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大数据 >> 区块链

36氪专访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Web3核心并非去中心化

区块链 2022-10-07 10:40:5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在增长匮乏的时代,商业与技术发展就是最大的向善。在我们熟悉的、增长繁盛的全球化时代里,互信与合作都能为绝大多数玩家带来足够利益和安全感

在增长匮乏的时代,商业与技术发展就是最大的向善。

在我们熟悉的、增长繁盛的全球化时代里,互信与合作都能为绝大多数玩家带来足够利益和安全感。周期与黑天鹅叠加之下,逐步瓦解的全球利益秩序与低经济增长态势互相加强,没有一个国际玩家感到安全,进而主动或被动地拾起对抗与制衡的主调,以不同角色走入零和游戏。

Web 3作为其中一个可能带来增长的方向,跻身产业与投资人探索的主题之一。但如同其他未见破晓的技术一样,在财富与人才持续流入行业的同时,Web 3也出现了很多并不具备实质经济意义的实践。尽管已具备相对明晰的技术栈,Web 3的经济落脚点仍然在混沌状态,甚至曾被质疑为伪命题。

在低增长环境中,由于胜率中枢整体下移、且资本集中押注某些潜在增长方向带来估值泡沫,使得这些方向的下注机会成本也很高。因此寻求增长的同时,我们也一并寻求去伪存真的判断力与定力。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在电气及电子工程、计算机及其他技术领域中,IEEE出版了近三分之一的技术文献,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拥有420,000+会员。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主席以及专家委员胡凝、丁慧博士本次与36氪读者分享了他们对Web 3的认识。此前,林主席带领的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曾针对Web 3相关重要环节所需技术、流程等方面制定国际标准。

所有对话和讨论、甚至争议,都是技术发展自身的一部分,36氪邀请读者一起成为其中, stay on the quest。

(以下采访经删减、整合及其他编辑。本文观点仅代表专家团队看法见解,不代表IEEE及IEEE标准协会的任何立场。)

从101开始

36氪:可否为我们的读者再解释一下Web 3.0与Web 3的概念区别,并且向我们分享一下您对Web 3的特征理解?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Web 3.0和Web 3实际上是由不同社群在不同时点先后提出来的概念,前者描述的是一个互联网远景,后者描述的是实现这个远景的底层框架之一。

Web 3.0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年,更多是描述可信互联的全球互联网的大图景,在这个图景之下,全球所有信息都可以被看作组成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图谱;然后,在交换数据的过程中,所有数据本身都是具有相对语义的、并且已经做过分类分层分级——可以理解为所有流转的数据都被良好地标记、高度地结构化。因为所有数据都在我们的知识图谱中、所有数据都是高度结构化的,因而人们对数据资产的利用,将变得更加发达、高效。

最早的Web 1.0是门户互联时代,比如像雅虎等门户网站,其实是以信息广播为主——信息内容的组织和增长的方式是一维的,有多少个人就推送广播多少人,不需要有交互。到了Web 2.0变成了社交互联,信息传递呈现网状结构,大家点对点之间可以随时交流,点对点传播信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加工者和创造者。这个网络是按照网络信源节点数的平方来增加其复杂度的,每增加一个信源节点,都可以快速地覆盖社交距离周边的网络节点,可以支持周边节点迅速完成信息加工和迭代,实现信息加一个维度的传播和创造。在Web 2.0之下,开始出现了收费通道、点对点交互等等需求。

在Web 3.0,为了支持整个互联信息有效组织和高效使用,整个网络需要对信息源节点进行权重评估,并在信息使用过程中根据信息的不同权重快速响应。它是一个完全的语义网。所有的信息在其原有的属性之外,也会有相关的数据价值,因为每个数据/信息都是被标记过的,是有语义的,大家在交换数据的时候会更加轻松容易。在这样一个语义网中,全球每一个主体提供的都是大家互相可以理解的数据,如果数据有重合的话,由于大家知道其可信度或者说知道其权重,可以迅速将数据或者信息合并,减少信息冗余度。由于Web3.0是由全世界的信源节点组织而成,形成带权重的信息网络形态,这个网络的组织过程需要借助社会化活动,因此其底层基础设施需要支持社会化活动。

