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从2012年前后开始,一帮人傻钱多的中国愚民疯狂涌入智能手机这块黄金宝地。此时的他们个个胸怀大志,怀有民族激情,大有当年“赶英超美”的风范
大概是从2012年前后开始,一帮人傻钱多的中国愚民疯狂涌入智能手机这块黄金宝地。此时的他们个个胸怀大志,怀有民族激情,大有当年“赶英超美”的风范。没过几年,诺基亚、摩托罗拉相继被收购,索尼、HTC败走麦城,国产手机品牌自以为崛起了。
然而进入2016年,原本以模仿iPhone为特点的大可乐宣布关闭。如今又传出主打“有品青年”群体的互联网手机品牌IUNI已经倒闭,官网完全只剩下英文界面,大量内容都被撤下,IUNI OS社区也被关闭。
这还只是开始,手机这个被过渡投资、过渡消费的市场终于向它的创造者展开了报复。执着于手机的中国科技业,迎来了手机的报应。
什么互联网思维,都是骗人的
大可乐、IUNI的倒下对中国手机市场的震动可能并没有那么大,毕竟他们从来都没有占据过主流市场地位,充其量只是三四线边缘品牌。但“衰退”这股洪水已经淹没了周边的小城镇,中心城区哪有不淹的道理。
几年前,几乎所有手机品牌都拿“互联网思维”当成创业宝典,这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了。这个词的原话是“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百科页面)
这句话其实没什么问题,说得也挺好的,但不知为什么后来就变成了一整套形而上的理论。看看百科对“互联网思维”的介绍,整一个邪教行动纲领似的,还有世界观、范式、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我整个人都方了。在吹泡泡方面能与互联网思维相匹敌的,大概只有“工业4.0”了。
再来看已经寿终正寝的大可乐手机,他们当初是这样形容自己的――一家以互联网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为方向的技术型创业公司,以“在手机上实现极致互联网体验”为目标,做真正的互联网手机。
这堪称是公司假大空介绍的最佳范本,听起来似乎很厉害,但仔细想想所谓的“互联网手机”到底是什么呢,是指能上互联网的手机?我靠,现在不能上互联网的手机那能叫手机吗。所以这段话到底说了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说。
所以不难预见,这种走“意识流”的手机公司又怎么可能长命。在大可乐的最后一搏中,他们终于意识到互联网思维是多么愚蠢,所以造了一台高仿iPhone的大可乐3。这真是给自己和互联网思维打了两记响亮的耳光,你们这些国产厂商不要吹什么互联网思维了,改成“苹果大法好,iPhone永流传”算了。说白了,不就是没骨气嘛。
(你能分辨出,哪台是iPhone,哪台是大可乐3吗?)
至于IUNI么,他们的自我介绍是:IUNI将做成一个互联网手机品牌,包含电商平台、用户参与、品牌社区、自有ROM等。IUNI将把设计与性能的融合放在首位,提倡品牌与用户间的对等融洽。
原来IUNI不是做手机,而是做论坛和电商的啊。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厂商,会倒也就不那么令人意外了。
这里要提下锤子,锤子是少数几个不谈互联网而谈情怀的公司。当然他们的情怀实际就是老罗,他的行动纲领是“工匠精神”。在这一纲领下造出的Smartisan T1确实还蛮有想法的,可惜老罗毕竟是砸冰箱出身,有的是拼劲却没心境。他追求的只有高超的设计,却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工艺、成本、产量等问题,最终导致前期价格虚高,供货又不足。短短半年后不得不直降一千,成为业界笑话。
老罗的故事就是一出活生生的“理想与现实”,老罗本质是个务正业的人,有着当下国内科技行业所稀缺的钻研精神。但在浮躁的国产手机圈,老罗注定是个悲剧人物,他被迫放弃了自己美好的愿景,随之而来的Smartisan T2便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一款平庸之作。
