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58凶险:“行骗手段”多年不变“虚假信息”已成标签

互联网 2018-10-21 15:31:09 转载来源: 虎嗅网

(原标题:58凶险:“行骗手段”多年不变 “虚假信息”已成标签) 作者丨吴倩男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围观了58同城CEO姚劲波的微博。他最近的一次更新是10月9日,发了一条58同城二手车业务的推广文

(原标题:58凶险:“行骗手段多年不变虚假信息已成标签

作者丨吴倩男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围观了58同城CEO姚劲波的微博。

他最近的一次更新是10月9日,发了一条58同城二手车业务的推广文。这条微博下面有64个回复,一半是举报在58同城上被骗的,一半是喊话不要再打推销电话的,还有零散几条卖域名的、求投资的、求职的。

“虚假信息”已经成为58同城的一个标签。

以“58同城”和“骗子”为关键词,在百度上得到的搜索结果是506万个。

澎湃新闻做过一个更细致的检索。他们在中国裁判文书上搜索,搜到60起通过58同城、赶集网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诈骗案例,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最高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2000余人,被骗中介费共计6270万元。

于是有自媒体直指58同城是“互联网毒瘤之一”,称“这个‘假’名在外的网站却依旧屹立不倒,几乎从未受到过全民舆论和社会指责,这才是‘神奇’之处。”

这篇文章无意去辨别58同城上的真真假假,而是想探究,为什么成立13年,58一直没能摆脱虚假信息的质疑?从黄页发展起来的“分类信息网站”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是否还能走通?在完成合并赶集实现一家独大后,58同城是否正在面临更大的危机?

一、原罪

开始有媒体关注到58的虚假信息问题是在2011年。这一年,包括新京报、广州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多起相似的案例:求职者在58上寻找职位信息,面试通过后被以文本费、押金、培训费等各种名目缴纳费用。或者,求租者在58上寻找房源,见面后房东变黑中介,扣掉押金。

七八年过去,这套行骗手段并没有改变,在微博上、知乎问答上,类似的被骗经历仍旧有大量网友在讲述。

这显然与姚劲波的初衷背道而驰。

58同城的诞生源自姚劲波一次租房被骗经历。他多次向媒体讲述这段2000年初来北京的租房经历:“北太平庄边上一个房屋中介,我给他交了1200块中介费,他带我看了一次房子后就再也不找我了。我让他退钱,结果这个中介说好的,你把收据给我,他居然拿到收据就当着我面撕了。然后说你等一下,他就上楼去了,然后就没有任何人理我了,我也没有任何证据,因为那张纸已经被他撕掉了。”

“我当时就想应该有一个网站,能够把房东和租客直接联系起来。”

这正是中国互联网第一波热潮兴起之时。新浪、搜狐、网易相继在纳斯达克上市,马云秘密创立淘宝,马化腾挡住了微软MSN的攻势,还收购了张小龙的Foxmail。

而姚劲波要做的是做一个中国版的Craigslist。

Craigslist是美国互联网的异类,它成立于1995年,集合各种招聘、租房、二手物品交换等信息。全公司常年维持在30个员工,主要做的就是辨别虚假信息、处理用户投诉。

但Craigslist模式在中国行不通。Craigslist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互联网市场,美国的小业主们知道要到Craigslist上注册、发布信息。并且由于美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完备,Craigslist对于不良信息的监控压力较弱。

Craigslist的中国学徒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便是谁来发信息。2005年左右,中国互联网用户突破1亿人,互联网渗透率不足10%,网民大多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白领阶层。要招工的餐馆小老板们,出租房子的小中介们显然不在其中。

经过几年摸索,58同城意识到自己是个向小商家们提供营销服务的广告平台。客户支付能力弱,但数量大。

2008年,58同城推出会员产品,购买会员的小商家可以在58上获得商家认证、建站工具、优先发帖和刷新等。为推广会员服务,58同城大规模搭建销售团队,连开十几家分公司,销售人员短时间内暴增至2000多人。小商家们不知道互联网怎么用?没关系,58还在天津建了客服中心,帮会员发帖。

2013年之前,会员服务是58同城增长最快的业务。该业务在2010年贡献344万美元营收,占58同城总收入的32.2%,到2013年上半年时就已经超过了3546万美元,占总收入比例升至60%。