Web 3指的是实现这个大图景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包括技术、架构或者业务形态等等。Web 3这个术语在2014年首次被提出来的时候特指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线上生态。经过若干年的演进,目前比较公认的Web3的核心要义是数据的Ownership,其核心关注点需要围绕数据这个核心的Ownership去做支持和实现,隐含了社会活动中个体识别、价值锚定和信息确权的需求,可以成为Web3.0支持社会化活动的部分基础模块。因此,可以说Web3在某种程度上支持Web3.0的实现。

顺便想澄清一点,目前流转的讨论中,有很多把元宇宙与Web 3.0和Web 3画等号,我们认为不太正确。元宇宙是更加宏大的概念,指的是我们的经济产业和我们的生活最终会完成数字化转型、融合成一个庞大数字化世界的终极形态。

36氪:目前针对Web 3的讨论中,多数谈到“去中心化”为其核心特征甚至生命力之一。新技术最终生命力一定是来自于“提效”,而“去中心化”在实践过程中更多呈现出低效。您是如何理解Web 3的“去中心化”?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采用去中心化技术,并不代表这个产品、业务或者组织运行方式是去中心化的,这个理解比较关键。衡量这个Web 3产品、业务或者组织价值的最终标尺,还是落脚在实体世界的价值创造、对实体世界的效率提升上。

我想从两个角度谈谈我的理解。首先引用一个我相对认可的观点:我们目前的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等等确实协助提升了产业效率、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技术并未直接影响到社会主要秩序和社会经济关系。现在通过技术实现的很多分布式项目,实际只是批着去中心化技术的外衣,但实际上在业务实践过程中,并非去中心化的,甚至是非常中心化的。因此,最终大家的关注点还是这个技术是否真的能降本或增效。

此外,从技术自身的角度来说,Web 3技术是否真的增效了?以区块链为例,因为区块链要求多份储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算力、储存或者带宽等资源,目前确实相对贵、做点什么事情都需要费gas。但我觉得如果真的到达我们所希望的Web 3.0互联互信远景,其实会提高效率。

首先一点就是很多重复性的冗余信息不复存在了。此外,随着时间的增长,在我们的基础设施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倾向认为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及带宽今后的边际成本都会趋向于0,其消耗成本就跟现在不一样了。到了基础设施成本低廉时,我们更关心的成本就是信任成本:我们需要通过某些方式和手段来快速达成共识,减少信任的成本。现在很多Web 3项目为了提效,很多都是半中心化的,由大家选出一些高权重节点来提高交易效率。

值得提出的是,以区块链为主的去中心化技术,尽管是很值得推广的技术,但它也只是我们在所有技术里边可以使用的技术之一,没有必要过分夸大其改变金融秩序或者经济秩序的作用。

36氪:所以Web 3后续发展仍然是在一揽子技术下,根据场景特征选择不同技术组合。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用户会根据场景特征对不同技术进行市场化选择。如果要形容的话,像是多个路口的节点,会有很多个技术路口和技术方向可以选择,这些方向之间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叠。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当然也拥有选择区块链技术的自由。而且,由于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步成熟,它也确实能够帮助很多产业,能迅速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像我们之前在IEEE框架下制定了一个区块链发票标准,利用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技术特征,较好地解决了票据互信的问题。从2020年自深圳开始推广,目前已经有大量发票通过这种方式在发行。用户在微信里随时开具的发票已经是在遵循我们现有的区块链发票标准,解决了原来在对账、对发票等财务活动中一个非常低效的窘境。这在世界范围内使得政府部门尤其是税务部门每个月底能够快速出报表、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但是其他场景不一定适合这种技术方式,就可以采用其他分布式共识技术。

以这个区块链发票的例子,我们再补充一下对前述关于去中心化问题的理解。从“中心化”状态到“去中心化”状态,两者中间不是一个离散的状态、一定是一个连续的状态。比如刚才我们讨论提到区块链发票它不可篡改,但是如果发票重复开具等问题出现、或者其他相对恶性的问题出现时,需要有一个超级节点进行调整——比如政府税务部门在监管和发行发票时,其节点可以被赋予特殊权限。所以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中心化节点,还有半中心化节点、1/4中心化节点,主要是根据实际场景去做优化和调整。

