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居然“生锈”了 原因竟是这样
【综合报道】9月7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在最近的监测中也发现,月球正在逐步的“生锈”,而原因或与地球有关。据了解,锈也就是赤铁矿,是一种氧化铁,它需要铁与氧气和水相互作用才会生成...
趣科技 2020-09-07 10:01:06 -
中奥学者研究量子通信获重要进展:首次实现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
新华社合肥9月5日电(记者徐海涛)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近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中的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奧地利科学院马库斯·胡贝尔教授研究组合作,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的32维量子纠缠态。 相比0和1的2维系统,高维量子纠缠态在信道容量上有着巨大优势...
趣科技 2020-09-05 10:53:06 -
恐龙灭绝那么久科学家是怎么给它们“称重”的
科技日报讯 (记者聂翠蓉)一只灭绝已久的恐龙的体重是多少?近日发表在《生物学评论》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回顾了一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评估恐龙体重的方法,发现有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惊人地相似。 体型尤其是体重,几乎决定着动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它们的饮食、繁殖和运动...
趣科技 2020-09-03 09:18:06 -
宇宙没有想象的那么“疙疙瘩瘩”
在利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对超过3000万个星系观测7年后,科学家发现宇宙的均匀性比宇宙学标准模型预测的要高出近10%。 宇宙中的天体分布到底是均匀的还是不均匀的?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答案...
趣科技 2020-09-01 09:31:07 -
沈逸:中国政府正式入场TikTok想卖没那么容易了
(原标题:沈逸:中国政府正式入场,TikTok想卖没那么容易了)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
互联网 2020-08-31 18:06:05 -
马云谈炒股:追概念听小道消息这样能赚钱的人很少
(原标题:马云分享炒股经验,追概念、听小道消息,这样真正赚钱的人很少) #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互联网 2020-08-31 12:41:07 -
贵州贵安新区:一流的数据中心是这样建成的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贵安数据中心在北京正式签约落地。据了解,该数据中心投用后将成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云计算 2020-08-23 09:26:06 -
阿里:饿了么每单盈利转正注册商户数量增长超30%
阿里巴巴发布最新一季度财报,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季度内,阿里巴巴集团核心经营指标全面超预期。值得注意的是,饿了么本季度实现每单盈利转正,同时注册商户数量持续增长超过30%...
互联网 2020-08-20 20:46:05 -
蚂蚁集团一季度盈利约92亿元同比增逾567%
8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1-3月阿里从蚂蚁集团获得投资收益约30.34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 2020-08-20 18:56:06 -
新技术有效实现末梢神经再生
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CiRA)等机构的联合研究小组,验证了利用人工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源间充质干细胞(iMSC)制备的生物3D神经导管对末梢神经再生的有效性和机制。 他们将免疫缺陷大鼠的坐骨神经切断5毫米进行了验证,虽然在作为生物3D神经导管移植的对照组使用的硅胶管移植中,切断的神经也在术后8周实现再生,但对形态、运动性、电生理学和肌肉重量进行评估发现,生物3D神经导管移植组的再生神经明显处于优势...
趣科技 2020-08-20 10:06:06 -
最早的“中国”在这里
“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8月14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宝鸡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青铜器精品143件。展品中有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文物精品,如最早出现“中国”一词的西周早期著名礼器何尊,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记录周王世系的墙盘、逑盘...
趣科技 2020-08-18 09: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