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是真的,我基本已经不再用苹果的产品了

业界动态 2017-04-21 11:24:11 转载来源: 腾讯科技

文/ 霍炬昨天,应苹果要求,微信停止了iOS平台用户对公众号作者的赞赏功能。我读很多公众号,经常给别人赞赏,我也写公众号,也收到别人赞赏,两方的体验都有

文/ 霍炬

昨天,应苹果要求,微信停止了iOS平台用户对公众号作者的赞赏功能。我读很多公众号,经常给别人赞赏,我也写公众号,也收到别人赞赏,两方的体验都有。对于我来说,无论给出赞赏还是收到赞赏,它最大的价值始终是“好玩”,而不是“赚钱”。我相信大多数公众号作者并没指望靠赞赏发财,我始终认为这个功能是“发红包”的延伸,它代表的是情感交流,而不是钱本身的数量。我一直还希望微信能有一天提供“赞赏读者”的功能,这样我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留了比较精彩评论的读者发个红包。

很多人把这件事评论为“是否遵守游戏规则”,我反对这种说法。把这件事放在规则上讨论是不合适的,它实际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条款本身,尤其是在中国复杂的金融和支付环境下。

如果非要谈规则,首先不遵守规则的肯定是苹果,而不是微信。按照苹果的说法,公众号赞赏算购买虚拟物品,所以必须通过苹果的应用程序内购IAP进行。我先不讨论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就算苹果厉害,他说了算,但让微信去接入苹果内购来给公众号作者赞赏,这个要求很可能违反了央行的监管要求。如果你还记得微信支付兴起那几年的新闻,应该还会记得微信被央行“勒令整改”过好几次,都是因为微信支付下端接了其他具有支付能力但没支付牌照的平台。现在的情况几乎一样,如果苹果没有悄悄收购一家牌照齐全的公司的话,那就和几年前情况一样,苹果自己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而是通过和其他支付方合作完成。所以苹果想把赞赏收入放到IAP,自己拿走30%分成,剩下的和微信结算,微信再把赞赏分给公众号作者,这就和当年微信被要求整改的情况一样了,央行不允许这么做。苹果要求使用内购完成赞赏这个思路从根上就行不通。同样不论央行这个监管需求是否合理,但既然以前发生过这种事,苹果提出这种要求本身就是不尊重规则。

其次,苹果的应用程序内购根本不是金融级别的系统。它没法对账,没法处理坏账,极长的结算周期,这些都只是在网上支付非常不发达时代弄出来的权宜之计,那个时候它的目的很简单,让用户能掏钱从开发者手里买虚拟物品。在这种粗糙的目的下,很多要求可以放宽,比如出现坏账或者丢单,那开发者就补一个虚拟物品给用户就行了。虚拟物品本来也没有成本,不会造成什么真正的损失。但到了今天,微信支付提供的是金融服务。无论公众号赞赏还是发红包,它包装的实际上是“个人转账”这个功能,而不是“购买”。个人转账要求就高了,假如说A转账给B一笔钱,比如20元。那这20元钱必须从A帐号减去,加到B帐号,这里面一点错也不能出。这条交易不能重复,不能丢失,也不能出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银行完成一次转账服务是什么样的,银行给出转账回执,这笔转账就应该完成了。如果出错,那银行要负担损失。但是苹果从来不负责损失,做过内购相关开发的人都知道,一切损失都是开发者自己负责的。那好了,如果用内购来处理公众号赞赏,少了钱苹果不负责,微信要负责。这种不对等的事情怎么可能干?

苹果回应微信关闭赞赏通知“所有开发者规则一致”,这更没道理了。要么苹果的人至今没弄明白公众号的赞赏是什么,要么就是故意捣乱。但据说双方为此已经磋商了将近一年,苹果搞不懂赞赏实际上是转账服务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苹果不应该和它的盲目拥护者那么糊涂。这种行为能叫尊重规则吗?苹果非要把赞赏理解成“购买虚拟物品,解锁功能”,这种胡乱解释政策的方式是侮辱他们自己制订的规则,而不是尊重规则。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继续问下去,如果赞赏算购买虚拟物品,红包算不算?发红包是付钱之后在屏幕上能出现一个“红包”图案,别人可以从里面分钱,这比赞赏更符合“解锁功能”的定义,毕竟你不支付,就不会“解锁”让其他人抢红包的功能。继续说下去,任何支付工具都不能在Appstore上架了,全都可以这么胡扯到解锁功能上, 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以“尊重规则”为苹果辩护的人,混淆了规则和规则解释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现在的情况是苹果滥用解释权,而不是别人不尊重规则。

