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LinkedIn:用大数据颠覆招聘

互联网 2014-08-25 03:22:3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本报记者 黄锴 上海报道2003年成立时,LinkedIn还只是一家职业社交平台。但现在,它正试图成为招聘行业的“游戏颠覆者”

本报记者 黄锴 上海报道

2003年成立时,LinkedIn还只是一家职业社交平台。但现在,它正试图成为招聘行业的“游戏颠覆者”。

在LinkedIn上,个人用户可以创建简历、接收推荐职位信息、建立好友联系,并接受对他们有兴趣的公司的询问。而企业方则可以发布招聘广告,搜索用户的简历并与之联系,还能创建企业的主页。

眼下,LinkedIn的会员数达到3.13亿,其中三分之二生活在美国以外。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公司正在使用LinkedIn招聘有经验的员工。对许多HR而言,拥有LinkedIn上的招聘账户就像债券交易员拥有彭博社的终端一样,它表明你是个“圈内人士”。

通过将大量企业和专业人士聚集到一个平台上,LinkedIn正在朝着“全球人才库”的方向迈进。而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尔(Jeff Weiner)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向所有人描绘了一个愿景,即LinkedIn未来要基于平台上的大数据,建立一个全球的经济图谱。这个图谱能够显示全球范围内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到那时,全球33亿劳动人口都将有自己的职业信息,能最大限度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社交招聘

与纯粹的招聘网站不同,LinkedIn一方面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社交平台,让其展示自己的职位与教育背景,相互交流职场经验;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招聘、市场推广和销售等服务。

LinkedIn的收入则主要来自后者。企业如果要在LinkedIn上发布招聘广告,或搜集求职者的信息并与其联系,就需要向LinkedIn支付一定的费用。这项被称为“人才解决方案”的业务,为LinkedIn贡献了约五分之三的收入。

在LinkedIn中国区总裁沈博阳看来,LinkedIn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一大优势是,企业通过它可以搜索到大量的“被动”求职者。通常,招聘网站只能服务于10%的用户,即那些在主动找工作的人,有90%的人都对现在的工作状态满意,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出现时也不妨考虑跳槽。LinkedIn主要就是为这90%的“被动求职者”服务的,因此与传统招聘网站“不在一个量级”。

在LinkedIn上,用户的简历长期存在,并定时更新,企业和猎头公司都能方便地搜索到。LinkedIn还允许企业进行分类搜索,比如专门搜索在某所大学某个专业有学习经历的求职者。通常,企业在开始招聘活动前,已经在LinkedIn上锁定了一些潜在候选人。对这些雇主方而言,LinkedIn平台就像一个随时可以查找、调用的人才资料库。

据沈博阳称,在LinkedIn中国网站(领英)上投放招聘广告的有三类公司,一是典型的有海外扩张需求的公司,如百度、华为、联想等。当它们在海外开设分支机构时,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不是在当地找一个猎头,或把自己的HR派到海外去招人,而是通过LinkedIn寻找合适的人选。

第二类公司则是需要将海外人才招回中国本土的企业。譬如,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每年会从海外招聘大量的人才,它们发现,如果能通过一个有效的平台,从海外“批量”地把受过良好教育的、有国外工作经验的人才,特别是中国人招到国内来工作,效果会非常好。因此,有“海归”招聘需求的公司也是LinkedIn非常重要的客户。第三类公司则是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分支。

据悉,LinkedIn在国内的客户除了一些知名IT企业外,还有传统的汽车公司、制药公司等。今年2月正式进军中国市场的LinkedIn,目前在国内的销售人员只有10人左右,公司尚未大规模地开始向企业推广。但沈博阳透露,LinkedIn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已经和国内一些做了几轮融资的招聘网站是一个级别了,相比之下,“对方公司已经有上千人的规模。”

让招聘越来越“聪明”

眼下,LinkedIn正在吸引全球各行各业的用户加入,其所拥有的数据也越来越丰富。据悉,从今年6月初至今,LinkedIn上面的职位数量从35万猛增到约100万。

在此基础上,LinkedIn试图让招聘解决方案在数据的作用下变得越来越“聪明”。沈博阳举例称,假使一家公司要找一名市场总监,传统的方法是从众多申请人中选出一个最佳人选,但LinkedIn能让企业扩大搜索范围,找到那些暂时不想找工作的人。此外,如果企业对市场总监的要求很高,他希望候选人的职业生涯起点是500强,最好在宝洁等公司做过品牌经理,之后又在某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担任过市场总监,那么通过LinkedIn平台,这些条件都能被搜索出来。

