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6系列:内部精雕细琢,成就“战未来”的潜能
英文:OPPO Reno13 Series: System-Level AI Empowerment, Leading a New Smartphone Experience
iPhone16系列:内部精雕细琢,成就“战未来”的潜能几天前,我有幸采访了iPhone产品设计副总裁Richard Dinh和iPhone产品营销总监Francesca Sweet,深入探讨了iPhone16系列的“内部”设计。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苹果公司以往甚少公开讨论iPhone的内部结构,更别提主动拆解给媒体展示和讲解了
几天前,我有幸采访了iPhone产品设计副总裁Richard Dinh和iPhone产品营销总监Francesca Sweet,深入探讨了iPhone16系列的“内部”设计。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苹果公司以往甚少公开讨论iPhone的内部结构,更别提主动拆解给媒体展示和讲解了。自发布以来,iPhone16系列热度持续不减,但“变化不大”的评价也成为讨论焦点。然而,相机控制、散热改进、Apple智能等升级,引发了人们对于苹果背后技术革新的强烈好奇。毋庸置疑,除了芯片性能的提升,iPhone16系列诸多改进的背后,内部结构设计的调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采访中,我得以解答众多果粉关心的问题。
“看不见的地方”也一样精美
熟悉苹果产品设计的果粉们都知道,乔布斯始终坚持,产品内部也应如同外观一样精美。即使鲜少有人能看到内置电路板,苹果依然坚持让第一代Mac的内置电路板看起来赏心悦目。这一理念在每一代iPhone上都得到了延续。为了实现空间视频录制,iPhone16采用了垂直放置的摄像头模组,并新增了相机控制按键。这看似微小的外部变化,实则蕴含了大量的技术堆叠。Richard首先强调,这些技术堆叠的核心在于如何协调安排,同时保持iPhone16内部的精美。
从拆机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显著的改动是主板采用了L型设计,芯片位置也从之前的右侧移至中央,并且芯片周围的结构针对散热进行了优化。这项改进的好处显而易见:热量不再集中于机身侧边,而是可以从中间位置散发出去。
iPhone16内部堆叠:精细化设计的体现
此前,一些评论认为苹果的设计是在“开倒车”,iPhone 15 Pro好不容易通过钛金属材质减轻了重量,iPhone 16 Pro却又增加了重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仅在影像方面,iPhone 16 Pro就升级了5倍潜望长焦镜头和4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以及4颗录音棚级麦克风,支持空间音频录制和多轨录音功能。麦克风的数量和体积均有所增加。尽管如此,其机身厚度与上一代iPhone 15 Pro保持一致,高度仅比前代增加了一个边框的高度,宽度几乎没有增加。更重要的是,握持手感方面,整机配重更加均衡。因此,虽然iPhone 16 Pro最终重量增加了12克,但握持体验反而得到了提升。正如Richard所述,这需要在架构设计方面进行大幅度的提升。
与上一代iPhone 15 Pro相比,iPhone 16 Pro的主板依然采用双层叠板设计,但体积更小了,这意味着需要更多面板参与堆叠设计。整个面板从上一代的双层三面分布,分散成了双层四面,所有核心元件和芯片都井然有序地分布在主板的各个面板上,精细化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Richard和Francesca对于展示iPhone 16内部结构的自豪之情。这种自豪不仅源于他们作为团队成员对自己作品的自信,更是对苹果产品设计理念发自内心的认同。
iPhone16 Pro双层四面主板:散热提升的基石
散热提升源于整体结构的改进设计,特别是内部堆叠等结构设计,必须服务于功能和用户体验。在诸多与主板设计密切相关的改动中,iPhone 16系列备受瞩目的一个升级点就是散热。多年来,iPhone散热问题似乎已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这也是我和Richard、Francesca交流过程中最想探讨的话题之一:如此重视用户体验的苹果,为何不能更好地解决iPhone的散热问题?
