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本页面生成OnePlusBand专题报道,OnePlusBand滚动新闻,OnePlusBand业界评论等相关报道!
  • iPhone15Pro这操作,真的有点过分了

    iPhone15Pro这操作,真的有点过分了

    iPhone15 Pro这操作,真的有点过分了 有些机友应该知道了,早两天,苹果偷偷发了一个新品。Apple Pencil USB-C 版 在这款新品上,库克一手精湛的刀工,让人瞠目结舌。 新的 Apple Pencil,支持磁吸了,但是不支持磁吸充电。毕竟做了个 USB-C 充电口,这个还可以接受。结果,转过头苹果又把 Apple Pencil 上的压感功能给它删了…牙膏是一点没挤出来,还倒吸了一口。除了新发布的 Apple Pencil,iPhone 更是常年被吐槽挤牙膏的产品。甚至,挤出了一个更奇葩的现象。最近,机哥看到的一份调查显示。到今年年底,全球 iPhone 活跃设备会达到 13 亿台。而其中二手的占比,将会达到恐怖的 50%。 也就是说,一半儿的 iPhone 用户,都是用的二手机。而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攀升。二手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大伙儿现在买 iPhone,都越来越倾向于:“买旧不买新”这些年 iPhone 升级幅度,真的是越来越小,甚至都可以用“挤牙膏”来形容。每年都有提升,但每年都提升不大。以至于,每年果子发布会之后。都要引发网友一波”要不要换新机“的热潮。 所以今天,机哥就带大伙儿盘一盘。这些年,苹果坚持挤牙膏的地方。屏幕:高刷不给,调光摆烂要说果子屏幕挤牙膏。咱们当然得找隔壁安卓,当个对照组。拿安卓旗舰的屏幕发展线为例。2019 年,一加发布一加 7 Pro,搭载 2K + 90Hz 高刷曲面屏。让大伙儿第一次在手机上,体会到高刷屏带来丝滑畅快。 很快啊,各家安卓厂商也是纷纷跟进。没几年,就把这玩意儿给普及了。现在 120Hz 已经是安卓旗舰的标配。90Hz 高刷,甚至普及到了千元级别。999 起售的红米 Note 10 而咱们果子的 ProMotion 高刷。至今,都依然是 Pro 系列的专属。即使是 2023 年下半年发布、起售价 5999 的 iPhone 15。也依然逃不开 60Hz 的魔咒。 而这么多年来,标准版的屏幕,除了亮度以外。基本可以说是 0 提升了。 而在果子这儿想体验高刷的话。7999 128G 的 iPhone15pro,please~当然更关键的是。护眼方面,阿果祖传的 480Hz 低频 PWM 调光一直没变。不少网友都反应,盯着果子的屏幕看久了,眼睛会十分酸涩疲劳。对比安卓动辄 1440、2160Hz,甚至 3840Hz 的高频调光....

    手机互联 2023-10-21 12:19:15
  • DOTA2-TI12胜者组:中期碾压,LGD2比0击败9Pandas

    DOTA2-TI12胜者组:中期碾压,LGD2比0击败9Pandas

    北京时间10月21日,TI12正赛胜者组第一轮,本场由LGD对阵9Pandas,两队第一局大战一个多小时,LGD顶住压力拿下比赛,第二局LGD更是技高一筹,中期一路碾压轻松取胜。最终LGD以2比0的比分击败9Pandas,成功挺进胜者组第二轮...

    游戏资讯 2023-10-21 12:19:11
  • 网友问题:苹果iPhone15为什么还在坚持20W充电?

    网友问题:苹果iPhone15为什么还在坚持20W充电?

    从iPhone的拆解图可以看出,iPhone的内部空间布满了精密的零部件,空间丝毫都没有浪费,这意味着苹果是一家特别擅长精打细算的公司。同时,苹果对核心处理器特别讲究,基本上iPhone的性能都领先同期的安卓手机,但是这么注重零部件性能体验的iPhone,却还在坚持60Hz刷新率和20/30W充电,意味着苹果对消费市场的分析认为,这样的配置并不会影响iPhone销量表现...

