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作为一个全新的视频表现方式,也被不少电影界人士所欣赏,很多人也将其看作3D电影之后的电影视觉革命。然而针对虚拟现实的电影化进程,自然也是赞赏与质疑两种观点都存在于世
虚拟现实作为一个全新的视频表现方式,也被不少电影界人士所欣赏,很多人也将其看作3D电影之后的电影视觉革命。然而针对虚拟现实的电影化进程,自然也是赞赏与质疑两种观点都存在于世。
事实上,《星际穿越》的确推出了虚拟现实版,但是一部只有 4 分钟的体验片。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尝试使用这项技术来捕捉影像,一些真正的虚拟现实短片也开始冒出来。
电影制作人 Chris Milk 与 Spike Jonze(电影《Her》的导演)合作,制作了一部反映纽约百万人大游行的虚拟现实影片:Millions March。今年圣丹斯电影节 New Frontier 单元上,虚拟现实成为毋庸置疑的主角。
就好像前几年兴起的 3D 电影热一样,虚拟现实也正成为电影行业一股新的技术潮流。然而不难发现,当下的虚拟现实影片都是重体验多过重叙事,类型多是恐怖片、灾难片、风光片、伪新闻纪录片或者甚至是体验片。
当我们从电影的本体语言和叙事性出发去思考虚拟现实电影时,我们不禁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虚拟现实真的适合用来拍电影吗?
传统电影中,观众所看到的东西、所观看的时机和方法,都是导演希望他们看到的。构图、景别和视角都是导演用于精确叙事的艺术手段。展示环境用大景全景,提醒观众注意某些信息就会切近景或者特写。而运动镜头从什么景别变化到什么景别,什么时候揭露什么信息,这些都是讲究。
而在虚拟现实影片中,观众拥有很大的自由度,视角可 360 度转动,构图和景别随着观众视角的移动而不断变化。观众从坐在大荧幕前被动接受信息转变到主动寻找信息,导演在影片中的主导地位被大大削弱。观众的视角如果不跟着导演的意图走,这故事该怎么讲?
沉浸式的 360 度视角也为电影剧作提出了难题。其中一个例子是“第四面墙”。
“第四面墙”是电影剧作从舞台戏剧中引入的理论。“第四面墙”是一面在传统三面舞台中虚构的“墙”,把演员和观众间隔了起来。大多数写实和自然主义戏剧中演员都假装观众不存在,观众死板地看演出,仿佛两个世界的人。而现实主义戏剧中,演员可以打破“第四面墙”,看见观众、对着观众说话。
大多数电影都不允许演员直面镜头,少数电影如《黄金时代》的演员打破“第四面墙”面对着镜头说话。而虚拟现实影片拍摄的摄像机是 360 度的,观众也可以随意改变视角,那么“第四面墙”在哪里?
说到虚拟现实影片拍摄,由于摄像机可以捕捉到 360 度全景场景,所有人员都必须回避,现场不能遗留与剧情不相关的东西,镜头可视区域之内只有演员和道具。这个时候灯光应该怎么打?如果拍的是《鸟人》那种长镜头,现场人员和设备应该怎么调度?
以上种种难题都只是虚拟现实对传统电影语言和拍摄过程挑战的冰山一角, 不少先锋电影人也感觉到虚拟现实和传统电影语言的冲突,正在摸索适用于虚拟现实影片的电影语言。
皮克斯短片《蓝雨伞之恋》的导演 Saschka Unseld 就在纽约开了一个讨论虚拟现实电影的沙龙,召集志同道合之士一同探索。詹姆斯・卡梅隆也表示,他很想找到一种方法把虚拟现实技术和叙事电影拍摄结合在一起,但同时觉得这会是非常艰巨且昂贵的尝试。
独立电影导演 Rose Troche 则对虚拟现实电影发出疑问:现在我们甚至还不清楚虚拟现实电影是否需要剧本?或许虚拟现实影片就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我们需要为它重新建立一套叙事手法和制作流程。
标签: 积极 进行 尝试 虚拟现实 技术 电影 将成 新热点 热点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