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城建设20周年绵阳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禾)今年是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20周年。9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海峰说,在科技城建设的强劲带动下,绵阳市经济总量2019年达2856.2亿元...
趣科技 2020-09-21 08:23:08 -
文物保护应在制度上强化“威慑力”
近日,一年前曾爆出的曾国藩墓保护状态堪忧一事,再次引发公众关注。据媒体报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国藩墓近年来本体缺乏妥善保护,周边环境更是纷乱嘈杂,丧失了一个国家级墓葬类文物应有的肃穆感...
趣科技 2020-09-16 07:49:10 -
北京九眼楼长城生态展示区开放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贺勇)经过近3年的文物抢修、基础设施提升,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的九眼楼长城生态展示区近日重新开门迎客。 九眼楼地处延庆区四海镇火焰山主峰,海拔1141米,楼体为正方形双层建筑,因其四面各有9个箭窗而得名“九眼楼”,是万里长城中建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敌楼,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趣科技 2020-09-16 07:48:06 -
北京九眼楼长城生态展示区重开
本报北京电 (记者贺 勇)经过近3年时间的抢修提升,9月12日,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四海镇的九眼楼长城生态展示区重新开门迎客。 九眼楼地处延庆区四海镇火焰山主峰,海拔1141米,为古代军事战略要塞,楼体为正方形双层建筑,因其四面各有九个箭窗而得名“九眼楼”...
趣科技 2020-09-16 07:46:49 -
生态环境大数据驱动管理转型
在生态环境领域,大数据等技术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大数据在生态环境领域应用和发展前景广阔,应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大数据应用的谋划和布局,创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方式和手段,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数据资讯 2020-09-15 13:26:32 -
山西省生态环境大数据一期建设项目投入运行
9月11日,山西晚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山西省生态环境大数据一期建设项目完成终验,正式投入运行。该项目以系统整合为重点,消除数据孤岛,推动数据融合及互联共享,提高数据资源利用率,是省生态环境厅打破长久以来业务系统分散局面的首次尝试...
数据资讯 2020-09-14 09:46:05 -
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发布“511”生态伙伴计划
9月10日,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云智能制造首次披露三大战略布局,同时发布“511”生态计划,未来将聚焦工业制造研、产、供、销、服5大环节,携手100家合作伙伴,打造1000个行业解决方案。腾讯云企业业务负责人蔡毅表示,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传统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依赖...
云计算 2020-09-11 09:08:07 -
大象“长者”会把生态知识传给下一代
对老年雄象合法狩猎也会破坏整个社群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学报告》近日发表的一项动物行为研究发现,象群中存在生态知识的代际传承——在进入未知或危险环境时,年长雄象可能扮演了为年轻雄象领路的重要“长者”角色。 对于大象和鲸这类长寿物种来说,年长个体通常能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这或许有利于种群中的年轻个体规避风险...
趣科技 2020-09-09 07:02:05 -
18年坚守,这个珍稀物种从“无”到有 中华凤头燕鸥保护纪实
这是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故事。在茫茫东海,有一群人寻遍3061座岛屿,奉献了18年的青春年华,只为将中国最稀少的海鸟从灭绝的深渊挽回...
趣科技 2020-09-04 10:27:12 -
发展可再生能源需保护生物多样性
科技日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通讯》杂志1日发表的一项环境及能源研究指出,随着更多矿区开始为生产可再生能源提供材料,需警惕未来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或将进一步增加。 生产可再生能源对于缓解气候变化来说必不可少...
趣科技 2020-09-02 09:34:05 -
青海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玉龙蕨
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青海山水自然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研究院在青海互助北山林场野生植物考察中,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会员、互助北山林场工程师周占邦发现一种特殊的蕨类植物,分布于海拔3700~3800米的高山岩缝中。经过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宪春研究员鉴定,此蕨类植物为玉龙蕨,在青海属首次发现...
趣科技 2020-08-31 09:56:06 -
个人信息保护与大数据应用并非两难
大数据应用和个人信息保护看似两难,实则不然。只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依规,加强对个人信息分层分类细化保护,完善对大数据资源分层分类的挖掘技术,规范大数据应用分层分类主体行为,就能提升大数据规范有序应用整体水平...
数据资讯 2020-08-31 0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