    手机互联 2023-10-21 12:18:03
  • Livehouse的钱,开始好赚了

    Livehouse的钱,开始好赚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周月明编辑|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虎嗅注:Livehouse是一门好生意吗?本篇为“夜经济”系列第三篇稿件,过去两个月虎嗅和多位Livehouse负责人、乐队经理交流,并把他们对Livehouse的思考、心得以本文呈现。10月26日,虎嗅将在北京举办“消费内参会 · 掘金夜经济专题活动”,将有40余位和夜经济相关的一线牛人共聚一堂。如果你对夜经济也有独特思考,欢迎参加活动,参与方式见文内海报。“The music rises when the story ends,do you hear it(乐章在故事结束时奏响,你听见了吗)”,伴随着快要搓出火星子的吉他,五个着红色眼影、穿绿色西装的男孩正“神经质”地唱着这句歌词,几小时后,他们抱走了《乐队的夏天》第三季里第五名的奖杯,并成为前五中最年轻的乐队。10月20号晚,这个备受独立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综艺播出了最后的决赛,摇滚老炮二手玫瑰不出意外地夺得冠军,而被称为“西装暴徒”的后朋克小众乐队柏林护士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夺得第五。“当工作人员在第二现场宣布完六至八名却没有我们的时候,执行经纪就开始在旁边痛哭。”柏林护士的经济猫川笑道,21号凌晨,她在朋友圈发了由无数乐夏照片拼接成的九宫格,并配文“这个夏天的成绩是一把钥匙,时间会给所有人答案。”相较于猫川的感慨,同样在朋友圈晒出乐夏时刻的大川则轻松随意了许多。作为成立16年之久的国内头部Livehouse Mao的首席内容官,他出现在“乐夏友友”(专业评审团,每人有一票投票权)的席位中,不少国内头部Livehouse的负责人也同在此列。不过,或许对于许多坐在“乐队友友”席的Livehouse负责人来说,今年比参加2020年第二季乐夏时的日子,应该舒服多了。艰难熬过疫情之后,Livehouse行业在2023年开始回暖。据大麦数据显示,单是今年2、3月,大麦平台销售Livehouse的演出就超过2800场,票房规模与2019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5倍。在内容端,Livehouse也重回年轻人关注焦点,据B站发布的《bilibili青年兴趣趋势观察:2023春季篇》中,Livehouse成为高增速的兴趣热点,Livehouse新手攻略、穿搭、妆容等各种投稿同比增长276%。“市场确实比以前繁荣了,比如北京短时间内就新增十几家。”大川告诉虎嗅。不过,随着盘子的增大,一些新的挑战也出现在Livehouse行业之中。比如,随着更多玩家挤入Livehouse赛道,圈内对于什么是“Livehouse”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此前,Livehouse多与摇滚乐、地下、亚文化等标签相关,这类Livehouse的模式相对简单,营收主要靠乐队的演出票房分成或场租。但随着各路背景的创业者及资本加入,一些前身为酒吧、夜店的机构也开始采用Livehouse的名称,与以往Livehouse相反,它们营收主要靠餐酒,演出反而只是辅助。Livehouse日渐模糊的定位引发了部分业内人士的忧虑。国内头部Livehouse疆进酒创始人左野给虎嗅讲了一个段子:某位曾供职于餐酒式Livehouse的灯光师来传统Livehouse应聘时问道“你们就是只能站着看演出的假Livehouse吗?”定位混淆引发担忧之外,Livehouse的发展壮大也给独立音乐圈带来了焦虑。“小型Livehouse越来越少,千人大场馆越来越多,场地类型貌似愈发单一。”国内独立音乐厂牌赤瞳(旗下有刺猬、Carsick cars等乐队)主理人李青和王海丰向虎嗅表达了这一担忧,在他们看来,Livehouse的膨胀反而压缩了乐队文化的成长空间。在多数线下场所只需考虑商业变现问题的时候,Livehouse行业却更为复杂。在这个行业,艺术与商业的博弈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寻求平衡,是不少Livehouse老板们思考的头号问题。Livehouse圈的“李逵与李鬼”疫情期间Livehouse老板脸上失去的笑容,今年又重新浮现了出来。“上半年回暖尤其迅速。”左野告诉虎嗅,他创办的疆进酒今年疫情放开后几个月就重新盈利,今年他在广州新开了一家场馆。在左野看来,疫情放开后行业的旺盛在意料之中。早在疫情之前,已有许多人看好Livehouse会是年轻人大量涌入的线下场景,并跃跃欲试投身于此赛道。这股被搁置的兴头在疫情之后迅速释放顺理成章。而赤瞳主理人王海丰认为,令Livehouse在疫情后井喷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前两年许多线下场所开始空置。“不少文旅项目或商业地产无人运营了,许多人以低价接手开办Livehouse。”王海丰说道。之所以选择将这些低成本空间打造成Livehouse,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疫情初期,相较于管控更严格的大型演出场所,Livehouse管理更加宽松。这使得Livehouse在那个特殊时期承接了部分线下需求,在为数不多可以聚集的地方,人们可以一边欣赏演出,一边轻松地交头接耳。不过,行业的旺盛也引来了不同背景的“闯入者”。餐吧、酒吧出身的机构也开始涌入Livehouse赛道,甚至一些消费品大厂也开始创办自己的Livehouse。Livehouse范畴的扩大开始引发部分业内人士的忧虑。在早期创始人眼里,Livehouse这个概念与摇滚乐、独立音乐是牢牢绑定的,乌托邦、波西米亚、地下、甚至脏乱差这些词语更贴近这类场所的气质。“对于这类Livehouse来说,主理人的个人化印记非常深厚。”左野对虎嗅说。很多时候,主理人不同的性格背景影响着这家Livehouse的运营风格。柏林护士经济猫川给虎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知名Livehouse酒球会,主理人一般会热情招待乐手并喝场大酒,但在李志创办的Livehouse里,由于李志本人性格更为严谨,纪律也会更多。但对于新型Livehouse,个人化就不那么重要了。