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论“点赞”

业界动态 2014-07-03 12:17:24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论“点赞” 在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一本正经,告诉Penny一个他打算带进棺材的秘密:“不久前,YouTube更改了用户界面,本来是用星级来评价视频,改成了点赞,我告诉人们我无所谓,但其实我很介意。”《生活大爆炸》第七季第一集的这个段子顺手把YouTube黑了一把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论“点赞”

在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里,Sheldon一本正经,告诉Penny一个他打算带进棺材的秘密:“不久前,YouTube更改了用户界面,本来是用星级来评价视频,改成了点赞,我告诉人们我无所谓,但其实我很介意。”《生活大爆炸》第七季第一集的这个段子顺手把YouTube黑了一把。

对此,YouTube给出的官方解释是,在评星机制下,大多数人会点击1分或5分,2分、3分、4分遭受极大冷落。YouTube发现,大多数人都不是Sheldon,他们只需要情绪化态度,而非理性、客观、逻辑的分析。

点赞已经逐渐跟理智无关。这个符号早已脱离设计者最初的想象,“喜欢”的本义早已枝杈蔓延,衍生出“朕已阅”、“嗨,你好”、“支持”、“调侃悲伤”等各类暧昧意味。这样的方式看上去是方便了,但交流也变得更加碎片化。原本140字的微博,已经让人只能阅读140字的新闻,而概括了所有评价的“赞”,则让人只能知道别人对自己一种态度。

原本方便我们表达的工具,如今反而让我们变得不善于表达。

嘿,我正关注你,点个赞呗?

2009年,Facebook引入点赞。不需要思考,也不用敲键盘,只要手指轻轻一击。一个数据显示,超过52%的iGeneration(90后青少年)点击了一次以上的赞。微信朋友圈兴起后,赞也大行其道。

“蜻蜓点水式的赞,意思是――嘿,我正关注你。”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SherryTurkle的研究证明,今天的人更希望用“小啜一口”的网络社交方式,而不是大段的真实对话。

为什么除了“赞”以外,就没有别的态度可以表达?知乎上一个关于“点赞党心态”的问题,有人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种原因:1.心地太善良,很难对朋友的新装修或新旅行视而不见,表示下“朕已阅”;2.好久不见,无话可说,但我还在关注你,不用回复了;3.确实说得不错。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Larry Rosen的看法更加乐观。他在《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一文中写道:每天数小时沉溺在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的年轻人,数次“小啜”式地与人沟通,就像喝水一样,虽然一小口水不能满足你,次数多了,饥渴仍然会得到缓解。

但令人感到悲哀的是,Turkle发现,点赞行为对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了解并不起作用。点赞式的社交里,亲密感并不完整,因为它并不一定能转为现实中的人际联结。QQ上存在的类似点“赞”功能的“摸摸”,会不会一直摸到别人的心窝子里去?某些时候,“赞”比“摸摸”更可恶,至少“摸摸”表达了一种安慰的态度,但那些在别人谈起伤心事,却因为贪图一时方便而点“赞”的人,则让这种表达安慰的方式,变得轻佻。

数据分析专家MoiraBurke也有类似的发现。他在《大西洋月刊》中撰文写道:利用Facebook的点赞按钮去跟朋友沟通,能够有效地增加社会资本。但这种懒惰式的点赞按钮,带给人们的满足感不如组合式的沟通方式:点赞加评论。擅长用组合沟通的人,能够有效地减少孤独感。相反,只喜欢点赞的人,孤独感并无减少。

“赞”还有更加普遍的运用方式,那就是在别人谈论什么的时候,跟风表达自己的赞赏。在微信朋友圈里,点赞的按钮成了证明你自己存在的通行证。看到某位朋友的照片下一群朋友在点赞,你也忍不住点一个,以便提醒大家,你也是这个圈子的活跃分子,这种感觉真的好吗?一位用户在知乎上问:“如何减少微信朋友圈带来的焦虑?”她发现,一旦有领导在朋友圈发状态,下面点赞的都是同事,“我不想让人觉得自己不合群”,这个小圈子让她崩溃。

希望自己获得关注虽然是人的天性,每一次赞都意味着有一个真实的人在后面关注,但“关注”仅仅是浅层次的情感交流。当你过生日的时候,你希望收获一堆赞,还是希望别人认真的写几句话,表达祝福?用轻佻的方式表达情感,只能让我们对感情愈加不认真吧。