在今年的秋季发布会上,苹果破天荒地相对大篇幅地介绍了iPhone 16的相关改进,例如提升了散热性能,将CPU放置在主板中央,并调整了iPhone的散热结构,使用户玩游戏时的持续性能提升最高达30%。iPhone 16 Pro同样通过改进内部布局提升了散热性能,官方称提升高达20%,并同时提升了电池续航时间。
散热为何如此重要?因为手机发烫不仅影响握持感,还可能导致芯片因过热而降频,进而导致系统卡顿。
除了主板结构改进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iPhone 16与屏幕接触的那一面增加了一层石墨烯散热膜。在iPhone 16 Pro上,Richard告诉我们,其散热系统得益于整个外壳的设计,即100%再生铝金属的散热子结构。铝金属框架在iPhone 14系列上就已经采用,而iPhone 16 Pro的改进在于使用了一块面积更大的铝板进行散热,并与钛金属中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热量能够更均匀地传导到整个机身。同时,增加了石墨烯导热膜的覆盖面积,使屏幕和主板的发热以更高效率传导到铝板上。
实际测试结果表明,iPhone 16系列的散热性能确实有了显著提升。半小时重载游戏后,iPhone 16 Pro的机身温度比iPhone 15 Pro低约3℃,机身的发热区域和温度也更加均衡。
因此,iPhone 16 Pro的散热提升并非局部改动,而是得益于整个机身的内部框架。这与安卓手机大量堆叠散热材料的做法大相径庭,无法简单地比较孰优孰劣。Richard并未就我提出的“iPhone为何不使用VC均热板”的问题给出明确回应,但他特别提到了iPhone 16 Pro的金属壳电池设计。在更大电池容量、更高电池密度的情况下,金属外壳有助于维持电池稳定性。在此前提下,更强的散热和更大的电池,为用户带来的直观体验提升就是更持续的性能释放和更长的续航时间。
iPhone 16 Pro金属壳电池:为更长生命周期而设计
Francesca告诉我们,苹果在思考iPhone设计时,不仅关注用户当前的使用方式,还会考虑iPhone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使用情况。他们希望为用户在长达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使用中带来便利。因此,iPhone的设计也充分考虑了“使用寿命”,并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这便有了我们看到的超瓷晶面板、iPhone 16 Pro的五级钛合金以及iPhone 16的7000系列铝金属。
在可维修性方面,苹果也进行了显著提升。知名拆解机构iFixit给iPhone 16 Pro的可修复性评分达到了7分(满分10分)。
在我看来,除了Francesca提到的耐用性和可维修性的提升外,iPhone 16系列的相机升级、内部结构改进、散热提升,都可以说是为更长的使用周期而考虑。这代产品很有可能成为又一个“钉子户”系列。
不得不承认,在iPhone 16系列之前,苹果的散热一直都存在“隐忧”。到了iPhone 16系列,随着芯片性能的提升,单纯的制程工艺升级已经无法解决性能提升带来的功耗问题,尤其是Apple智能的加入,高性能和强散热将成为体验的核心。
很多人说iPhone 16系列可能是近几年变化最小的一代,从某种意义上看,的确如此。但实际上,无论内部设计还是功能体验,它都是提升相当大的一代。只不过部分功能目前在国内暂时还无法使用(比如Apple智能)。这也导致iPhone 16系列从内到外,都透露着一种“战未来”的意味。
还记得发布会上,“新一代iPhone 16系列彻彻底底为Apple智能打造”。库克这句话和iPhone 16系列,都将是载入苹果史册的重要一笔。
如果你现在还在使用iPhone 12/13,甚至更老的产品,那么其实真的可以考虑升级换机了,因为iPhone 16是一款足以保证至少三四年使用体验都不会落后的产品,这对于用户来说,显然才是最重要的。
英文:OPPO Reno13 Series: System-Level AI Empowerment, Leading a New Smartphone Experience
标签: iPhone16 系列 内部 精雕细琢 成就 战未来 潜能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