它们一般有着统一的物料、设计和运营方式,规整化、模板化是它们的气质。如果打个比方,就像民宿与连锁酒店的区别。气质的不同决定了商业模式、客群圈层、发展前景的不同。传统Livehouse更看重文化内容,它们的营收主要依靠乐队的票房分成或乐队演出场租,吸引的客群也多是喜欢看乐队现场的小众音乐深度用户。而且,由于强调个性化印记,它们的发展内核本身就与大批量复制扩张相矛盾。观察国内头部Livehouse就可看出,很多成立十几年但场地数量没超过10家。但新型Livehouse由于许多是酒吧、夜店出身,它们的营收支柱多依靠餐饮酒水,因此来消费酒水和餐食的客群更被它们关注,而音乐现场演出更像是锦上添花的部分。但相较于传统Livehouse,这类Livehouse更容易复制扩张,比如这类风格的代表型公司梦田音乐,一年之内就扩张几十家店,至今全国已有六十多家。一个明显的差别是,传统Livehouse的受众一般在听完演出后就离开,即使有的Livehouse提供酒水,但他们对酒水的消费需求也不大。但新型Livehouse的客群对酒水的消费需求很大,场所也会为他们提供卡座。大川告诉虎嗅一个有趣的细节:近一年来,给MAO打来电话咨询的消费者中,问有没有卡座的人越来越多。不过,新型Livehouse的出现引发了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在他们眼里,这并不是Livehouse,本质上就是酒吧、餐吧,只是冠上Livehouse的名称而已。但梦田音乐创始人郁冬并不认同这些质疑。“Livehouse这个词最初是从日本传来的,它代表着休闲的生活方式。”郁冬告诉虎嗅,在其看来争论Livehouse这个词的定义并不重要,这个概念也无需太固化和仪式化。近几年,梦田音乐由于酒吧背景出身,以及以餐酒为重心和设卡座的模式,一度成为业界争议的焦点,“不够摇滚”、“不是真正的Livehouse”等质疑常常出现。但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其创始人郁冬就读于厦门大学物理系时,曾是厦大的吉他社社长,组过乐队,喜欢崔健、蝎子,也是摇滚乐的爱好者。不过据其描述,他在吉他社期间最厉害的成绩是将社团成员从几十人发展至五百人,对音乐不够精细,但对经营更有天分的特质或许已预示着梦田音乐此后选择的发展道路。郁冬告诉虎嗅,梦田音乐每家店盈利基本在千万以上,这几年商业增长迅速。争议发生的同时,实际上,两种类型的Livehouse某种程度上也在彼此融合。找寻新的增长点和破圈都是他们共同的命题。比如二者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空闲时段的利用率。传统Livehouse开始尝试在演出之后的档期增加派对畅饮环节,而新型Livehouse则是在晚间酒水餐饮之前的档期增加现场演出环节。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正在向彼此靠拢。正在消失的小型LivehouseLivehouse行业之间的“派别冲突”,对于在其中演出的乐队以及乐队背后的厂牌来说,实质影响并不大。Livehouse规模的变化,反而对他们影响更深。要知道的是,Livehouse对于独立乐队的意义,就像土壤之于花朵。对于大部分中小乐队来说,Livehouse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猫川告诉虎嗅,在柏林护士名气较小时,60%的收入都来自于在各地Livehouse的巡演。但随着Livehouse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片土壤正在被破坏。“近一年我们在给小乐队制定Livehouse巡演方案时,突然发现没太多选择了。”李青说。由于成本的考量,没名气的小乐队往往多会在一二百人的小场馆开始巡演,这类Livehouse也给许多独立乐队提供了成长演练的空间,但现在,这一空间正被挤压。小型场地越来越少,许多场地开始向千人规模进化,某种程度上,与“合规成本”有关。据柏林护士经纪人猫川告诉虎嗅,由于Livehouse的特殊性,演出报批等环节往往是一块重要成本。许多Livehouse发现,小场地和大场地承担的“合规成本”是相同的,为了摊销这一成本,有时,更大的场地反而更具盈利空间。除了小型Livehouse的消失,具备“名片效应”的Livehouse也在消失。据李青回忆,在其乐队Carsick cars成长的时代,国内正值Livehouse发展的高潮时期。那时几乎每个一二线城市都有许多家非常有代表性或风格鲜明的Livehouse,乐队在这些Livehouse巡演是他们的战果之一。但随着模式的转型和扩张,这类Livehouse已锐减。“现在很可能都不到十家。”李青叹道。这对于国内中小独立乐队来说,无疑是灾难,但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实际上,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冲突不仅发生在独立音乐与Livehouse之间,也弥漫在整个音乐产业中。作为厂牌的主理人,此前赤瞳签约谁、推广谁的话语权向来掌握在王海丰手上,但是随着资方的介入,王海丰感到自己的把控度正越来越低。“我经常在与财务部门的会上,称他们是‘excel’沙皇。”王海丰笑道。据其描述,现在的筛选标准更加互联网化、数据化,投资方和财务部门常常会拉出这个乐队近期演出各项维度的数据,与王海丰battle对某支乐队的预算投入,激烈的争论常常产生。据多位业内人士称,进入下半年,Livehouse的热度已有所回落。前段时间急速入局的Livehouse或许很快就会爆发一些问题。比如Livehouse、音乐节、演唱会等演出类型的爆发,或许会令Livehouse陷入激烈竞争之中。“下半年开始,某些Livehouse的票就开始卖不出去了,他们很快会开始抢乐队大战。”业内人士告诉虎嗅。眼下,摆在Livehouse创始人们前的问题仍然很多,如何破圈、如何一边寻找增长点,一边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平衡,都是急待解决的命题。#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周月明,关注出海、消费、IPO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muzhouzhizhi,请注明身份,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