36氪:可否为我们的读者分享一下当前Web 3简要技术栈图景?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我们所关注的Web 3.0严格来说就是Web-Linked Data。全世界互联网使用者共同贡献信息,然后对网络里面的信息做分类算法、聚类算法等等,赋予类似神经网络节点的权重,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去整合的。

全世界的信息要全部整合起来,需要一个底层的基础设施支持。对于这个基础设施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高效,一个是用户之间的合作基础。其中,这个合作基础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根据信息法安全行为来考虑适用场景,也就是考虑合法合规;另一方面是信任架构。

高效和信任架构合作基础分别对应了分布式技术与共识网络技术。而共识网络技术是Web 3技术的核心。其中,我们怎么对网络里的信息进行加工和使用,这完全是从效率角度考虑,这时候传统互联网技术比如分布式技术可以进行支持。

共识网络技术方面,目前主要还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架构之上的应用主要是两块,第一块是Token,主要是在上层信息整合之后、用户进行合作与协作的过程中,用户需要有确权凭证。Token在中文里面我们翻译成为“通证”,也就是“流通的权益凭证”。在“流通”方面,主要是指用户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价值流转时,这个价值流转可以通过Token的流转实现,Token从而实现了价值锚定的功能。在“权益凭证”方面,这个特性可以应用在很多场景比如说数据使用场景,强调的是资质和主权管理。Token可以与传统的令牌技术挂钩、依托于分布式身份也就是DID体系(Decentralized Identifier,去中心化身份体系),用户可以将这个体系作为其权限管理的基础。

区块链技术架构上的第二块应用是智能合约。与Token主要提供价值锚定和权限管理等功能不同,智能合约所提供的是复杂的业务处理能力。在数据主权完成宣誓之后,用户可以采用这些数据进行合作,这时候传统互联网技术比如分布式技术会发生作用,以追逐更高的复杂问题的处理效率。此时,智能合约中也可能会采用到的区块链技术就是Oracle,也就是在具体智能合约业务处理的过程中,导入外部数据。这些外部数据可能是真实世界的某项随机数据,比如当日天气、股市变化等区块链系统内部无法获得数据,或者通过区块链强一致性合约执行虚机无法得到相同结果的数据。此外,Token也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实现。

目前Web 3这样的技术组织方式是Ok的,但是我们在做具体技术规划和设计过程,还需要平衡性能、效率和信任,所以还在持续不断探索。另外,跨链合作的实践也需要持续探索。

36氪:目前中期的反全球化趋势,其所带来的经济技术脱钩、甚至反互信互联的趋势,会影响到Web 3.0远景的实现胜率吗?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Web 3技术提供的是数据协作的信任基础设施和凭证,而用户最终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决定其愿意相信什么、希望提高哪方面的效率,进而来选择技术。比如对于一些特定场景或者对于一些高价值数据比如基因图谱,用户会寻求不同的信任基础设施,这里就会有Web 3的切入口。当然也许不止是区块链所提供的信任基础设施,也可能由权威强信用背书的信任场景。相比于传统互联网,只要Web 3拥有高度适用场景,那它就始终具备往前发展的逻辑。

反全球化趋势和Web 3发展这个事情不会矛盾。他们都会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发展,当中存在一些市场博弈、并最终达成均衡。目前看待反全球化的一个角度是部分少数利益团体通过反全球化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也确实是某种事实;另一个角度是由于国家因为技术竞争、进而产生知识产权上的保护与对抗。从前者来说,这更多是一个长期向上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短期波动和扰乱;从后者来说,技术竞争使得国家一直在对芯片、新能源、区块链等新技术进行大力投入与支持,也愿意用长时间去积累和试错,这个投入发展的动机本身就是利好Web 3相关技术与基础设施发展的。Web 3的发展本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会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关于基础设施

36氪:以太坊、星火链网等区块链主体在经营实践中,是怎样根据自身业务形态兼顾效率、信任等要素的?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 目前国内的比如星火链网或者BSN(区块链服务网络,Blockchain-based Service Network)主要关注的是架构。链是提供信任的基础设施,所以在具体使用信任的时候,主要考虑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信任。有些联盟链可能三五个联盟支持三五个节点就行;有些链需要上万个节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公链的网络形态。