点赞引发嫉妒

假期出游,你往朋友圈里发照片,然后每隔五分钟,你会去刷刷点赞数。

人们总是希望在社交平台上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研究证明,自卑者和高度自恋者每天在Facebook上逗留1小时以上。“如果我们只是想变得快乐,很容易。但我们想比别人更快乐,这很难。因为我们总是以为别人比我们快乐。”显然,网络社交世界让孟德斯鸠描述的这个趋势更加严重。德国柏林洪堡大学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研究组发现,用户们会比较自己和好友收到的照片究竟获得多少个“赞”,点赞现象也成了引发嫉妒心理的原因之一。

在《Facebook引发嫉妒心理:用户生活满意度的潜在威胁》报告中,研究者指出,社交网络引发的嫉妒心理无所不在,会降低用户的生活满意度。被动浏览会让人产生反感,用户主要是在嫉妒别人的幸福生活、度假方式和社交活动。三分之一的人在浏览Facebook后感觉心情更糟,对生活更加不满;而那些只是浏览却没有上传任何信息的人受到的负面影响最深。

也不能怪朋友发的都是炫耀帖,因为真正的悲伤太难跟人分享。你能回想起在朋友圈看过真正的黑暗心理吗?朋友圈里大多“悲伤”,都离生老病死远着呢,既微小又自我调侃,诸如“我的手机第三次掉马桶了”、“胖到被误会成怀孕,阿姨给让座了”、“编辑催稿了,一个字没动”……

就算是真正的“悲惨事故”,比如王菲的离婚宣言――“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多数粉丝支持的也是女神的淡定气场。

有评论者称,Facebook永远都不可能做的事情,就是推出“踩”的功能。墙内外都一样,在最大众的社交平台上,舆论导向一定积极向上。

点赞曝露个人特征

点赞还有一个忧虑:手指轻轻一按,你便可能曝露了个人特征,将隐私透露给不怀好意的商业公司、政府和身边人。

车祸夺走了女主角玛莎男友艾什的生命,玛莎偶遇根据艾什的网络社交痕迹塑造的一个机器人。英剧《黑镜》第二季第一集的剧情如今有可能变为现实。英国剑桥大学心理测验学中心的Michal Kosinski和他的两位同事的最新研究证实,人们的许多个人特征,诸如政治倾向、宗教信仰、性别、种族和性倾向,都可以通过他在Facebook上的“赞”进行预测。

Kosinski等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依据5.8万位美国Facebook用户的“赞”记录来预测他们的各项特征和偏好。之后,他们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这些志愿者的Facebook档案信息以及通过在线测试得出的智力、人格和生活满意度等信息进行比对。

结果,这个模型非常准确地预测参与者的性别、种族出身和性倾向。其性别预测正确率高达93%,95%的概率能准确识别黑人和白人,同性恋和异性恋的识别率达88%。同时,该模型对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进行识别的概率高达80%。但是,这个模型在预测恋爱状态、药物滥用以及父母离异状况等方面的准确度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离异状态的预测率为60%。与“父母离异”关系最大的几个“赞”的内容是:“对不起,我爱你”、“如果我和你在一起,那么我就只想和你在一起,我不要其他任何人”。在Kosinski看来,此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像父母离异这样的生活事件,会给人们留下永久性的行为痕迹,而这种痕迹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被检测到”。

Kosinski暂时也无法解释,为何一些特殊的关键词恰好能预测用户的个人特征。比如,“暴风雨”、“《科尔伯特报告》(一个脱口秀节目)”、“科学”、“薯条”这几个关键词最能有效地预测人的高智商,而另一端,“丝芙兰”、“我喜欢成为一个母亲”、“哈雷?戴维森摩托车”、“Antebellum(一个乡村音乐组合)”则有效预测出一个人的低智商。

就算你没有在Facebook上留下“支持同性婚姻”的痕迹,一些更隐晦的爱好譬如喜欢布兰妮・斯皮尔或者《绝望主妇》,都一定程度上曝露了你的同性倾向……所以,点赞到手软眼疲的用户们得小心了,你们的个人隐私已经越来越受到威胁。

总而言之,“赞”用了一种含混不清、略带暧昧的态度来概括评价,让网络千人一面。像这样子用“赞”的方式,和常见的“呵呵”意义差不多:

“呵呵”二字在文字聊天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特别是双方都无话可说,又不好意思主动中断谈话,于是只能用这二字概括了内心的所有纠结。

如果将以上这段话中的“呵呵”换成“赞”:

“赞”一字在社交网络中使用的频率非常之高,特别是网友看见别人的帖子想评论又无话可说的时候,于是只能用这一字归纳态度上的所有含混不清与暧昧。

毫无违和感,是吧?

标签: 点赞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