    智能设备 2023-10-21 12:15:55
  • Livehouse的钱,开始好赚了

    Livehouse的钱,开始好赚了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作者|周月明编辑|苗正卿题图|视觉中国虎嗅注:Livehouse是一门好生意吗?本篇为“夜经济”系列第三篇稿件,过去两个月虎嗅和多位Livehouse负责人、乐队经理交流,并把他们对Livehouse的思考、心得以本文呈现。10月26日,虎嗅将在北京举办“消费内参会 · 掘金夜经济专题活动”,将有40余位和夜经济相关的一线牛人共聚一堂。如果你对夜经济也有独特思考,欢迎参加活动,参与方式见文内海报。“The music rises when the story ends,do you hear it(乐章在故事结束时奏响,你听见了吗)”,伴随着快要搓出火星子的吉他,五个着红色眼影、穿绿色西装的男孩正“神经质”地唱着这句歌词,几小时后,他们抱走了《乐队的夏天》第三季里第五名的奖杯,并成为前五中最年轻的乐队。10月20号晚,这个备受独立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综艺播出了最后的决赛,摇滚老炮二手玫瑰不出意外地夺得冠军,而被称为“西装暴徒”的后朋克小众乐队柏林护士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夺得第五。“当工作人员在第二现场宣布完六至八名却没有我们的时候,执行经纪就开始在旁边痛哭。”柏林护士的经济猫川笑道,21号凌晨,她在朋友圈发了由无数乐夏照片拼接成的九宫格,并配文“这个夏天的成绩是一把钥匙,时间会给所有人答案。”相较于猫川的感慨,同样在朋友圈晒出乐夏时刻的大川则轻松随意了许多。作为成立16年之久的国内头部Livehouse Mao的首席内容官,他出现在“乐夏友友”(专业评审团,每人有一票投票权)的席位中,不少国内头部Livehouse的负责人也同在此列。不过,或许对于许多坐在“乐队友友”席的Livehouse负责人来说,今年比参加2020年第二季乐夏时的日子,应该舒服多了。艰难熬过疫情之后,Livehouse行业在2023年开始回暖。据大麦数据显示,单是今年2、3月,大麦平台销售Livehouse的演出就超过2800场,票房规模与2019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5倍。在内容端,Livehouse也重回年轻人关注焦点,据B站发布的《bilibili青年兴趣趋势观察:2023春季篇》中,Livehouse成为高增速的兴趣热点,Livehouse新手攻略、穿搭、妆容等各种投稿同比增长276%。“市场确实比以前繁荣了,比如北京短时间内就新增十几家。”大川告诉虎嗅。不过,随着盘子的增大,一些新的挑战也出现在Livehouse行业之中。比如,随着更多玩家挤入Livehouse赛道,圈内对于什么是“Livehouse”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此前,Livehouse多与摇滚乐、地下、亚文化等标签相关,这类Livehouse的模式相对简单,营收主要靠乐队的演出票房分成或场租。但随着各路背景的创业者及资本加入,一些前身为酒吧、夜店的机构也开始采用Livehouse的名称,与以往Livehouse相反,它们营收主要靠餐酒,演出反而只是辅助。Livehouse日渐模糊的定位引发了部分业内人士的忧虑。国内头部Livehouse疆进酒创始人左野给虎嗅讲了一个段子:某位曾供职于餐酒式Livehouse的灯光师来传统Livehouse应聘时问道“你们就是只能站着看演出的假Livehouse吗?”定位混淆引发担忧之外,Livehouse的发展壮大也给独立音乐圈带来了焦虑。“小型Livehouse越来越少,千人大场馆越来越多,场地类型貌似愈发单一。”国内独立音乐厂牌赤瞳(旗下有刺猬、Carsick cars等乐队)主理人李青和王海丰向虎嗅表达了这一担忧,在他们看来,Livehouse的膨胀反而压缩了乐队文化的成长空间。在多数线下场所只需考虑商业变现问题的时候,Livehouse行业却更为复杂。