以星火链网为例,它是工信部信通院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所提出的一个架构,这个架构是以链网的形式,可以兼容各种链和技术。某个具体的链兼容进架构后,这个链可能就某个专业特定领域提供服务——比如把地方大数据和各种行业协会拉进来提供配合——最终各种链或者说各种联盟组成了这个区块链底层的网络基础设施,有更多实体参与进来彼此服务和关注,更加紧密地把上下游直接整合到一起共同为终端用户服务。这种架构的可行性更高,中间的流转过程通过智能合约做固化,因而可以进一步提出相对方便的扩展的可能性,比如有一些对数字藏品上的创新,可以直接通过更新智能合约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服务。

国外方面,以太坊是上万个节点的公链规模服务,主要是以矿工匿名角度来出发。由于从匿名角度出发、它每个节点提供的信任是有限的,所以它需要有大量的节点加在一起组成更大的信任。国外那么多用户愿意使用以太坊,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这样的底层架构适合支持他们的应用行为。

对应的,因为以太坊的节点数足够多,所以效率是相对有限的。共识网络的低效怎么去跟传统互联网用户行为习惯做一个平衡的时候,很多团队给出的解决方案还是偏中心化,业务重点是按需为主。通常只有在做价值流转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前述讨论到Token的流通视角,其业务重点会落到底层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层面。

虽然公链的效率会低一些,但是由于标的涉及的金额比较高,大家都愿意等这么多时间。但是,在使用这些Token时,很多时候其实是通过中心化来运维的,最后的去中心化结果在底层得到体现就行了。另外还有底层区块链层面的扩容机制,通过牺牲一些去中心化的程度来获得更高的效率。

36氪:整体而言,公链主要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什么?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大部分公链在短期内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还是Ownership,主要体现在不同场景下的信任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以太网现在的信任程度是持续在不断增长的,我们也是承认这个趋势。

Web 3.0是一个信息Society的形态,之所以有全球社会或者社群的概念,是因为有人际关系,有了人际关系支持社会活动,进而包含经济活动,才会产生Ownership的需求。Web 3要在底层支撑Ownership。

在不同的场景下,用户对这个信任的体量要求是不同的,干一件信任成本很低的事情比如买一瓶可乐,大家并不会过于关注是哪个服务商提供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做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对数据可信度要求很高、数据可能造成的后果影响很大,以及最终形成的价值足够大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不同的信任能力或者基础设施。比如星火链网,我们国内很多应用建设在它之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外的项目需要发展到星火链网上,信任成本就会很高。

36氪:目前区块链的存储及读写成本大致是如何,对存储持久化的考虑会如何影响用户的技术选择?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Web 3基础设施出现了更多细分,除了传统区块链作为CPU运算单元、小量的存储功能模块之外、还有分布式存储的储存单元、Render Farming(渲染农场,分布式并行集群计算系统)聚焦渲染的模块。这类结合分布式和共识网络的产品现在已经逐步完善起来了。

跟区块链相关的存储是通过共识存储的,因此它把存储单元折合成计算消耗、换算成gas fee进行支付,它的存储成本是相对高的。此外,存储价格完全是根据开发者选择不同产品服务作为产品底层支持而浮动变化的。很多时候,为了保持项目中立,项目会选择其他的第三方分布式存储服务来做内容存储。

目前第三方Web 3存储,严格意义上来说使用的是分布式存储技术,而不是共识存储技术,主要还是基于高效的角度,通过一套标准的索引机制把存储的模块全部找出来,只不过区别是这些索引是在链上、通过链来进行统计,还是通过另一套相对分布式的基础设施来进行支持。如果是链上索引的话,可以直接跟通证技术来来做绑定,这时候就可以引入跨链的实践。

尽管区块链存储代价比较高,但是因为它是在区块链账本上进行存储,所以相对而言读取成本几乎为零。第三方Web 3存储服务的话,存储价格是比较低的,但对应需要付出一些读取成本;分布式存储的读取成本已经逐渐向传统互联网的云服务的价格靠拢。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整个业界使用场景会逐渐向Web3服务进行转化,Web 3整套技术体系受到终端用户认可的情况下,Web 3云服务和传统云服务会有一定程度上的融合,那么届时相关价格会进一步优化。

