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人民日报:中国的跨国公司到底是什么样?

互联网 2017-05-08 10:24:11 转载来源: 人民日报

(原标题:人民日报:中国的跨国公司什么样?) 说起跨国公司,您最先想到哪家企业?是美国苹果、德国大众还是韩国三星、日本东芝?一个个名头如雷贯耳、享誉全球!现如今,曾经专属于国外企业的“跨国公司”名头也能用在中国企业身上了――华为、海尔、吉利、五矿、中石油、中石化、三一重工、阿里巴巴……越来越强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据《人民日报》5月8日报道,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我们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中国的跨国公司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逐步成长为全球跨国公司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原标题:人民日报中国跨国公司什么样?)

说起跨国公司,您最先想到哪家企业?是美国苹果、德国大众还是韩国三星、日本东芝?一个个名头如雷贯耳、享誉全球!现如今,曾经专属于国外企业的“跨国公司”名头也能用在中国企业身上了――华为、海尔、吉利、五矿、中石油、中石化、三一重工、阿里巴巴……越来越强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走向海外,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

据《人民日报》5月8日报道,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动下,我们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中国的跨国公司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弱到强,逐步成长为全球跨国公司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中国的跨国公司与早年的“走出去”有哪些不同?跨国经营给企业带来哪些变化?对标国际一流,咱们的跨国公司还要在哪些方向努力?今天起本版推出“中国也有了跨国公司”系列报道,回望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之路,总结并购投资中的收获与艰辛,展望未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前景。

――编者

长得壮、长得快、长得好

去年中国跨国公司前100名海外资产总额超7万亿元,比5年前提高了1.18倍

“我们的产品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08个工厂,一半在国内、一半在海外;全球十大研发中心有8个在海外;2016年全球营业额292亿美元,海外占34%。”在我国最早扬帆出海的企业之一――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向记者抛出一组很有说服力的数据。

从表象上看,界定一家企业是否为跨国公司一般有三个指标,即资产、营业收入、员工数量中海外部分占公司总规模的比例。大致而言,这些比例能达到20%―30%以上,即可算作跨国公司。

从内涵上讲,跨国公司则要符合更高要求。“跨国公司不仅需要业务国际化,还需要战略国际化、结构国际化。”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企业并购部主管合伙人钱立强具体解释道,在战略上,跨国公司不能只把目光限于国内,而要放眼全球去采购原料、配置人员、安排生产与研发,此外,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结构也都要符合国际化特点。

跨国公司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出现的一种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我国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进入世界500强。资金、管理、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使他们得以融入全球价值链、整合国际优质资源,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

――看规模,中国跨国公司的体量不断扩大。

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缪荣告诉记者,中国已经涌现一批跨国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境外营业收入、贡献利润占到相当比例,有的甚至超过一半,具有明显的跨国公司性质。中国企业联合会的调研表明,2016年,中国跨国公司中前100名的海外资产总额达到7.1万亿元,比5年前提高了1.18倍;海外营业收入达到4.7万亿元,比5年前提高了52.6%;海外员工总数达到101万人,比5年前提高了1.4倍。

――看态势,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势头迅猛。

中粮集团收购荷兰尼德拉、海尔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美的收购库卡……这两年,中国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动作连连。“十几年前,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尝试阶段,也付出过一些学费。进入新世纪后,在中国加入WTO以及‘走出去’政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下,企业海外投资变得平常,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在缪荣看来,最近几年,我国大型企业加快进行全球化布局,海外投资领域日渐多元化,投资更具战略性,投资方向从产业链整合转向全球资产配置,在全球价值链中不断上移。

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跨国公司成长“三部曲”:产品销售国际化,研发及生产国际化,品牌及管理体系国际化

跨国公司,是不少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而成长为跨国公司,需要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

“先是产品销售国际化,实现服务体系当地化,再是研发及生产国际化,最后是品牌及管理体系国际化,特征是企业品牌在全球范围具有良好声誉,内外部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布局与动态调整,引领行业发展并对行业标准具有话语权。”在中冶集团海外工程管理部部长徐永杰眼中,跨国公司成长一般要经历这样三个阶段。

透过海尔与五矿的成长案例,我们可以更生动地看到跨国公司的成长曲线――

先看海尔,制造业企业,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者。对过往20多年国际化进程,周云杰将其概括为“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

走出去,1991年―1997年。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真正瞄准海外市场,始自上世纪90年代初。彼时的海尔,尽管有过零散出口,但品牌的海外影响力毕竟有限,只能以学生用的桌式冰箱等“缝隙产品”开路。“当时我们不是为了把产品输出去,而是为了创品牌,从产品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方面全面提升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能力。”

走进去,1998年―2008年。这一时期,海尔的产品策略从“缝隙”转向“主流”,产品要瞄准当地消费者的主流需求,销售要力争进入当地的主流渠道,自1999年海尔建立美国海尔工业园之后,设计、制造、销售逐步实现了海外当地化。2008年,海尔成为全球白色家电的销量翘楚。

走上去,2008年至今。“走上去就是开放整合,把全球资源都变成企业发展的资源。”傲视全球之后的海尔开始逐步展开大型的跨国并购:2011年收购三洋白电,2012年收购新西兰斐雪派克,2016年6月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其目标就是让海尔变成在全球消费者中家喻户晓的一个系列品牌。