在这个行业,艺术与商业的博弈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寻求平衡,是不少Livehouse老板们思考的头号问题。Livehouse圈的“李逵与李鬼”疫情期间Livehouse老板脸上失去的笑容,今年又重新浮现了出来。“上半年回暖尤其迅速。”左野告诉虎嗅,他创办的疆进酒今年疫情放开后几个月就重新盈利,今年他在广州新开了一家场馆。在左野看来,疫情放开后行业的旺盛在意料之中。早在疫情之前,已有许多人看好Livehouse会是年轻人大量涌入的线下场景,并跃跃欲试投身于此赛道。这股被搁置的兴头在疫情之后迅速释放顺理成章。而赤瞳主理人王海丰认为,令Livehouse在疫情后井喷的更深层原因,在于前两年许多线下场所开始空置。“不少文旅项目或商业地产无人运营了,许多人以低价接手开办Livehouse。”王海丰说道。之所以选择将这些低成本空间打造成Livehouse,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疫情初期,相较于管控更严格的大型演出场所,Livehouse管理更加宽松。这使得Livehouse在那个特殊时期承接了部分线下需求,在为数不多可以聚集的地方,人们可以一边欣赏演出,一边轻松地交头接耳。不过,行业的旺盛也引来了不同背景的“闯入者”。餐吧、酒吧出身的机构也开始涌入Livehouse赛道,甚至一些消费品大厂也开始创办自己的Livehouse。Livehouse范畴的扩大开始引发部分业内人士的忧虑。在早期创始人眼里,Livehouse这个概念与摇滚乐、独立音乐是牢牢绑定的,乌托邦、波西米亚、地下、甚至脏乱差这些词语更贴近这类场所的气质。“对于这类Livehouse来说,主理人的个人化印记非常深厚。”左野对虎嗅说。很多时候,主理人不同的性格背景影响着这家Livehouse的运营风格。柏林护士经济猫川给虎嗅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知名Livehouse酒球会,主理人一般会热情招待乐手并喝场大酒,但在李志创办的Livehouse里,由于李志本人性格更为严谨,纪律也会更多。但对于新型Livehouse,个人化就不那么重要了。它们一般有着统一的物料、设计和运营方式,规整化、模板化是它们的气质。如果打个比方,就像民宿与连锁酒店的区别。气质的不同决定了商业模式、客群圈层、发展前景的不同。传统Livehouse更看重文化内容,它们的营收主要依靠乐队的票房分成或乐队演出场租,吸引的客群也多是喜欢看乐队现场的小众音乐深度用户。而且,由于强调个性化印记,它们的发展内核本身就与大批量复制扩张相矛盾。观察国内头部Livehouse就可看出,很多成立十几年但场地数量没超过10家。但新型Livehouse由于许多是酒吧、夜店出身,它们的营收支柱多依靠餐饮酒水,因此来消费酒水和餐食的客群更被它们关注,而音乐现场演出更像是锦上添花的部分。但相较于传统Livehouse,这类Livehouse更容易复制扩张,比如这类风格的代表型公司梦田音乐,一年之内就扩张几十家店,至今全国已有六十多家。一个明显的差别是,传统Livehouse的受众一般在听完演出后就离开,即使有的Livehouse提供酒水,但他们对酒水的消费需求也不大。但新型Livehouse的客群对酒水的消费需求很大,场所也会为他们提供卡座。大川告诉虎嗅一个有趣的细节:近一年来,给MAO打来电话咨询的消费者中,问有没有卡座的人越来越多。不过,新型Livehouse的出现引发了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在他们眼里,这并不是Livehouse,本质上就是酒吧、餐吧,只是冠上Livehouse的名称而已。但梦田音乐创始人郁冬并不认同这些质疑。“Livehouse这个词最初是从日本传来的,它代表着休闲的生活方式。”郁冬告诉虎嗅,在其看来争论Livehouse这个词的定义并不重要,这个概念也无需太固化和仪式化。近几年,梦田音乐由于酒吧背景出身,以及以餐酒为重心和设卡座的模式,一度成为业界争议的焦点,“不够摇滚”、“不是真正的Livehouse”等质疑常常出现。但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其创始人郁冬就读于厦门大学物理系时,曾是厦大的吉他社社长,组过乐队,喜欢崔健、蝎子,也是摇滚乐的爱好者。