会员数量的猛增,导致小商户发帖数猛增,审核上的缺位使得2011年出现了58同城第一个舆论危机(本文开头提到的)。

为什么2013年是个另一个重要节点?因为在2013年年初,58同城推出了竞价推广系统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会员不断增多,那发帖顺序如何排名?谁出价高,谁排在前面。这是58同城上市前的又一重要商业化探索。这带动了58同城在线推广业务的二次增长,2013年上半年,在线推广业务的增速超过会付费会员收入。

目前,58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就是这两部分:付费会员收入,在线推广费用。从58同城的上半年年报来看,在线推广产品作为58同城的第一大业务,营收21.87亿元,同比增长42.3%;第二大业务会员服务贡献了11.67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21.1%。

58的收入与会员数和发布的信息数强关联。会员数越多,发布的信息数量越多,58的收入就越高。

这一商业模式形成了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在房地产业务上,为了吸引C端用户,房产经纪发布虚假房源,或者重复发布房源,已经成为行业里常规的操作手段。

当58同城宣称要做真房源时,21世纪不动产总裁卢航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了一句:“比如整个北京只有10万套在售房源,58上面放了100万套,现在全搞真房源,它的收入可能起码减一半,这是58要做的取舍。”

58同城的商业模式决定了难以从根本上堵住信息筛选的漏洞,这也是12年来,58同城虚假信息屡治不愈的关键。

二、对手

我们还记得6月份的那次反贝壳结盟。

58集团和安居客联合了我爱我家集团、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万科二手房物业、麦田房产等房产中介,发起了“双核保真・以誓筑势”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

大会上,姚劲波说:“有的公司希望这个行业里的公司全死掉,只有我活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直指链家推出的贝壳找房。

今年4月,链家终于上线“贝壳”,透露了它的平台野心。这个全新的平台,要开放自己的房源数据库以及经纪人合作网络ACN(Agent Cooperate Network,经纪人合作网络,链家将从找房到找客再到促成交易等各个环节细化拆分,每一个体系内的贡献者都能获得收益,如房源录入方、房源维护人、客源方、撮合成交等不同角色度能获得约定比例的收益,从而形成一个合作网)。一个是链家的底层数据,另一个是链家的方法论。相当于贝壳想打造一个中国版MLS平台(美国房地产中介共用的买卖数据库),即共享房源,也在输出行业流程和规范。

发布会当天,链家CEO左晖发了一条朋友圈:“此时的北京,乌云密布。有会解天象的吗?”姚劲波在下面回复:“相由心生,我看到的是阳光明媚。”左晖又回应:“打雷应该是又有人赌咒发誓了。”

两家从合作关系转向了敌对关系,并且将矛盾摆在了明面上。

为何姚劲波如此大动肝火?原因在于贝壳动了58最大的那块蛋糕,甚至可能动摇它的根基。58同城最赚钱的业务在房产和招聘,房产业务约占58集团收入四成,招聘约占三成。

长久以来,房产经纪行业的常规玩法是,58同城等互联网公司利用流量优势充当平台,链家、我爱我家等房产中介购买端口,在58平台上发布房产信息。

而贝壳在打破这个常规,欲取代互联网公司扮演这个平台的角色。贝壳CEO彭永东说,贝壳要吸引全行业的房产经纪与经纪公司入驻,而链家只是入驻贝壳平台上的经纪品牌之一。

对比58与贝壳模式。58同城作为房产经纪公司的服务商,和没有竞争关系。但这一模式,一方面导致它受制于房产经纪公司。今年2月份,58同城安居客宣布上调端口费30%-50%,引发了包括我爱我家、链家、麦田在内的中介联盟的联手抵制。中介公司们用下架旗下所有房源作威胁,来对抗58同城安居客通过流量垄断来收割房产经纪公司的利润。

另一方面也如上文所述,难以消除虚假信息。

而贝壳模式无疑戳了58的痛处。贝壳的利器便是从链家继承来的“楼盘字典”,一套投资6亿元,用时10年积累下来的房屋信息大数据库,记录真实房屋数超过1亿套,覆盖中国135座城市的25万个小区。

但贝壳的问题是,是否会有其他房产经纪买账。“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平台,如果一家自称是平台的企业,既做线上,又做线下,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在商业伦理上和操作逻辑上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我爱我家集团董事长兼CEO谢勇曾如此质疑贝壳。