要么做强,要么撤退
看完反例,我们来稍稍看下成功案例来平复下各位受伤的心灵。蓝厂vivo与绿厂OPPO算是近几年混得比较滋润的,vivo发展的主心轴是HiFi,这与互联网有关吗?并没有。OPPO的“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广告宣传语深入人心,这与互联网有关吗?同样没有。
不是靠噱头,而是用技术实力来一决胜负,本不想反复强调这一老掉牙的行业真理,但国产手机行业近几年确实像是昏了头一样。除了造出一堆又一堆用着“高通处理器+夏普/JDI屏幕+索尼摄像头+类iPhone外观”定式的流水线产品,就没有拿出什么真正改变人们生活的技术,这和组装厂又有什么区别。
那国外品牌又是怎么做的呢?虽然国外大厂最近混得也不怎么样,但从他们的产业布局可以看出国内厂商与国外厂商的差距。iPhone销量放缓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长率相比2015年将腰斩至7%,最大市场中国则已经饱和。
苹果可以接受这一事实,并将眼光放至Apple Pay、Apple Music等软件生态领域,以及积极开拓以Apple Watch为代表的可穿戴市场。这是因为苹果的软硬件技术实力强,可以很快转向新领域做到齐头并进。这种策略更接近中国人口中的互联网思维,小米也打算这么做,但小米生态圈内的那些产品与小米手机之间的互动性实在太弱了。
三星能够做到大而不倒,是因为他们实现了上下游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加上有政府背景与财大气粗。三星Galaxy S5虽然卖得不咋地,但能立即在Galaxy S6这一代实现大逆转,可见这家公司的执行力与反应能力之可怕。
索尼的情况与HTC类似,都是全球智能手机大战的落后者。索尼作为一家综合性企业,手机的失败不过是给平井一夫的复苏战略泼了个冷水而已。索尼的财力虽比不上三星,但能够容忍索尼移动亏损那么多年也是任性,这种事要是放在国内早就不要活了,主要因为索尼还有其他战场可以弥补这一亏空。如今他们知道玩不下去了,所以也开始撤离。
至于HTC,人家已经是一家VR公司了,手机是个啥早就不知道了。
手机这个行业,已经不正常了
不是未报,是时候未到。过去几年,国内手机市场被过度开发,品牌之间的大混战并未造就良好循环,催生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国产品牌。相反,内耗、攻击、诋毁成为国内手机圈的常态。在一连串的斗争之后,只有生存者,却没有胜利者。
这就是当下急功近利的中国科技业现状,在全球没有强有力的品牌号召、没有强有力的技术储备、没有眼光长远的规划与布局。结果国产厂商只能通过并购来获得市场与技术,要么就是在号称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国内玩玩过家家,怎么也走不出去。这种现象导致国产厂商无法做大做强,变成像三星那样的综合性企业。他们缺乏远见,只在乎眼前的利益。
手机能赚钱,那就去造手机吧。房地产能赚钱,那就去搞房地产吧。几年后,这些手机厂商还是手机厂商,根本没有培育出其他有潜力的业务来。在手机市场饱和并开始大洗牌的背景下,当然就是活不了就去死咯。即便手机行业已臭名昭著如此,还是不断有厂商想要挤进来,实在不明白董小姐究竟是有怎样的自信认为格力手机还能闯出一番天地,靠开机画面吗?
在手机泛滥成灾这件事上,我觉得我们媒体也有一定责任。媒体,本就是起到监督市场的作用。然而一直以来大部分媒体对几乎所有手机的评价就只有两个字:
不错。
仿佛就像是,全天下没有“有错”的手机一样,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的。所有媒体齐唱赞歌,厂商们一见也都跟打了鸡血一样蜂拥而入。这时又有谁能为此擦下刹车呢?没有。明知这个行业不太正常,我们却假装无视,这本身就是一种纵容。我甚至羞于跟别人提起自己有在做手机评测。
“嘿,你是做手机评测的吧。”
“你才是做手机评测的,你全家都是做手机评测的。”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