不过据其描述,他在吉他社期间最厉害的成绩是将社团成员从几十人发展至五百人,对音乐不够精细,但对经营更有天分的特质或许已预示着梦田音乐此后选择的发展道路。郁冬告诉虎嗅,梦田音乐每家店盈利基本在千万以上,这几年商业增长迅速。争议发生的同时,实际上,两种类型的Livehouse某种程度上也在彼此融合。找寻新的增长点和破圈都是他们共同的命题。比如二者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空闲时段的利用率。传统Livehouse开始尝试在演出之后的档期增加派对畅饮环节,而新型Livehouse则是在晚间酒水餐饮之前的档期增加现场演出环节。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正在向彼此靠拢。正在消失的小型LivehouseLivehouse行业之间的“派别冲突”,对于在其中演出的乐队以及乐队背后的厂牌来说,实质影响并不大。Livehouse规模的变化,反而对他们影响更深。要知道的是,Livehouse对于独立乐队的意义,就像土壤之于花朵。对于大部分中小乐队来说,Livehouse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据猫川告诉虎嗅,在柏林护士名气较小时,60%的收入都来自于在各地Livehouse的巡演。但随着Livehouse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片土壤正在被破坏。“近一年我们在给小乐队制定Livehouse巡演方案时,突然发现没太多选择了。”李青说。由于成本的考量,没名气的小乐队往往多会在一二百人的小场馆开始巡演,这类Livehouse也给许多独立乐队提供了成长演练的空间,但现在,这一空间正被挤压。小型场地越来越少,许多场地开始向千人规模进化,某种程度上,与“合规成本”有关。据柏林护士经纪人猫川告诉虎嗅,由于Livehouse的特殊性,演出报批等环节往往是一块重要成本。许多Livehouse发现,小场地和大场地承担的“合规成本”是相同的,为了摊销这一成本,有时,更大的场地反而更具盈利空间。除了小型Livehouse的消失,具备“名片效应”的Livehouse也在消失。据李青回忆,在其乐队Carsick cars成长的时代,国内正值Livehouse发展的高潮时期。那时几乎每个一二线城市都有许多家非常有代表性或风格鲜明的Livehouse,乐队在这些Livehouse巡演是他们的战果之一。但随着模式的转型和扩张,这类Livehouse已锐减。“现在很可能都不到十家。”李青叹道。这对于国内中小独立乐队来说,无疑是灾难,但也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实际上,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冲突不仅发生在独立音乐与Livehouse之间,也弥漫在整个音乐产业中。作为厂牌的主理人,此前赤瞳签约谁、推广谁的话语权向来掌握在王海丰手上,但是随着资方的介入,王海丰感到自己的把控度正越来越低。“我经常在与财务部门的会上,称他们是‘excel’沙皇。”王海丰笑道。据其描述,现在的筛选标准更加互联网化、数据化,投资方和财务部门常常会拉出这个乐队近期演出各项维度的数据,与王海丰battle对某支乐队的预算投入,激烈的争论常常产生。据多位业内人士称,进入下半年,Livehouse的热度已有所回落。前段时间急速入局的Livehouse或许很快就会爆发一些问题。比如Livehouse、音乐节、演唱会等演出类型的爆发,或许会令Livehouse陷入激烈竞争之中。“下半年开始,某些Livehouse的票就开始卖不出去了,他们很快会开始抢乐队大战。”业内人士告诉虎嗅。眼下,摆在Livehouse创始人们前的问题仍然很多,如何破圈、如何一边寻找增长点,一边在艺术与商业之间找平衡,都是急待解决的命题。#我是虎嗅商业消费组编辑周月明,关注出海、消费、IPO等多个领域,行业人士交流请加微信:muzhouzhizhi,请注明身份,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