对存储持久化的考虑,核心逻辑就还是在于这个项目本身能够存活多久、这个项目是不是能够形成商业闭环。其底层的经济模式如果没有被证明是失败的,那么这个项目应该能够完整地提供服务,存在的持久化能力有相对更强的生命力。在考虑存储项目持久能力之外,目前Web 3的存储服务有租期设计,比如可以每年续费、并且继续存储,用户可以自由选择。

36氪:目前跨链实践主要围绕哪些环节?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跨链实践关注重点是Token之间的价格兑换,或者说手续费的支付流程。第一种跨链协作的方法是在底层链上有一套标准协议的原生支持,通过区块链基础设施直接进行不同Token的转换。第二种方法是在应用层面做应用程序封装,这个也可以通过中心化第三方来提供服务,但是在用户层面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第三种是Web基础设施提供商原生的Token比如以太坊,这个时候就不存在底层跨链需求,过程相对平滑。

36氪:能否分享一下智能合约跟Oracle当前的局限性,以及后续优化的空间?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

因为区块链它的核心是一个共识网络,因此要保证所有节点上跑的节点程序、也就是智能合约,其执行结果要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常常使用的编程语言库或者程序底层的执行虚机不能完全应用到智能合约之中,比如随机函数、浮点运算等,因为它们不能保证不同节点执行的交易结果完全一致。所以我们在规划设计智能合约模块时,一方面需要考虑更多的语言支持,另外一方面需要考虑这些语言能否支持智能合约的强一致。

智能合约的限制就在强一致性需求,当智能合约无法达成强一致性、或者执行结果需要引入外部数据源时,解决方案往往是Oracle。Oracle能让智能合约通过某种形式获得外部源,并且让这个外部源能够在所有节点中达成一致。

从目前的业务现状来说,我们发现一些大规模网络区块链上智能合约的应用开始收敛了。智能合约的使用方向从原来各种各样的业务开始聚焦于通证流通、衍生工具和价值工具。Oracle的业务方向也分成两块,一块是支撑智能合约原子性调用,另外一块是成为应用层分布式系统或者说去中心化系统的数据生成。这个数据不是直接在智能合约里面生成,而是整合入应用层。

未来Oracle和智能合约的持续优化,可能还是需要等待业界创新,要在保证一致的情况下提供更强的业务承载能力。本身在智能合约之外,还要兼顾共识;共识又是比较耗时间的一件事,所以还要兼顾效率。

36氪:能否向我们分享一下目前一些隐私保护相关的合约层面技术,比如零知识证明等?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零知识证明系统其前提是区块链数据库向所有节点开放。这个使用场景大概是,我们俩要合作一件事情,但我不希望把我的所有数据都公开。因此在区块链上展示的内容,仅是我证明我自己的数据是真实且可以使用的,便可以了;而不是说将我的数据完全暴露在区块链所有网络里、导致其他所有节点都拿到我的真实数据。其重点满足的是隐私保护需求。

零知识证明在隐私保护需求技术里,使用场景相对简单:在做价值转移时,我要证明我有多少价值的东西进行转移,相对方拿不到别的信息,比如余额、成本等等。交易过程中只需要证明我这笔资产转移,然后相对方因为有了这个证明,他就可以继续往前接受资产转移的交易,

36氪:对于Token后续的关注重点和发展重点是如何理解的?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

大家一聊到Token就想到金融属性,对Token的作用主要是关注其价值转移的部分。核心原因是因为一开始Token是从公链来的,公链的性价比太低了,所以必须找到跟这个成本匹配的业务,目前大家找到的场景主要是金融业务。因为当前Token应用场景以金融衍生场景为主流,导致其使用价值与流通价值高度挂钩。

但我们对Token关注的重点实际上是在权益证明这一块。权益证明方面可以有很多应用场景,比如之前讨论的将其self-sovereign跟账户体系挂钩。事实上我们购买商品的权益证明,比如买博物馆的门票,门票价值由其使用价值而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Token的使用才可以逐渐成为用户日常接受和使用的高频场景。

以目前国内的一些场景为例,虽然在这方面的实践主要还是从国外吸取经验、往数字藏品方向多一些,但是其可能性是在于数字藏品能不能衍生出其他一系列的使用场景。这样的使用场景、这样的使用价值被挖掘出来时,也许在我们组建web3.0大图景时,就能对网络中的信息点做出价值锚定。

