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享单车亟须告别粗放增长) 时至今日,共享单车进入大众视野已一年有余,热度不但未曾消减,反而成为2017年第一“风口”,互联网巨头和上市公司资金纷纷入局。然而,数十家企业至今未有一家盈利,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但粗放式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日益引发质疑和反思
时至今日,共享单车进入大众视野已一年有余,热度不但未曾消减,反而成为2017年第一“风口”,互联网巨头和上市公司资金纷纷入局。然而,数十家企业至今未有一家盈利,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但粗放式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日益引发质疑和反思。
共享单车这个新生业态,开始于去年年中摩拜单车上线并投入上海,这种随取随停的骑车模式,不同于此前大部分城市政府投入的有桩式公共自行车,甫一出现即令人耳目一新,广受追捧,号称解决了交通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重视。
摩拜之后,ofo由校园走入社会,随后又林林总总出现数十家共享单车公司。伴随着企业之间大打“烧钱”式竞争,原本受到一致好评的共享模式开始变味。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一边大量投放共享单车,一边实行免费骑行甚至骑车领红包。在不少大城市,市区大部分路段共享单车已经超负荷,但相关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并没有停止投放,由此带来随意停放影响交通和道路畅行问题,不断招致指责之声。而对于车辆损坏和不规范骑行、停放等问题的处理,各共享单车公司都罕有提出有效解决之道。
根据测算,全国一、二线城市的共享单车饱和数量是2000万辆左右,而在今年上半年超预期快速增长后,2000万辆早已突破。在市场饱和与政府开始限制大城市中心城区投放之后,一些企业开始“走出去”,近期开始进军英国、奥地利、瑞士等欧洲市场。
国内出现的问题,欧洲市场也没能避免,甚至还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日前德国一家媒体还以“白痴经济:中国的共享泡沫”为题来评价中国发展迅速的共享单车行业,认为其前景堪忧,从内容和现实分析,这种担忧不无道理。
共享单车虽然是重资产行业,但因根植于互联网,故其发展模式充满互联网思维。从经济学角度看,传统经济时代有“数一数二法则”,互联网打破区域分割之后,逐渐演变为“赢者通吃”,即第一名赚的钱比第二名到最后一名加起来要多很多,第二名赚的钱比第三名到最后一名加起来要多很多。因此,以共享经济为名的互联网企业,为建立垄断优势获得市场定价权,可谓不惜一切。
然而,在行业发展一年多之后,即便主要市场(一、二线大城市)已经饱和,共享单车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仍在持续。入局者多认为,虽然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但企业的估值不在于车本身,最重要的是数据,先把用户收拢进来,得到用户的行为数据,后面的想象空间很大。这种观念似乎得到了验证,资金纷纷进入,今年3月,ofo宣布完成D轮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亿元)融资,估值不可谓不高。
这种粗放增长模式,既与共享经济精神渐行渐远,也浪费了社会资本,公司、用户乃至社会,最终都难以成为获益一方,由恶性竞争带来的负面效应,甚至已经损害到社会公众利益。
因此,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共享单车招致越来越多质疑时,从企业,到监管者,再到社会公众,都有必要进行反思。于企业而言,立于不败之地得依靠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以及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政府应介入引导,防止市场无序引发的负面影响蔓延;公众则需要增强社会公德及提升监督意识。
共享单车属于新经济,也有其现实意义,期待经过反思,早日告别粗放式增长,走出既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又能方便社会公众的道路。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