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信息爆炸中为何科普视频脱颖而出

趣科技 2020-03-17 18:47:06 转载来源: 中国青年报

视频从近距离观察病毒如何进入细胞开始,论文、生物知识、计算、数据变化、时间链条等密集的信息量轮番出场,经过“可视化”清晰地阐述了新冠肺炎的发生、传播、防治的逻辑……这部10分钟长度的疫情科普类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备受好评,在全网获得了两亿多的播放量。 这段时间,人们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科普类视频以视觉叙事,运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等工具,专业、有逻辑、高信息量,令人耳目一新,成功“出圈”

视频从近距离观察病毒如何进入细胞开始,论文、生物知识、计算、数据变化、时间链条等密集的信息量轮番出场,经过“可视化”清晰地阐述了新冠肺炎的发生、传播、防治的逻辑……这部10分钟长度的疫情科普类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备受好评,在全网获得了两亿多的播放量。

这段时间,人们高度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科普类视频以视觉叙事,运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等工具,专业、有逻辑、高信息量,令人耳目一新,成功“出圈”。这类视频将晦涩的知识、碎片化的信息经过可视化处理后,带领公众洞悉其中的规律,比文字、图片更具说服力。仅B站一个平台上,疫情科普类视频已经获得了累积3.6亿次播放,7200万次互动。

这些视频的创作者均为90后,他们或是专业的视频创业者,或是普通的程序员。《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由“回形针PaperClip”出品,上线不到24小时播放量就已过亿,创始人吴松磊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把观看者当作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他们需要的是高信息量的内容,并且用他们能懂的方式讲道理。”

硬核科普看完就被“成功说服”

如果想要告诉大家“为什么疫情期间要减少出门”,你可以斩钉截铁地用一句话来答复,也可以用800字长文解释其中的原因,或者你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频繁出门”带来的后果。

在程序里,一个个流动的人变成快速移动的小圆点,不同颜色代表健康、感染和患病状况。程序员通过调整医院床位、收治响应时间、人员流动意向等变量,令公众以第三视角看到了感染的逻辑和速度,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减少出门的意义。

这部由Ele实验室出品《计算机仿真程序告诉你为什么现在不能出门》使用的是正态分布模型,因生动形象被多个主流媒体转发,单个平台上转发量接近3000万。视频播完后,弹幕中很多人表示“懂了,乖乖宅在家”。

当开学时间不断延后,学生渴望开学时,计算机程序又出场讲道理。这一次计算机程序设置了宿舍、食堂、教室等场景,当一个感染者出现后,无论学生是“不戴口罩放飞自我”,还是把感染者在隔离区或宿舍隔离,因为活动区域集中,最终都难逃学生集体被感染的结果。《为什么现在不能开学》以编程数据模型模拟疫情期间开学可能造成的后果,解说幽默,一目了然。弹幕和评论里,学生被最后的结论“这个时候不应该开学”成功说服。

《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是疫情期间第一个火爆的视频。据不完全统计,各平台播放总量超过两亿。当时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大量鱼龙混杂的信息使公众处在焦虑之中。这个视频中所展现的内容均选自可靠来源的信息,以整合的方式清晰地阐述了疫情发生、传播、防护等最受关注的问题,再通过可视化表达,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科普中的“一股清流”。

视频结尾,吴松磊用低沉的男声总结道:“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赞美所有还在认真工作的人们,希望新的一年,我们都能有更多勇气。”这句话打动了不少人。有网友评价:“视频也许没那么煽情,甚至还有点理工钢铁直男的木讷,但是这样的理性和克制在当下反而显得难能可贵。”

其实,这类“硬核”科普类视频并不是新鲜事,但原先多用于展示生活类话题,这一次多位创作者同一时期制作疫情相关内容,再叠加上公众对于此类信息的超高关注度,导致了疫情科普类视频火速“出圈”。

说服不了爸妈就让科普视频来讲理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梳理发现,这些硬核科普类视频均出自90后之手:《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出品方“回形针PaperClip”由1994年出生的吴松磊创办;《计算机仿真程序告诉你为什么现在不能出门》的创作者杨涛出生于1992年,本职工作是一名程序员;《为什么现在不能开学》由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95后学生徐云岫创作。

杨涛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创作视频的冲动来源于“那天北京下雪了,我从窗户看见外面好多人在玩雪,好像已经放松了警惕”,他既生气又无奈。当他在家庭微信群里苦口婆心地和长辈们讲不能出门的理由时,亲友们总是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他的话没有被足够重视。

作为一名程序员,他决定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来讲道理,让程序来模拟频繁出门的可怕后果。那天杨涛从下午开始做视频,一直到凌晨4点,他把做好的视频上传B站后就去睡觉了,没有做任何宣传。然而第二天一早,他就发现自己的视频被人发在微信朋友圈,后来还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转发。

作为程序员,制作此类视频对于杨涛来说并不是难事,但最后被这么多人认可,他还是挺高兴的。让他更开心的是,父母看完视频后“确实是不出门了”。

创作《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的速度比“回形针PaperClip”创作其他视频都快。

吴松磊首先将内容分为疫情感染、传播、口罩、勇气四部分,团队分工负责,从有关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论文、专业书籍、国家标注、专利文件等渠道搜集资料,再梳理文字稿,进行可视化制作。视频中所展现的每个内容都标注了出处,这也保证了严谨性。

“要以普通人的视角讲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冷静的视听语言,用可视化的方式表达高信息量”,这是吴松磊创作视频的考虑,视频最后关于勇气的表达是自己有感而发。团队从1月27日决定做视频,6个人用了7天时间,宅在家远程合作熬夜把视频做了出来。有人统计,仅2月这部视频就给“回形针PaperClip”各渠道累积涨粉470万。

年轻人希望“知其所以然”

有人认为,可视化是指对某个原本不可见事物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幅可感知的心理图片的过程或能力,终极目标是对事物规律的洞悉,而非所绘制的可视化结果本身。

这也是“回形针PaperClip”的强项。它是一家2017年年底成立的泛科普类视频自媒体,已经出品过近120个视频,拥有众多年轻粉丝。

“回形针PaperClip”曾出品过很多有趣又无厘头的内容。2019年就做过“如何为十三亿人调度列车”“为什么中国的足球赛这么难看”“造假币为什么这么难”等有趣的内容。团队里除了内容作者,还有分镜设计师、动效设计师、三维模型师等,一般制作视频周期在3-4周,这次能如此快速制作出疫情科普视频也是依赖于团队此前积累的可视化能力。

B站有关负责人表示,科普视频受热捧,反映出专业化、高品质的科普视频内容在当前仍是稀缺品。

近几年,科普类内容频出爆款,粉丝多以年轻人为主。当科普摆脱上传下达的宣讲性质,成为垂直内容品类的一种,用户的需求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创作者们不得不思考,对于广大受众而言,什么样的内容具有吸引力。“科普不再是单向传播,而是要提供更具互动性和社交趣味的新可选项。”B站有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的年轻人不满足于“知其然”,更希望“知其所以然”,一些脑洞式、时效高、或者小众话题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这往往是传统的科研机构所忽略的。可视化传播使数据、图标、编程等视觉形式的表达更为准确、清晰、优雅,能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在信息爆炸中格外亮眼。

毫无疑问,可视化传播将成为传播突围新方式。

标签: 信息 爆炸 为何 科普 视频 脱颖而出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