36氪: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目前主要以模块化服务的形态发挥作用,其终极形态还有什么更大的想象空间,立法完善大致需要覆盖哪些点(比如税务等等)?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这个问题其实不太成立。任何组织,无论它是从技术、利益或者兴趣等等维度自然生长出来,它都要符合不同地方各自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所以法律法规是基础,所有组织都要在其框架之上沿着其脉络发展生长,形成其最终可以合理存在的形态。如果仅仅是举例讨论一个技术组织的影响力也许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或者以WiFi联盟尤其以IEEE 802.11标准为例,我们现在每一个移动终端都需要WiFi联盟授权,才可以在其中嵌入WiFi相关技术模块、帮助用户使用网络。但是如果是要回答DAO可能有什么高维的复杂形态,这个问题由于脱离重要的现实条件,是我们无法回答的。

关于应用与监管

36氪:前述讨论中已经提到,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作为当前发展最快、最为蓬勃的Web 3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区块链成本和效率。可否介绍一下当前最新的DeFi实践现状?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主要是三块,第一个块是Swap,就是资产之间互换。在这个领域,区块链之上非常多团队来做创新,他们会各自选择自己的底层支付逻辑和条款产品等等,用户使用这些业务时必须要做Token兑换。

第二块是借贷类,又衍生出两个细分,一个是当铺模式,另一个是信贷。当铺模式的方向就是我用更高价值的资产做抵押,来获得对应价值的低价值Token,去开展我所需要的一些实际应用。在信贷产品方面,目前我们感觉仍然是试错居多,产品也相对有限。

最后一块是基于Token本身的金融衍生产品,当中就有各种各样的创新了。

36氪:金融业态最终都必须服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济秩序逻辑,您觉得DeFi的实践有找到这个位置或者能找到这个位置吗?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金融既然是实体经济的补充,那实际上是协助什么经济发展呢?目前Token背后的这种逻辑,是不是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现在实体经济完成不了的一些事情?我们的答案是至少短期内不能。

比如Web3常常被和元宇宙相提并论。而元宇宙现在真正能够降本增效的,往往都产生在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业务场景之下,这种场景下有很大的资产交换的需求吗?可能仍然需要等到数字化转型渗透率发展到较高阶段,等到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命题已经发展较为成熟,等到大家都已经把自己主要生产生活和消费生活、时间和精力转移到数字世界时,DeFi的真需求才会起来。

碳交易可能是今后其中一个DeFi方向,它是大趋势,但是能做到什么程度也需要依赖现实条件。

36氪:各位专家觉得有哪些Web 3细分赛道值得关注?如何看待此前大量涌现的数字藏品命题?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我认为还是那些能够帮助实体产业降本增效的项目更值得关注。如果项目还在讨论某些个人和个别社群的需求时,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好项目。以数字藏品为例,这确实是一个带来了好处的事情,把一些IP或者艺术品的投资门槛降下来、让更多人可以参与,也展现了Token权益凭证的属性。但数字藏品投资和交易确实不是一个刚需,这个行为逻辑是小众的,不会是影响到Web 3、区块链、数字资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至于更加宏大的元宇宙,不管是映射现实还是超越现实,其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也都需要底层框架做支撑,这就跟目前Web 3一些技术成果可以挂钩。当中的核心逻辑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或者生产资料,真正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这个需要去挖掘。我们现在讨论的要么是数字藏品要么是纯粹的数据要素,但可能很多机会不是完全2C或2B的。

从我们了解的信息来看,整个联盟链的技术落地场景还是比较多的。整个宏观导向是非常希望能够提高产业数据的应用或者利用效率,甚至跨产业做数据的交叉利用。我们也可以看到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上海大数据交易所等等科技比较领先的城市都在做这个事情。最先发展行业首先是工业和能源,尤其是能源,比如南网和国网他们在电力能源数据方面的实践、全球范围内双碳数据的实践,都很积极。由于能源也能辐射到工业和农业,因此能源数据非常有价值,流通可能性也很大。此外,贸易类数据如果能政府数据、金融数据互换,也可能诞生比较多的创新业务。

