期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在刘公岛定远舰遗址考古工作平台“丰旺10”平驳船上举行开工仪式,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研究所等有关单位为水下考古队授旗。 “威海湾一号”甲午沉舰遗址水下考古调查项目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威海市博物馆等地方文博机构共同开展...
趣科技 2020-08-11 09:12:25 -
国内首台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投入商用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商用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海若01”在山东港口青岛港正式投入商用。 相对于传统清洗方式,水下智能清洗机器人置入水中后,只需通过遥控器操控,就能让它以喷气的方式清洗船底,完全不伤船漆,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环保、可视等五大优势,每小时的清洗效率最高可以达到2800平方米,是人工清洗速度的30倍...
趣科技 2020-08-11 08: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