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AIREC人形机器人能否成为未来养老护理的解决方案?日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急速老龄化和老年护理人员严重短缺。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大力投资研发先进的护理机器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由早稻田大学研发的AIREC人形机器人
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AIREC人形机器人能否成为未来养老护理的解决方案?
日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人口急速老龄化和老年护理人员严重短缺。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日本政府大力投资研发先进的护理机器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由早稻田大学研发的AIREC人形机器人。近日,AIREC机器人成功完成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演示:它熟练地将一位仰卧在床的老人轻轻翻身,这一动作通常用于更换尿布或预防褥疮。这台重达150公斤的机器人,被视为未来“护工”的原型机,其背后体现了日本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决心和努力。
AIREC项目由日本政府资助,项目负责人、早稻田大学教授菅野重树指出,在深度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下,对机器人辅助的需求日益迫切,这不仅体现在医疗和养老护理领域,也延伸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作为全球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严峻的现实不容忽视。出生率持续走低,适龄劳动力不断缩减,加上限制性移民政策,使得劳动力短缺问题愈发棘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947年至1949年间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将在2024年底全部步入75岁高龄,这将对本就捉襟见肘的护理行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这一严峻形势。2024年新生儿数量连续第九年下降,降幅达5%,创下720,988人的历史新低。与此同时,护理行业正陷入严重的职位空缺危机。政府数据显示,去年12月,日本护理行业每4.25个岗位仅有一人应聘,远低于全日本1.22:1的职位与求职比例。尽管日本政府尝试通过引进外籍护理工作者来填补这一缺口,外籍护工数量近年来有所增长,但2023年外籍护工仅约57000人,仅占护理行业劳动力的不足3%。
养老护理机构善幸会主管宫本隆直言不讳地指出,目前的运营状况勉强维持,但未来10到15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他认为,技术革新是避免危机的最大希望。善幸会积极引进新技术,但目前对机器人的应用仍较为有限。在一所东京养老机构,一台小型机器人正辅助护工工作,它能唱歌跳舞,带领老人做简单的拉伸运动,减轻了护工的一些负担,让护工有更多的时间处理紧急事务。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护理技术是床垫下的睡眠监测传感器,它可以有效减少护工夜间巡查的工作量。
然而,尽管像特斯拉“擎天柱”这样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但能够与人类安全进行肢体互动的机器人,仍然需要更高水平的精密度和智能。菅野重树教授,同时也是日本机器人学会会长,强调指出,全球各地都在研发人形机器人,但多数用于家务或车间作业,很少直接与人类进行互动。一旦涉及到人机互动,安全性以及如何协调机器人与人类动作等难题便随之而来。
AIREC机器人是菅野教授团队研发的成果,它具备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功能,例如帮助老人起身、穿袜子,以及完成炒蛋、叠衣服等家务。然而,菅野教授坦言,AIREC要投入实际护理应用还需要等到2030年前后,而且其高昂的价格(至少1000万日元,约6.7万美元)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善幸会护工伊藤崇对护理机器人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掌握每位护理对象的身体状况和个性特征,那么未来或许可以承担部分护理工作。但他也强调,机器人无法完全理解护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人机协作才是提升护理质量的理想模式。 这代表着一种更具希望的未来图景:机器人辅助,而非完全取代人类护理人员。 技术进步为解决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同时,如何平衡技术与人性的关怀,仍然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AIREC机器人,以及其他类似的科技创新,能否最终成为缓解日本养老护理危机的重要力量,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但这项技术的研发无疑为未来老年护理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其他面临类似人口结构问题的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的全球背景下,AIREC机器人所代表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值得全球关注。
标签: 日本 应对 人口老龄化 挑战 AIREC 人形 机器人 能否 成为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