36氪: Web 3后续的发展中,大致会有一些什么里程碑,从而让我们可以锚定整个渗透率发展情况?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 Web 3.0到底能不能形成一个全世界的信息大脑、大的知识图谱,其实大家都在尝试,但是未必能到那一点。但是一些阶段性成果具有很大的价值,比如Web3框架。现阶段我们可能更加关注元宇宙比如工业数字孪生、虚拟人甚至包括人工智能等等手段,为社会经济活动降本增效;Web 3可以作为底层架构为这些手段提供支持,以此作为我们的短期目标。

当前Web 3的渗透率发展矛盾,是来自Web 3体验与过往传统互联网体验之间的矛盾。Web 3关注价值,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付费互联网,但是传统互联网向用户提供的体验是免费互联网。这个体验矛盾暂时使得Web 3的用户相对有限,在全世界互联网用户中占比是非常小的。

因此如果要考虑提高渗透率的里程碑的话,更多还是要考虑如何依托元宇宙这个更大的命题,或者依托传统互联网体验形式,去做一个融合的业务,这个业务既能满足传统互联网体验,但是底层逻辑是基于Web 3。另外,从用户角度来看,如果有一个非金融向的杀手级应用能够让普通用户愿意掏钱来使用,这也会是一个Web 3出圈里程碑。

36氪:当前我国对Web 3的监管现状和风向是如何的?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 我们同各国监管、包括跟我国央行科技司、工信部等等监管部门都沟通拜访过,各国监管层面的技术专家也有加入IEEE,因此我们在监管层面的沟通还是相对流畅。在国内,尽管“Web 3”这个统领的大命题并没有出现在监管日程表上,但是这实际上是由于Web 3融合性太强——它是由很多我们过往一直在做的事情共同组成,而这些事情基于不同的监管责任,目前已经被不同监管分支纳入辖区,因此我们理解Web 3已经被监管较好地实质覆盖。Web 3上层应用因为目前以金融应用为主流,因此主要由三大金融监管部门覆盖,包括业务许可等等的发放;下层技术基础设施,包括区块链等等,主要由工信部等覆盖,相关国家标准也都在制定过程中,从而为监管提供决策依据。我们理解Web 3监管已经是基本到位了。

从技术层面来说,目前所有监管规则和监管需求都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的形式固化下来的,Web 3目前整个工作流体系可以直接把监管决议容纳进来。

关于IEEE相关工作目标与成果

36氪:可否简要向读者介绍一下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相关工作?

IEEE数字金融与经济标准委员会林道庄团队: 我们有专门的工作组制定关于数字货币支付及交易的相关标准,也制定并发布了关于区块链发票等相关应用实践类的标准。我们也在今年年初时发布了关于分布式交易所的标准。我们于2020年6月发布的IEEE 2143.1-2020标准不仅在IEEE内部、更是在所有重要的全球和国际标准组织中,最早发布的区块链相关的标准。

我们制定标准的意义就是在于帮助行业健康发展。我们现在提到的Web 3或者DeFi这些行业形态和业务形态都比较新,技术发展和资本跟进都会比较快,监管跟进和学习这个事情需要时间。如果这个行业先进的专家不去做有责任的思考,很可能就会出现一些黑色事件导致行业快速衰落。

另一方面,监管快速到位时,也需要有决策依据。因此如果有不同标准组织在不同的层面上已经制定标准,那对监管工作也很有帮助。

IEEE目前制定的标准,属于最广泛等级的全球和国际标准。它向所有参与行业实践的主体开放,包括个人、学术组织、企业、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等。通过标准达成的过程,我们实际上是在塑造行业共识,看看如何一起去做好这个事情。

关于 IEEE

IEEE (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致力于为人类推动科技进步。通过其在国际范围内被广泛引用的刊物,会议,技术标准,以及各种专业活动和学术活动,IEEE在全球航空航天、生物科技、计算机工程、新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神经网络、无线通信等高科技领域的技术发展上走在了前沿。IEEE积极搭建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舞台,开展学术及科技交流活动,发展不同的科技和学术平台,希望可以充分发挥学会会员的协同效应,建立活跃的学术和技术创新生态,助力下一代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与壮大。

责任编辑:王与桐

标签: 专访 IEEE 数字 金融 经济 标准 委员会 Web3 核心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