    智能设备 2023-10-21 12:15:55
  • IGN:蜘蛛侠2证明PlayStation仍是故事驱动游戏之王

    IGN:蜘蛛侠2证明PlayStation仍是故事驱动游戏之王

    IGN为《漫威蜘蛛侠2》打出8分评价,其编辑撰文高度赞赏了本作的电影化叙事,声称:《漫威蜘蛛侠2》证明PlayStation仍然是故事驱动游戏之王。IGN表示:“在《漫威蜘蛛侠 2》中,索尼的故事驱动模式仍在延续:纽约正面临着新的超级反派的威胁,但彼得和迈尔斯的个人旅程才是核心...

    游戏资讯 2023-10-20 23:18:59
  • DK不敌KT,掉入死亡之组!神之N手再现,LPL又要内战,WBG悬了!

    DK不敌KT,掉入死亡之组!神之N手再现,LPL又要内战,WBG悬了!

    在率先结束的七场比赛中,NRG轻松的击溃了犯“RNG病”的TL;BLG在面对两次使用暂停战术的C9时,以强势的回旋踢,击溃了其翻盘的梦想;MAD搬完了盖伦和诺手后,轻取BDS;FNC在对手GAM的衬托下,堪堪赢下比赛;第五场比赛,GenG对阵T1的比赛,GenG面对老对手T1,先输后赢;而WBG则是在领先9000经济的情况下,被G2绝境翻盘;第七场比赛,BLG被JDG第八次击败,这两队已经闭环了!而第八场比赛,则是一场LCK赛区的内战,由S13赛季的老对手DK对阵KT。这两队,可以说是LCK赛区新老豪门的代表了...

    游戏资讯 2023-10-20 21:44:21
  • 最强黑马!TPL十月赛:星巴克爆冷淘汰120

    最强黑马!TPL十月赛:星巴克爆冷淘汰120

    由War3蛋塔飞主办,斗鱼TV、OBSBOT寻影、SCBOY、朕宅赞助,魔坛情报局媒体支持的普力艾|ProIron TPL十月赛,于10月19日晚结束了败者组首轮的较量。Lyn直落三盘零封卡号,星巴克则爆冷击败120,继小组赛淘汰Moon之后再次击败S级选手。不得不说,星巴克昨晚的发挥是可圈可点,MK各种围杀小强,正面秒英雄&火枪操作也是优美如画。而120的发挥则是有失水准,Lich贪图残血步兵的经验,结果太过孤军深入被对手集火击杀,正面操作惨遭星巴克完爆。如此结果,和我们熟悉的那个B王相去甚远。10月20日19点,TPL十月赛将继续进行两场败者组的比赛,Lyn将对阵Sok,Lawliet则将迎战星巴克。毫无疑问,Lawliet和Lyn肯定是赢面更大的一方,但在看过了前几天的比赛后,相信大家对星巴克的实力都有了全新的认识,不知道他今晚能否继续神奇发挥。十月赛赛事信息比赛赛制季后赛八强双败淘汰,除了第一轮为BO3、决赛为BO7,其余场次均为BO5第一轮对阵顺序为:A1 VS B2,A2 VS B1,C1 VS D2,C2 VS D1比赛时间10月17日-10月22日 季后赛 *每个比赛日均为19点开始比赛奖励第一名:15000元+150分第二名:8000元+100分第三名:4000元+65分第四名:3000元+45分5-6名:1500元+30分7-8名:1000元+20分9-16名:10分*所有月赛结束后,积分前16的选手将晋级总决赛种族规则同一个BO3、BO5、BO7只能使用同一种族(包括随机)每场比赛BP开始前需提前提交种族比赛地图EI2.0、TM、TH、NI、LT、HF、CH、TR、TS直播权16强选手:无延迟直播流参赛选手(参加海选赛):延迟直播流 ...

    游戏资讯 2023-10-20 16:06:02
  • 魔兽1.36.1PTR出炉:神级宝物登场,WD&PLD大幅加强

    魔兽1.36.1PTR出炉:神级宝物登场,WD&PLD大幅加强

    北京时间10月20日凌晨,就在微软宣布收购动视暴雪后一周,暴雪官方发布了魔兽1.36...

    游戏资讯 2023-10-20 15:59:44
  • 时光回溯偷大龙也没用!LNG暴打C9经理发声,LPL官推发文力挺队员

    时光回溯偷大龙也没用!LNG暴打C9经理发声,LPL官推发文力挺队员

    今天10月20号英雄联盟S13世界赛开启第二轮正赛,LNG战队逃过内战之签,抽到相对来说最好打的北美战队C9,只要赢下这场就能笑看其他队伍的风起云涌了!虽说昨天LNG上辅状态看上去似乎没那么稳定,欧美队伍也可能搞出什么爆冷黑科技,LPL队伍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让我们来看看双方阵容吧!C9战队选用卡莎、洛、猪妹、鳄鱼、辛德拉;LNG战队选用盲僧、牛头、沙皇、武器、小炮。前期LNG盲僧游中抓死辛德拉,连控两条小龙,只是上路武器被越了波塔...

    游戏资讯 2023-10-20 15:52:49
  • 海外网友热议LNG击败C9:LPL是目前S赛最强赛区!他们团战不会输

    海外网友热议LNG击败C9:LPL是目前S赛最强赛区!他们团战不会输

    S13世界赛瑞士轮第二轮LNG成功击败C9,战绩来到2-0。很快这场比赛也引发了大量海外网友的热议,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吧!-大龙前的暂停有点奇怪,但是LNG实在是太强了...