在这里,我们不去判断贝壳是否能够成功取代58同城,只是从行业竞争来看,58同城的对手已经从赶集网、安居客等依赖流量成长起来的黄页时代的互联网公司,转变为新巨头。除贝壳外,同样掘金于本地生活领域的美团,也是58的对手,美团的“生活服务”频道涵盖了58除房产、招聘、二手之外的项目,比如维修、家政、开锁等。而阿里旗下的闲鱼则对58的二手业务造成冲击。

此前,58对于竞争对手的管用做法是收购。2015年,先后收购安居客、赶集网、中华英才网。但当下,这个手法已经失灵。在更为严峻的竞争态势下,58凶险。

三、出路

虎嗅作者王新宇在采访姚劲波时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关于为什么58同城基于本地化生活服务,只做类似分类信息之类的浅度信息。姚劲波的回答是:“这就是我们的护城河。”

现在来看,58不是不想做,而是很难做。

58模式的弊端在于,只涉及到信息没能深入交易形成闭环。对此,58内部是有感知的。在58同城上市之初,姚劲波就表示,未来58同城的商业模式会朝着闭环发展,实现从信息发布,到交易达成全过程,这将是未来10年的发展方向。

为形成闭环,2011年58同城推出过团购,2012年在二手3C数码版块引入了支付宝进行在线支付交易,后来也尝试用大众点评的方式解决信息质量,但由于本地信息服务的类目繁杂、内容繁多,最后都不了了之。

2014年,O2O概念大火。从2014年底至2015年中,国内拿到A轮融资的社区O2O项目有1000多个,拿到B轮的有200多个。O2O成了一个创业者、资本、媒体等扎堆的狂欢盛宴。58也在这个时候做了押注。

O2O确实与58业务十分切合,一方面它贴合58同城原本就有的家政、维修、代驾等本地生活业务,似乎每一个细分拆出来都能发展成为一个独角兽,另一方面,线上支付线下消费的模式能够使得58形成多年来梦寐以求的闭环。

于是,在那一时期,58同城成立了以首席战略官陈小华牵头的创新和投资部门。一方面尝试一些能与现有业务结合的创新产品,另外一方面也在O2O寻找一些能进行资源整合共享的创业公司进行投资。

58在O2O上来势汹汹。58到家,上线半年,仅保洁一项就超过中国最大家政公司10年的交易量。并连投美到家、点到按摩、58月嫂、呱呱洗车等十余个O2O项目,“我们应该算是O2O投资最活跃的TOP3,抢了红杉和经纬不少项目。”陈小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姚劲波对58到家寄予极高的期望,“我们在构建一个以居家场景为核心的上门服务体系,由58到家的平台直接连接劳动者和用户,并定义服务流程和价格。”

这一点从58到家的名字上也能看出来,谈及为什么不叫58同城到家而是58到家,陈小华说:“我们的想法是,它将来会比58同城更大。”“我们的目标是未来给1000万人直接发工资。我们希望如果有一天登陆美国资本市场,敲钟的都是钟点工和搬家师傅。我们一定要成为那个领域的百亿美金公司,改变一代人的生活。”

2015年10月,58到家宣布获得融资金额为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全球投资巨头KKR和平安创投。此次融资后,58到家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但这也是58到家公布的最后一次融资。2016年资本寒冬到来,O2O创业公司尸横遍野,诸如上门按摩、健身、洗车等O2O需求一度被认为是伪需求。58到家也变得低调起来。

除O2O模式本身之外,回顾58在O2O上的做法,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广告+流量那一套打法。刚拿完融资后,58到家拿出3亿美元做品牌推广,签下黄晓明、Angelababy夫妇成为公司品牌。

拿钱砸广告然后转化流量的打法,此前在和赶集的较量中,使58大获全胜。但在互联网下半场,随着人口红利见顶,单纯的花钱买流量失灵。为流量而流量变得没有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精准投放,提高用户转化。

从目前来看,58同城继续在做垂直领域拆分的路子,试进行转型。

除58到家外,58同城拆出来的垂直项目还有转转、58速运、招才猫招聘、斗米兼职、好租、58快拍、58甲妆、58学车、58配配、58钱柜、屋米合租、帮帮、番茄快点、货车之家、58月嫂、58家政等等。而拿到融资的除58到家外,还有转转、58速运、斗米兼职。

所以,到最后,58是要把自己拆成一个投资公司么?从目前看,除了这条路也别无它法。

标签: 凶险 行骗手段 多年 不变 虚假信息 已成 标签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