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移动运营商离互联网金融有多远?

互联网 2014-08-19 04:30:49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杨芮一度热火朝天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似乎正在步入反思期,特别是以运营商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群体。初获牌照的喜悦感已过,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更紧迫的转型压力

杨芮

一度热火朝天的第三方支付行业似乎正在步入反思期,特别是以运营商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群体。初获牌照的喜悦感已过,高速增长的背后是更紧迫的转型压力。

针对运营商支付转型难题,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析:“当前做大的支付企业均与其母体的属性密不可分,支付宝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在与淘宝的关系中,就算支付宝弱化成一个功能,也还是一个强大且必不可少的功能。而运营商本质有别于电商,如何深度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是运营商支付企业做大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支付向上:互联网金融

早在3年前,三大运营商已经悉数入局支付行业。三大运营商申请的支付牌照,从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看,中国联通为2.5亿元,中国电信是3亿元,中国移动为5亿元。相较一般第三方支付企业3000万元到1亿元的注册资本来看,运营商对支付领域的投入可见一斑。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传统第三方支付的主要参与方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是互联网支付为主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这是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里最为活跃的企业群体,代表企业有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二是传统银行卡收单企业,代表企业有银联商务等;三是以移动支付业务为主的企业,依托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广大用户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网和近场通讯技术的支付服务,代表企业为三大运营商支付公司等;四是创新型银行卡收单企业,这类企业通过在便民网点和个人推广刷卡终端,满足个人生活服务缴费、转账、网购等支付需求,代表企业有拉卡拉、海科融通等;五是预付卡企业,主要指以提供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为主营业务的支付企业,代表企业如北京商福通等。

凭借庞大的用户群体和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运营商支付企业如今仍保持高速增长。但运营商有别于电商的属性,决定了运营商支付企业除依靠强大消费场景外,还必须寻求其他出路。据上述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以来明显感觉到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逐渐进入瓶颈期,一方面包括银行、电商、物流等更多的企业参与竞争;另一方面,支付行业的盈利模式过于简单,就是手续费,原来的感觉可能是雁过拔毛,现在则是非常微利。”

第三方支付企业目前的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收单手续费、备份金利息、预付卡和平台建立带来的潜在收益等,对于运营商的支付企业而言也不例外。

易宝支付CEO唐彬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支付是基础的金融服务,网络支付即是基础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已进入深水区,并开始打破通信、金融等行业的垄断。”针对第三方支付行业下一步的发展,他进一步称:“支付行业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互联网支付是互联网公司的先锋队也是基石。商户资源、用户资源和数据,叠加都是通路。支付企业下一步发展和互联网金融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几乎都在转型,比如微信的支付功能就是走社交功能,提供便捷。而支付宝走的则是互联网金融的大道,大力发展其自有账户,带着互联网属性不断在金融领域纵深。

除了支付行业产业链向传统的上下游延伸,三大运营商亦盯准了互联网金融的转型方向。中国电信率先推出余额增值理财服务“添益宝”;今年5月,中国联通即和安信基金联合宣布,将试推针对手机套餐用户的“话费宝”,同时实现话费充值和余额理财功能;8月13日,中国移动亦加入转型行列,正式推出旗下第一只互联网金融产品“和聚宝“,该产品对接的是汇添富和聚宝货币基金。有分析师表示:“这些举动已经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在支付之上,正式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

三家运营商中,以布局最为完整、发展最快的中国电信支付公司为例,在目前其业务板块布局上,大致分为面向个人、面向商户及企业两大类。在面向个人业务中,细分为手机支付、预付卡、积分、话费支付和手机联名卡服务;面向商户及企业业务中,细分为支付网关、银行卡POS收单、缴费代理网点服务、账单托收服务、企业资金归集和供应链融资。

向着互联网金融的转型方向,中国电信支付公司所建立的账户体系成为其突破困境的一个落点,账户体系一来能有大量沉淀资金,二是能有基于账户的用户,形成稳定的基础。此外,中国电信支付公司着眼于打通支付账户和通讯账户,而支付账户和理财账户又连为一体,意味着3个账户可以实现共通。

运营商支付转型三重困境

路径已然清晰,但从支付到金融仍旧荆棘丛生。对于运营商而言,尽管坐拥12亿的海量用户群、庞大的客户信息和沉淀资金,但其转型压力丝毫不小。事实上,运营商面临更多、更复杂的转型困境。

“背靠大树好乘凉”是业界普遍认为的运营商做支付的先天优势。相较于其他支付企业,运营商的支付公司凭借运营商独有的资源优势,发展速度令业界瞠目。这其中,以手机钱包发源的中国移动支付业务起步最早,账单支付和通讯费绑定相关的增值业务吸引了不少客户,交易额也不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凭借其运营商的资源,推动各自的支付企业得以快速发展。

然而,背后推动这些支付企业快速成长的“大树”,却在其转型期成为掣肘。高度规范的管理,迫使运营商的支付企业从一出生就从不走“野路子”,系统性、规范性、合规合法,这是运营商对自我约束的基本要求,也是有别于一般支付企业的显著特点。在监管部门眼里,运营商的支付企业是听话的“好孩子”,等待牌照有耐心,面对红线绝不越雷池,所有规定完整遵守,正是基于这样的本分,运营商在发展新兴业务的过程中总是显得谨小慎微,而不似互联网企业有那般“凡事先干了再说”的勇气。

此外,资本层面的单一性也是牵制运营商支付企业成长的因素之一。运营商尽管其自身拥有渠道、用户数、品牌等诸多优势,但面对从支付到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的新兴业务,仍难依靠自身发展快速积累在管理经营模式、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关键能力。互联网企业快速并购从而获取关键能力的做法,是业内公认的有效快捷途径,不过,随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大力推行,运营商也有望有所突破。

由于各种因素无法形成联合体是三家运营商支付企业转型的第二重困境。一位熟谙运营商支付的人士分析,三大运营商集团层面对支付业务的定位不大一样,但如果三家实现联合,不仅能在用户量上实现广覆盖,以最简单的征信业务来举例,对于个人用户信息的征信更能实现大数据的应用。

运营商支付所面临的第三重困境则是移动支付发展仍不充分,其中尤以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进程最为显著。移动支付目前分为两大类,从实现手段来说分远程和近场,近场又分为离线和不离线。从整体发展情况看,移动支付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但NFC目前占比仅为2.6%。NFC为运营商的SIM卡实现金融功能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卡也是运营商独有的核心资源。尽管三家运营商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资源,但仍面临着成本障碍、行业标准、应用场景、用户感知等多方面制约。

目前,运营商、银行等机构都在纷纷推动NFC的发展,如北京标识有QuickPass的POS机、非接触的小额支付电子钱包等。同时,随着4G业务的推广,三家运营商的手机大部分都配备了NFC功能。

标签: 移动 运营商 互联网 金融 多远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