    游戏资讯 2023-10-20 15:52:38
  • OPPOFindN3评测:内外合一独立安全芯片更好用的新一代商务折叠屏

    OPPOFindN3评测:内外合一独立安全芯片更好用的新一代商务折叠屏

    【天极网手机频道】前言OPPO旗下的Find折叠屏产品在手机圈中一直都是一个“独行客”般的存在,这是因为Find 系列的前两代折叠屏产品一直都采用了更为小巧轻便的“小折叠形态”,也正是这种靠近普通手机的重量以及更合适的价格才让更多用户愿意去体验。时至今日,OPPO Find N3来了,它似乎变了,但又没变。没有延续小尺寸的设计固然让我这个十年老粉很遗憾,但它在重量没有增加的基础上,却能让屏幕变大、影像升级甚至带了一股浓厚的商务安全气息,让OPPO Find N3“全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值得我“重用”的感觉,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OPPO这款从内到外都精益求精的年度旗舰折叠手机。外观OPPO Find N3这次总共发布了三款配色分别是千山绿、潜航黑以及日志金。小编这次上手的我认为最具精奢质感的千山绿。“千山绿”一词出自辛弃疾的《满江红》中,原文是“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就如同诗词含义一样,OPPO Find N3机身上冷雕绿色玻璃与铝合金材料结合在一起,还真给小编带来了一丝“眼前尽是绿色山峦,让人心情愉悦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潜航黑和日志金其他两款配色也有和千山绿不一样的特征,比如潜航黑就是荔枝纹素皮搭配哑光金属;日志金则是采用了冷雕玻璃和哑光金属。在手机相机模组上,OPPO这次首次把哈苏印记“H”带来到产品中,配合上经典的计时腕表设计,让看似不搭的潜望长焦也能和谐出现在环形设计中。在摄像头模组的下方,还有一块有着先切割后抛光的工艺“一体化玻璃”,让整个手机质感再次提高了一个档次。此外,这次OPPO Find N3的闪光灯设计在了相机模组的左上方,看似不和谐的设计,但却有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寓意。折叠屏手机的内部构造远比一般手机复杂,想要带来更加轻便的用户体验,那么改进关键元器件是关键。这次OPPO Find N3的“减重”主要是从折叠铰链、玻璃材质,但让小编没想到的是N3甚至连SIM卡槽都做了重塑。首先是OPPO Find N3这次采用的航空合金精工拟椎铰链,这个铰链相比上一代元器件减少了23个零件,在重量降低的同时,铰链强度却提升了百分之四百。也正是得益于全新的铰链材料,OPPO Find N3支持45-125°的自由悬停。其次是超瓷晶玻璃,这是目前手机行业最薄的纳米微晶玻璃,在OPPO Find N3的外屏上就采用了这种玻璃。相比目前行业的普通手机玻璃,有着1.7倍抗冲击和5倍抗跌落能力 。此外,在OPPO独家的纳米离子交换技术改进下,还让超瓷晶玻璃的重量降低了百分之二十,这也是OPPO Find N3减重的关键一步。最后就是这次全新打造的SIM卡座,这次小编就不多做讲解,直接用来两款友商手机的SIM卡座来进行直接的对比,大家从图片可以明显看出OPPO Find N3的SIM卡座要小一些。根据OPPO的官方数据,OPPO Find N3的卡座体积减小了约12%。(依次分别是友商60系列手机、OPPO Find N3、友商X系列手机)轻便的用户使用因为我是一个对手机重量,极度敏感的用户,让折叠屏更加好用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减轻用户日常使用带来的负担,折叠屏虽然兼顾平板和直板手机两种形态,但小编相信谁也不愿意长时间使用一款重量超过半斤的“砖头手机”。OPPO的Find折叠屏每一代产品我都有使用过,N1和N2是一种便携的小折叠形态,而N3这次升级为了大折叠。当我第一次上手OPPO Find N3的时候,甚至没有感觉到和前代产品有啥区别,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产品重量上。同时,这也让我很自然的从前代产品过渡到了OPPO Find N3,这种新老机器交替体验很好。让我感到惊喜的是,OPPO Find N3在重量降低的同时,带给了用户更大的屏幕,更大的屏幕也就意味着更大的生产力,更好的影音娱乐。总的来说,OPPO Find N3给我带来了一种舒服、没有负担的用户使用体验。哈苏影像系统的再一次升级自从哈苏和OPPO展开合作后,每一代折叠屏的影像配置一直是小编最期待的“一集”。这次的OPPO Find N3影像全面升级,无论是大家熟悉的哈苏影像系统还是潜望式长焦镜头以及今年才开始商用的双层晶体管技术,OPPO Find N3的影像实力绝对是“非凡实力”。哈苏影像系统和潜望式长焦镜头大家可能都见多了,但OPPO Find N3新搭载的双层晶体管技术可能还有很多同学并不了解。这个技术也很好理解。双层晶体管技术的第一层为光电二极管,第二层为像素晶体管。这两者相互配合辅助就可以提高手机降低像噪点的能力,还能在暗部环境下收集更多光线。在OPPO Find N3影像硬件配置方面,首先是1/1...

    手机互联 2023-10-20 13:23:18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