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工程师:高薪低产程序员现象的深度剖析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科技行业中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幽灵工程师”。这些程序员领取着高额薪水,却几乎没有产出任何有意义的代码,引发了对行业效率和员工动机的大讨论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科技行业中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幽灵工程师”。这些程序员领取着高额薪水,却几乎没有产出任何有意义的代码,引发了对行业效率和员工动机的大讨论。研究员叶戈尔·杰尼索夫-布兰奇(Yegor Denisov-Blanch)的研究结果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也让许多“幽灵工程师”本人现身说法,提供了对这一现象更为全面的解读。
杰尼索夫-布兰奇的研究基于对数百家公司程序员生产力数据的分析。该研究发现,约9.5%的软件工程师的代码贡献量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幽灵工程师”的存在,不仅浪费了公司的资源,也对其他高效率工作的员工造成了不公平。杰尼索夫-布兰奇的研究结果发布后,他的邮箱被大量信息淹没,许多自称“幽灵工程师”的程序员联系了他,其中既有试图辩解者,也有愤怒谩骂者,但他们普遍承认自己利用了企业文化中的漏洞。
投资人迪迪·达斯(Deedy Das)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并在社交媒体上指出,这种行为在包括思科和Salesforce在内的多家知名科技公司十分普遍。他列举了“幽灵工程师”常用的伎俩,例如频繁将在线状态设为“开会中”,或使用鼠标模拟器伪装持续活动。文件存储公司Box的首席执行官亚伦·列维(Aaron Levie)也注意到了这一讨论,并表示公司正在着手解决类似问题。虽然Box公司没有因此立即解雇任何员工,但这场网络辩论促使公司内部重新审视了员工的工作效率评估机制。Box公司在过去四年中,随着远程办公的普及,开始重点评估所有员工的工作效率,并采取了缩减团队规模,避免职责重叠,减少会议数量,以及对研发项目选择更加审慎等措施。
杰尼索夫-布兰奇的研究并非偶然之作。他和斯坦福大学组织心理学副教授迈克尔·科辛斯基(Michael Kosinski)以及Crunchyroll前首席技术官西蒙·奥布斯特鲍姆(Simon Obstbaum)合作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算法,通过分析企业代码库来衡量程序员的工作效率。正是通过这个算法,他们发现了“幽灵工程师”这一现象。研究数据显示,大公司更容易滋生“幽灵工程师”,但这并非大型公司的专属问题,小型企业也难以完全避免。科辛斯基指出,由于大型科技公司程序员工作复杂性以及公司内部结构的繁琐,评估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本身就是一项挑战。然而,如果不及时识别并淘汰低效员工,不仅会助长“滥竽充数”的现象,还会损害高效员工应得的奖励。
斯坦福大学这项研究的开展正值一些大型科技公司逐步取消远程办公政策的时期。谷歌、亚马逊、Meta和微软等公司在大规模裁员后,对远程办公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亚马逊计划从明年1月起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5天,SAP、AT&T、戴尔和Zoom等公司也正在收紧灵活办公政策。杰尼索夫-布兰奇的研究发现,顶尖程序员中远程办公的比例更高,但“幽灵工程师”也更倾向于选择远程办公。在远程办公的工程师中,“幽灵工程师”占比高达14%;相比之下,每周至少有部分时间到办公室工作的工程师中,这一比例为9%,而每天都在办公室工作的工程师中仅为6%。
苏迪尔·班达鲁(Sudheer Bandaru)在管理软件工程团队时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一位被认为最“聪明”的工程师在团队会议上侃侃而谈,但实际上几乎没有产出任何代码。沟通后发现,这位员工并非有意懈怠,而是岗位不对口。在调整岗位后,这名员工的表现变得非常出色。这些案例都表明,有效的沟通和岗位匹配对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至关重要。
然而,仅仅依靠代码行数来评估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很容易造成误判。科技行业作家兼前软件工程师帕特里克·麦肯齐(Patrick McKenzie)指出,一些高级工程师“完全不写代码也是可以理解的”,例如他们可能正在设计软件架构或指导新员工。这些人既不是“幽灵”,也不是在敷衍了事。杰尼索夫-布兰奇也提到,为避免这种误判,他和研究合作者开发的生产力衡量算法,不仅能够监控团队和个人的工作,还可以评估他们对公司整体代码库的影响。
随着研究成果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杰尼索夫-布兰奇正考虑如何将其商业化,这或许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幽灵工程师”的问题。然而,杰尼索夫-布兰奇强调,他的目标是帮助“幽灵工程师”,而不是去揭发他们。他的任务是弄清这种现象的成因,并努力消除它。这需要企业从管理方式、员工激励机制以及工作环境等多方面入手,创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工作氛围,从而减少“幽灵工程师”现象的出现。
这项研究引发了对科技行业管理方式、员工激励机制以及工作环境的深刻反思。如何有效地评估工程师的工作效率,如何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以及如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只有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才能有效地应对“幽灵工程师”现象,并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高效的科技行业生态系统。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