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本页面生成特斯拉高管解读财报:今年将推出半挂电动卡车专题报道,特斯拉高管解读财报:今年将推出半挂电动卡车滚动新闻,特斯拉高管解读财报:今年将推出半挂电动卡车业界评论等相关报道!
  • 雪铁龙发布新款平价电动SUV售18万,对标中国电动车

    雪铁龙发布新款平价电动SUV售18万,对标中国电动车

    10月18日消息,雪铁龙于周二在法国默东发布了其新款电动SUV,名为e-C3,起售价为23300欧元(约合2.45万美元/18万元人民币),旨在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平价电动汽车市场竞争。图片来源:Stellantis官网雪铁龙隶属于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Stellantis。这款电动汽车将在斯洛伐克组装,并于2024年第二季度上市。与目前的C3小型车相比,它的尺寸相同,但外观更加方正,稍微高一些。据了解,这个售价不包括高达5000欧元的政府补贴。雪铁龙总经理蒂埃里·科斯卡斯(Thierry Koskas)表示:“这是雪铁龙品牌至少1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发布。这是一种打破市场常规的新方式。欧洲的一辆售价为23000欧元的电动汽车?这是独一无二的。”目前欧洲平价电动汽车的平均价格约为30000欧元。为了降低成本,Stellantis正在重新利用其在印度使用的简化的“SmartCar”平台,该平台与集团正在开发的四个电动汽车平台有所不同。该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只有320公里,使用来自中国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汽车基础配置符合法国政府每月100欧元的“社会租赁”平价电动汽车计划,虽然没有娱乐信息屏幕,但仍可连接手机。科斯卡斯表示,该公司并不希望将新款C3打造成一个“技术上的圣诞树”,但在重要方面并没有节省。他强调, “它在舒适性和电气性能方面达到了最高水平。”例如,这款电动汽车采用了雪铁龙通常为更大型车型提供的柔软悬挂系统。鉴于欧洲市场将迎来低价中国电动汽车的大量涌入,雪铁龙计划进一步发展。科斯卡斯表示,该品牌计划在2025年初推出更便宜的C3电动车,起价为20000欧元,续航里程将缩短至200公里。雪铁龙的C3去年在欧洲城市车市场占据了11%的份额。自2002年首款车型问世以来,已售出超过560万辆。雪铁龙在法国19世纪末组装飞艇的一处巨大机库HangarY发布了e-C3电动SUV,同时还发布了回归起源的新标志。(辰辰) ...

    业界动态 2023-10-19 02:14:53
  • 雷军:今日起小米澎湃OS将逐步接替MIUI

    雷军:今日起小米澎湃OS将逐步接替MIUI

    10月17日上午,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发布微博称,小米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正式版已完成封包。“小米14系列,第一款搭载新系统的手机,已交付工厂,正式开始生产。从这一刻起,小米澎湃OS将逐步接替MIUI。”雷军表示。相关阅读:@雷军: 以人为中心,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我们刚刚宣布:小米将启用全新操作系统,小米澎湃OS(Xiaomi HyperOS)。这对小米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迈向「人车家全生态」的关键跨越。这一刻,我的内心,激动不已,心潮澎湃。13年前,2010年8月16日,小米第一款产品MIUI正式诞生。13年间,从几个工程师到四五千人的软件团队;从最初的「100个梦想赞助商」,到全球11.75亿累计用户;从第一版只有4个常用功能,到跨端互联互通的底层深度框架;与用户交朋友,做最易用、最人性化的系统体验,一直是MIUI不变的追求。现在,到了跨越的时刻。小米已经不止有智能手机,还有跨200多个品类的巨大智能生态,「人车家全生态」也即将完成闭环。在万物互联时代,各种设备涉及的操作系统分支之复杂、数量之庞大,不同系统及协议之间造成的生态连接隔阂,可能超过了很多的人的想象。小米澎湃OS应运而生,我们已经准备很久。2014年,从IoT业务开始初具规模,我们就开始了探索式开发和验证。2017年,全新系统研发工作正式开启,以一套融合的系统框架统一支持全生态设备与应用,这就是我们的追求。今天,我们在跨出了坚实的关键一步:小米澎湃OS正式诞生,「以人为中心,打造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它基于深度进化的Android以及自研的Vela系统融合,彻底重写底层架构,为未来百亿设备、百亿连接做好了万物互联的公有底座。这是一个超级庞大的工程体系,所以,我们的工程师们将其英文命为:Xiaomi HyperOS。搭载小米澎湃OS的第一款设备,就是将带来「跨越式升级」的小米14。你对「小米澎湃OS」有哪些期待和建议?欢迎大家留言。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逐步跟MIUI说再见了!谢谢所有支持MIUI朋友们,MIUI 将永远留在我们记忆里。 ...