在海外出售的海尔家电(资料图)

再看五矿,金属矿产资源类中央企业。2000年之前,五矿集团只是矿业领域的国际贸易商。然而,单纯贸易不足以支持企业发展目标,加上我国国内金属矿产面临巨大发展瓶颈,“国字头”的五矿集团开始转向资源行业投资。2004年以来的一系列海外并购,让五矿集团拥有了近千亿元的海外资产。回眸10余年历程,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五矿国际”)总经理高晓宇也来了个“三分法”:

从零起步的试水期。2004年,五矿集团发起对加拿大一家上市公司的并购,并购资金规模超过50亿加元,为当时国内最高。由于种种原因,此次并购未能成功,但通过这次尝试,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对此后发展大有裨益。2006年,五矿国际与智利国家铜公司合作,通过提供预付款资金帮助其开展建设,获得了为期15年的电解铜供应。在这种产能投资模式下,五矿国际回避了没有专业开发团队、缺乏海外经营能力的短板,通过“虚拟股东”的角色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回报。

奠定矿业发展基础的成长期。2009年6月,五矿集团在收购了澳大利亚OZ矿业铜、铅锌和镍矿资产后,在澳洲成立了新公司MMG负责矿业资产的管理开发和运营。此次并购,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矿产资源,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支国际化的矿业运营管理团队,为五矿的国际化矿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全球化运营的发展期。2014年,MMG完成对秘鲁邦巴斯铜矿项目的收购,目前已实现按期、按预算投产、达产,创造了同类矿山领先水平,也表明五矿集团具备了世界级资产的运营能力。高晓宇说,“看到我们在安全、社会责任上的优异表现,很多矿业公司对我们表示,‘以后一旦卖资产,你们就是最理想的买家’。”

有挑战、有机遇、有未来

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程度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企业的影响力和全球行业地位尚待提升,未来大有可为

在全球经济的大舞台上做生意,让中国跨国公司受益颇多。

一方面,中国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或并购等方式,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进军。比如海尔,已在发达国家初步树立了中高端形象,在欧洲市场的冰箱单价从2004年的99欧元,提高到平均500欧元,最高达到2999欧元。又如华为,全球品牌知名度连年提升,还获得了西方媒体的赞誉:“如果没有华为,西伯利亚的居民就收不到信号,乞力马扎罗火山的登山客就无法找人求救。”

另一方面,中国的跨国公司通过整合全球资源,也扩大了自身发展空间。周云杰表示,海尔收购通用电气家电业务之后,采购平台随之扩大,采购资源可以共享,从供应商那里采购零部件的成本也就能降低。

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差距。根据中企联的统计,2016年世界100大跨国公司海外营业收入、海外资产、海外员工的平均比例分别为64.21%、61.96%、56.87%,而中国100大跨国公司的对应指标则分别仅为19.71%、15.55%、7.64%。除了国际化程度,中国跨国公司在人均资产总额、销售总额等效益指标上也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未来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审视自身,优势在逐步积累,劣势也可以弥补。

“今年我们做了两个资产出售。资产卖完,人、资金腾出来,还可以寻找新的更合适的项目。这改变了一些人对中国国企‘从来就是买东西’的不正确认识。”在高晓宇看来,有了十几年海外矿业的经验,企业的发展理念更加成熟了,“我们要像国际矿业巨头那样持续地通过买卖资产优化资产组合,把最优质的资产攥在手里。”

他还表示,五矿与中冶两家央企重组之后,新的中国五矿拥有了更完备的产业链,中冶的矿山设计、建设能力将使五矿有望在今后的海外项目中节省可观的建设成本,获取独特的竞争优势。

徐永杰也表示,中冶集团是“走出去”较早的央企之一,近年来加快了跨国经营的节奏,计划到2020年海外业务收入超过20%,中冶和五矿的战略重组有利于加快整个集团国际化步伐。

“大而不强、大而不优,规模庞大但缺少拿得出手的‘撒手锏’,国际化经营能力仍然不足,企业的影响力和全球行业地位尚待提升。”对于中国跨国公司的总体水平,缪荣这样判断。

“国际化的关键是要本土化,海尔在海外市场一直遵循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生产和本土化营销。”周云杰坦言,一些问题未来几年会有较大改善,比如国际化人才,可以优化调整国内的员工队伍,也可以通过在国外使用优秀本土人才来解决。

――展望未来,风险挑战会有,但更重要的是机遇。

“虽然‘黑天鹅’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国家也出现了逆全球化的政策倾向,但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技术革命,谁都阻断不了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胡江云表示,经济全球化加速,让中国跨国公司面临着宝贵机遇。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冼国明分析认为,我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近年来竞争优势迅速增长,今后几年将会从满足国内市场发展逐步转向满足全球发展需要,并从单纯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全球资源要素转变,“可以预测,中国将会产生一批卓有影响的全球性的跨国公司。”

“海尔已经连续8年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未来,还将继续扩大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和许多中国跨国公司一样,周云杰相信,“希望在未来”。

标签: 人民日报 中国 跨国公司 到底 什么样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