前面说了,苹果的应用程序内购是很多年前的功能,那时候它是创新的。但放在今天看,任何一家做支付的公司都比它做的好得多,无论是美国、中国或者是印度公司。至少这些做支付的公司都能保证比苹果低的多的错误率,以及更实时的对账功能。不允许这些公司使用更好的支付手段,这是在破坏创新,同时也是在降低自己的用户体验。很多年前,苹果是靠技术和模式上的领先来取得优势,它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别人不能提供,人们愿意使用,从而保证了它可以获得高额利润。而这些年,它变成了用优势地位获取优势,苹果和很多公司冲突过,比如和amazon的冲突,最终amazon也把iOS版本kindle的买书功能取消了。用户花更贵的价钱购买iPhone,最后得到的功能反而比别人少。我承认苹果的对app的严格监管有价值,但是具体到amazon和微信这个案例上,这两家公司提供的功能对用户没有任何伤害,顶多是对苹果的某些产品优势地位略有冲突,这是苹果的问题,不是用户的问题。但在两个案例中,苹果都提出了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并且决不妥协,宁可等对方砍掉功能,最终伤害用户的体验。

这张截图来自豆瓣,但实际上你几乎可以在任何社区看到这样的问题。

普通用户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直觉上应该能完成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完成不了。苹果可以指责amazon不遵守它的规则,但amazon只是个卖书的,书也不是它自己写的,苹果要分走30%并且不承担坏账和错漏损失,和微信这次遇到的事情一样,这种条件对方无论如何也没法接受。从内购出现到今天,已经好几年时间了,苹果对这个功能没有任何提升,不去解决它存在的bug和30%这个分成对于某些行业的不合理之处,反而一次又一次滥用解释权去打压其他公司,这就像是拿着自己用户当人质,让其他公司付一个无论如何也付不起的赎金,对方满足不了这个条件,结果苹果就把自己的用户撕票了。

很多年前,iPhone的质量比其他竞争者好的多,那个时代苹果无论怎么做用户都觉得可以接受,因为它的领先地位太强了,整体领先100分,就算某些地方降低10分,总体看来仍然可以接受。但到现在,事情早就不是这样了。就我自己而言,我已经用了一年多Android手机了,起初是Nexus 5,后来换了一部魅族。迁移到Android之后,我没遇到过任何问题,还时而发现一些更有意思,更有创意的Android特有功能,以及一些只有Android才有的app。这些都让我感觉没必要再去买iPhone了,就算不谈价格我也没觉得它还有什么优势。加上这次强迫微信取消赞赏功能,更加让我觉得换到Android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已经烦透了苹果教给我如何用手机了。在强迫用户做什么这件事上,虽然腾讯也做了不少,但毕竟微信是个免费服务。而iPhone,它是市场上同类产品里面最贵的一个,这就更没法让人满意了。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苹果笔记本上。我是2006年从FreeBSD系统换到OS X的,那时候Macbook还是PowerPC的架构,软件也比今天少的多。但在那个时候,开发者群体里面对潮流比较敏感的人,已经开始从Windows迁移到了OS X。当年我买那台Macbook的时候,周围人都觉得我做了一个奇怪的选择,虽然几年之后他们也开始用苹果的设备。而从去年开始,Hacker news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引起很多讨论的文章文章,讲的都是从OS X迁移到Windows 10之后的体验,正如10多年前人们在blog上写如何迁移到Mac。上个月我也终于加入了这个行列,买了一台Dell笔记本,到今天我也可以说,如果不开发iOS程序的话,Windows 10反而是现在最有创新精神的操作系统。它有点像我当年看到的OS X,干净,稳定,并且还处于激烈的变化中,而且已经有了不少吸引人的特性。

我们这个行业的变化如此之快,人们往往来不及跳出刚刚建立的固有影响,变化就悄悄发生了。比如5年前人们很难相信,今天微软竟然会如此猛烈的拥抱Linux。现在的Windows 10不仅通过内置的虚拟化平台Hyper V给了Linux非常好的支持,它还自带了一个Linux兼容层,可以不通过虚拟机,直接运行了Ubuntu。这些解决了Windows平台上这些年一直欠缺的开发环境问题,相比OS X这几年不痛不痒的升级,Windows世界正在发生更有意思的变化。几年前,使用iPhone和Macbook Pro,是创新和在乎产品质量的人的象征,但到了今天,使用Windows反而重新变的酷了起来,它让人显得更有冒险精神,更勇于探索。

微信发了取消iOS赞赏功能的通知之后,很多人说不相信会有人因此放弃iPhone。确实,仅仅因为这件事换手机是没什么意义,但长期看来,固有印象是最限制人的眼界的。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尽量多尝试点不一样的东西。

还有人说“可是微信也这样打压过别人啊?合理吗?”。当然不合理,但和现在这件事无关,微信做错的事情批评微信,但微信做过这样的事情并不能合理化苹果的行为。微信抖动uber的时候我也写过这篇: 谁抖动了微信的系统 。

换掉苹果设备的不止我一个人。朱峰差不多在一年前就换了,他比我换的还彻底。我们最近录了一期podcast,一块聊了这个问题。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有兴趣,可以点阅读原文去听听。也许有机会将来我还会写一篇文章说说做为一个开发者,我在windows 10上的使用体验、软件和配置。

既然说到了这个podcast,这次就推荐它吧。我们录了几十期了,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体验,但它的质量始终没到我觉得特别理想的状况,主题和节目内容也和最早的预期不太一样,我也从来没正式推荐过它。不过…对比最早录的,还是在逐渐进步的。

标签: 是真的 我基本已经不再用苹果的产品了 苹果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