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疗行业有许多诸如挂号难、支付不便捷等大家切身感受过的痛点,基于这些痛点与需求,各互联网大佬和创业团队开始强势进入医疗行业这块“处女地”,该领域的投资金额更是频频加码,互联网医疗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的最后一座金矿。那么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传统医疗行业将会发生哪些改变?互联网医疗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就医体验?互联网医疗想象空间巨大享受就医服务只需手指轻轻一点什么是互联网医疗?简单说就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具体表述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传统医疗行业有许多诸如挂号难、支付不便捷等大家切身感受过的痛点,基于这些痛点与需求,各互联网大佬和创业团队开始强势进入医疗行业这块“处女地”,该领域的投资金额更是频频加码,互联网医疗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的最后一座金矿。那么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传统医疗行业将会发生哪些改变?互联网医疗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就医体验?
互联网医疗想象空间巨大
享受就医服务只需手指轻轻一点
什么是互联网医疗?简单说就是互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具体表述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务。
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13亿人的健康管理市场规模有多么惊人,哪怕只聚焦1亿老龄中产阶层的市场,其商机就足以令人垂涎不已。巨大的商机带动的是众多创业团队与资本的涌入。一组动脉网互联网医疗研究院发布的投融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事件103起,融资额超过14万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又有25家互联网医疗企业获得投资,总融资额超4亿美元。
资本市场上如此火爆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将会为我们带来怎样一种就医体验?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近日在百度世界医疗论坛上表示“希望用户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实现挂号、医药费快捷支付、拿到检测报告、搞定送药上门、实时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等各种各样的诊前诊中诊后服务。”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则表示,互联网医疗应该是以家庭为核心,一个病人在家里,使用仪器来监测血糖、血压,不用孩子们天天问候着指标是否正常,他的医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够掌握患者情况,指标忽然出现问题,医生立刻开出处方,药品直接送到家,患者得到及时治疗,这就是移动医疗带来的改变。
开放协作成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患多医少矛盾仍有待解决
据悉当下移动医疗App已经高达数千款,治病流程中的挂号、问诊、买药、支付等各环节都有众多企业在布局,其中一些较为优质应用平台的注册用户与医生数量更是在飞速增长。
例如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健康之路,目前已与800多家三甲医院、30多万名医生合作,每年提供超1500万人次预约挂号服务;致力于帮助用户随时随地咨询专业医生的春雨医生,截至今年7月份已拥有6500万用户、20万注册医生和7000万条健康数据,每天有11万个健康问题在该平台上得到解答;上线于今年四月份的百度药直达目前已经与全国Top100连锁药店25家进行签约,已经在北京、成都、石家庄开通服务,日均订单达到5000。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每个团队与应用都在自己所深耕的医疗服务领域里快速发展,但患者却并不能通过某一个平台或应用自然地享受到诊疗全流程的完整服务。“怎么样才能够让那么多的渠道更快地统一起来?怎么样让这些医疗机构更快地建立面向所有渠道全流程的互联网患者服务能力?”健康之路董事长张万能认为这样一个任务绝对不是一个公司可以完成的,一定要以全行业的力量,大家共同协作,先把边界打断,现在整个医疗体系的开放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优质的医生少而患者数量多的就医难矛盾一直都在,况且众多医生本身就有很多医院坐诊的工作,互联网医疗所期冀的实现医生与患者线上保持沟通的目标又该如何实现?据悉在线健康咨询及健康管理应用平安好医生的解决办法是自聘了一批几百人的专业医生专职在网上提供咨询服务,而春雨医生与好大夫在线这样的应用则依托物质激励的办法,让更多的医生尽可能地抽出时间线上回答用户提问。但无论哪种模式都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互联网医疗在解决该问题方面主要有两个思路,一是提升就医效率提高总就诊量,二是让医患更精准匹配,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但长远来看,该难题的破解还得依靠医疗体制的改变,在这方面,互联网医疗算是给传统体制提了个醒,有了用户需求,总能促进体制向更有利于用户的方向发展。”百度医疗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对于如何使诸如手机挂号与支付等移动端的操作,真正惠及中老年与偏远地区的农村群体,百度医疗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家也都在努力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简单易用无门槛,如百度医生、春雨医生等针对这部分用户均推出了语音输入查询的功能,逐渐使这部分群体真正享受到互联网医疗带来的便捷服务。
北京晨报记者 李小娟 杨琳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