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孕妇能否吃杏仁“妈妈网孕育”说法自相矛盾) 策划动机近年,母婴产业强势崛起,月子中心、乳企、妇婴用品企业等齐来开挖金矿,分享全面二孩红利。在产业链发展壮大的同时,各种问题随之出现
(原标题:孕妇能否吃杏仁“妈妈网孕育”说法自相矛盾)
策划动机
近年,母婴产业强势崛起,月子中心、乳企、妇婴用品企业等齐来开挖金矿,分享全面二孩红利。在产业链发展壮大的同时,各种问题随之出现。南都记者通过对相关企业进行深入采访,将从多角度探讨产业发展方向及剖析存在的问题,敬请关注。
去年三月份,在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母婴家庭人群白皮书》报告中显示,获取母婴知识是用户使用母婴社区APP的主要原因,但南都记者发现,母婴APP乱象频出,仅一些孕育APP内的科普知识就漏洞百出。其中,一种食物,不同的APP有不同的食用建议,甚至同一APP同一个主题也出现矛盾建议。这样的知识如何引流?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母婴APP获资本青睐热度下降,业内专家称,竞争白热化加剧,母婴APP的前途并非“一片光明”。
问题
一种食物三个APP三种建议
在众多母婴APP均会设的孕期“能不能吃”板块,各家对某些食物能不能吃的建议也不同,南都记者发现,三个APP就有三种不同建议。其中,在柚宝宝APP中,西洋参被列为孕妇、产妇禁食食品;宝宝树孕育则显示,孕妇、产妇可以吃,但是要少吃;而怀孕管家pro则显示孕妇禁止食用,产妇可以吃但要少吃。
另外,记录孕期也是众多母婴APP的卖点之一,但同样孕期的胎宝宝体重变化和特征,在各个母婴APP中表述不一。“妈妈网孕育”把孕19周+1天的宝宝比喻成相当于一个石榴,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进入关键期;“宝宝树”对孕19周的形容则是,“现在宝宝沉得像个小香瓜,刚好可以躺在手心里”,但是触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则是“在18周+3天,已经开始在大脑特定区域发育,并且认知环境能力空前强大”;“柚宝宝”则将孕期19周的胎儿体重描述为相当于“苹果大小”,而此时的重点特征是“肾脏开始分泌尿液,头发开始长出”;“妈妈帮”则把孕期19周+1天的宝宝形容成“像个虾饺”、“在分泌更多胎脂。”
甚至同一个APP也存在自相矛盾的内容。其中记者在妈妈网孕育APP上发现许多孕育知识的编写上存在内容上的矛盾,包括同一个功能板块中的编写内容矛盾,以及与不同模块内容编写的矛盾。
例如在“孕期每日知识”模块里面,对准妈妈应被列入食品黑名单的食品包括“螃蟹”“深海鱼”。但是在另一篇“怀孕前后吃这些食物,有助于避免铅毒对胎宝的影响”,又把鱼虾、贝壳类食品、海产品视为很好的避铅食物。相似的情况还存在于“食用杏仁对准妈妈的影响”问题上,孕期每日知识里面题为《五周饮食要点》的文章里写道,远离山楂杏仁等禁忌食品;而另一篇提倡补充叶酸的文章中,“杏仁”被列举在坚果行列之中,没有被特别列出引起注意。
回应
对不严谨信息会排查修改
针对孕期母婴APP里面涉及的一些孕期知识撰写人不明、专业性存疑的问题,南都记者采访业内人士获悉,许多母婴APP平台孕育知识基本都是内容编辑综合整理。与此同时,南都记者联系了柚宝宝、宝宝树、怀孕管家、妈妈网孕育这几个母婴APP相关工作人员。
其中,妈妈网孕育的客服让记者联系小编,小编针对孕育知识内容存在的问题声称妈妈网孕育知识内容都是从权威母婴渠道获取,对于上面不严谨的信息他们会去排查作出修改,希望用户就有疑惑的问题对客服进行咨询反馈,他们将据此进行修正。宝宝树的客服则回复记者,声称他们网站和APP的内容均由专门医师撰写,有问题可以直接与专家联系,至于一些包括胎儿体重、注意问题与其他APP内容有差别是正常的情况,这边只是专家凭经验给预计,详细需要准妈妈自己去医院检查,以医院的医师检查为准。
现状
母婴APP资本热度下降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母婴APP,尤其是母婴社群APP获融资高峰时间点多在2014年到2015年,2017年后获融资的鲜见。2014-2016年期间,宝宝树分别获得战略投资1.5亿元及30亿元融资,其中2015年,垂直母婴社区辣妈帮、母婴社群电商米呀分别宣布完成C轮融资1亿美元及1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而母婴APP行业最新的融资消息是2017年7月婴社区“妈妈帮”获亿元融资。
而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提供的极光大数据显示,母婴电商APP市场在过去一年有一定的波动,整体市场渗透率从2016年11月开始下滑,直至今年2月才开始回暖。与去年同期相比,母婴市场APP渗透率增长了0.06%,用户规模同比上涨10%。
曹磊称,过去两年间,年轻的母婴电商行业像其他热门行业一样,开启了乱战模式,局面更加白热化。他认为,母婴电商的前途不是“一片光明”的,短期内还会是“一片混战”。
曹磊指出,母婴移动应用行业的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趋势,至于能否成为独角兽需拭目以待。
专家说
不专业导致乱象频出
针对以上孕育app出现的科普内容乱象,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张嵩卉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分析,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一种是编辑班底不是专业背景,对所编内容主要靠摘录搬运,对新旧观点不能辨别,对错误无法勘正,导致同一个app同一个主题,内容也相违背。
“另一种情况是编辑本身对孕育知识略懂皮毛,为维持app的运作、投宝妈们喜好,断章取义,把个案问题变成普遍性问题来科普,不求真实,只求关注度,靠一些耸动的标题、夸张的表述博眼球,”她如是说。最后,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蓄意诱导,创造一些将科学伪科学观念混杂在一起的新概念,借此“贩卖”与新概念相关的产品。
张嵩卉医生建议,宝妈们最好是从医院官方的信息渠道(包括医院举办的公益讲座、孕妇学校、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来获取专业的孕育知识。孕期出现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策划:南都记者马建忠黄芳芳
采写:南都记者黄芳芳(南都记者贝贝对此文亦有贡献)实习生陈奕璇通讯员:许咏怡
标签: APP 母婴 太不 专业 乱象 频出 一种 食物 三个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