除了候选人拥有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经历外,他有怎样的好友关系,与行业精英的交流互动如何,未来也很有可能成为企业招聘的考量值。而这些条件,都能通过算法加入LinkedIn的搜索条件。甚至,雇主方还可以在LinkedIn上做候选人的背景调查――如果企业刚好认识候选人的好友的话。HR可以向那个好友询问候选人过去的工作表现等,这些都是传统的招聘网站无法完成的工作。

“在我的观念里,这些手动的搜索还是相对初级的。未来,大数据要变得更厉害、更智能,应该向企业主动推荐合适的人选。”沈博阳称,“企业通过工具告诉LinkedIn要找什么样的人,而LinkedIn系统会自动将那个人推荐给你。这中间的精准匹配,靠的都是大数据。”

除了对外招聘,LinkedIn还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己内部的人才。比如,法国的一家电信公司,正在尝试将LinkedIn的数据与公司内部的数据结合起来,以发现公司内部有抱负的人才。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LinkedIn平台跟踪到有多少自己的员工加入了竞争对手的公司,以及有多少自己的员工来自竞争对手的公司。根据这个数据,企业可以评估自身在行业内的吸引力。而对用户来说,他们能够使用“follow”功能关注自己心仪但未加入的公司。这一定程度上也成了观察人才潜在求职兴趣的一个指标。据悉,美国的几家科技巨头,在LinkedIn上往往拥有众多的追随者。

经济图谱

除了为企业招聘和专业人才求职提供服务,LinkedIn正试图在更多领域产生影响力。譬如,通过大数据的分析,LinkedIn可以厘清中美之间人才流动的情况。

“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知道,五年前更多中国人要到美国去,他们学的大多是什么样的专业;现在的趋势是人才回流,那么这些留学生是本科毕业的多还是硕士毕业的多,哪些专业的学生会更多地选择回国。回国后,什么样的专业更受欢迎。本土企业与外企对人才的技能需求有哪些不同。”沈博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们把这些数据挖掘出来后,可以给社会和个人一定的指导,告诉大家五年后中国最需要的职业技能是什么。一些大学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开设相应的课程。”

眼下,不少尚未毕业的大学生纷纷在LinkedIn上了解学哥学姐们的就业情况,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

一些走在前列的公司,也开始用LinkedIn协助自己进行商业决策。比如,通过阅读求职者的资料,它们可以发现哪些地区拥有更多潜在的合适的员工,并决定在何处设立新的办公室或工厂。换言之,LinkedIn想要改变的不再仅仅是招聘和求职的方式,而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运转效率。

在LinkedIn首席执行官杰夫・韦纳尔(Jeff Weiner)的理想状态下,LinkedIn可以基于这些数据描绘出一幅宏大的“经济图谱”。具体说来,如果LinkedIn能够跟踪求职者、公司和大学之间的关系,绘制出人们的工作职位、资历和技能与雇主要求间的匹配图,它就能够逐步改善劳动市场信息的流通,创建劳动力市场的大数据。

这些数据动态地交织在一起,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人才技能和岗位需求间的错配,以及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之间的错配。大数据能够推动合适的人力资源向有需求的国家或地区移动,并最终提升全球经济运转的效率。

这是LinkedIn未来十年的愿景。LinkedIn希望,在它的帮助下,全球劳动力市场能够更加顺畅地运行。即便如此,沈博阳并不讳言公司在大数据上遇到的挑战。用他的话说,如今,数据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各种移动设备的出现也让数据量变得越来越大。然而面对海量的数据,如何更好地加工这些数据,使其转化为商业洞察力,包括LinkedIn在内的大多数企业依然没有跟上。换言之,在大数据的精准分析和应用上,LinkedIn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困难重重,LinkedIn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兴趣。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学者研究LinkedIn上的数据后发现,经济萧条期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比经济繁荣时期的毕业生就业更差。尽管辅助学术研究并不是LinkedIn目前考虑的事情,但从侧面来看,这个社交平台似乎在各个领域都变得流行起来。

标签: LinkedIn 用大 数据 颠覆 招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