    智能设备 2023-10-19 02:14:48
  • 投资者劝马斯克:特斯拉与其降价促销,不如花钱打广告

    投资者劝马斯克:特斯拉与其降价促销,不如花钱打广告

    10月16日消息,特斯拉很少花钱打广告,但随着销量增长放缓和为提振汽车销量而采取降价策略,让很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尤其是降价可能会导致特斯拉今年收入减少数十亿美元。而通用汽车、福特和其他汽车制造商每年在大型媒体上的广告支出超过200亿美元。以下是翻译内容:从很多方面来看,加里·布莱克(Gary Black)都可以称得上是特斯拉的“铁粉”。自2021年成立基金以来,这位芝加哥基金经理始终将特斯拉作为自己最大的持股,并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表达对特斯拉的支持。但布莱克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特斯拉为了保持高增长率而降价是不是在浪费钱。由于特斯拉轿车和SUV的销量增长滞后,而电动皮卡Cybertruck即将上市,布莱克坚持认为特斯拉或者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应该放弃长期以来反对在大型媒体上花钱打广告的立场。布莱克的主张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了盟友的支持。另一位活跃的特斯拉社交媒体粉丝@TroyTeslike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发现,在8000多名受访者中,有半数人认为特斯拉应该开始做广告,以代替进一步降价和在高端Model S和Model X上添加新技术等增长策略。去年5月,在特斯拉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当一名股东就这个问题向马斯克提出质疑时,后者显得很惊讶,甚至有点好笑,但在场的大多数特斯拉粉丝却在欢呼雀跃。“即使每辆特斯拉今年花费525美元打广告,仍然只是Netflix广告预算的一半,而花1000美元也只相当于Netflix全部广告预算,我看到后者的广告无处不在。马斯克,为什么不在这里宣传下你告诉我们的这些事情呢?”在南加州经营The Meet Kevin Pricing Power ETF的凯文·帕夫拉斯(Kevin Paffrath)说。他特别指出,安全气囊展开技术等安全功能是特斯拉的优势,可能会通过广告吸引更多消费者。事实上,马斯克对打广告的想法持开放态度。他曾经说过:“特斯拉有很多令人惊叹的特性和功能,只是人们不知道。尽管显然有很多人关注特斯拉账户,但你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我的个人账户已经在向合唱团布道,而合唱团已经被说服了。”然后马斯克做出了一个承诺。他说:“我认为你说的确实有一定道理,我相信有必要采纳这些建议。我们会尝试做一些广告,看看效果如何。”股东们爆发出阵阵欢呼声,马斯克回应说:“我没想到他们对广告会有这么高的热情。”然而,如果股东们期待特斯拉大打广告,那么他们可能要失望了。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表示,在那之后的几个月里,特斯拉在在线和社交广告上的投入非常少。与此同时,大幅降价仍在继续,这是马斯克吸引更多人对特斯拉感兴趣的主要策略。马斯克一直坚定支持降低成本。正如他在今年的股东年会上所说,特斯拉的目标之一是将电动交通工具带给大众市场的消费者。在美国市场上,许多Model 3的售价已经低于新乘用车的平均价格。降价影响特斯拉毛利润事实上,根据考克斯汽车公司的数据,自2022年8月以来,大多数特斯拉车型的平均价格已经下降了约20%。这些数字不包括根据《2022年通货膨胀削减法案》(2022Inflation Reduction Act)恢复的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优惠。但布莱克表示,上个月宣布的最新一轮降价,每年让特斯拉损失20亿美元。艾夫斯估计,总体而言,过去一年的降价对特斯拉收入的影响更大。实际上,布莱克之所以得出上述估计,是因为他认为马斯克应该重新考虑特斯拉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降价策略,而不是把钱花在广告上,以宣传电动汽车成本下降和无线软件更新等安全功能。考虑到特斯拉的股价虽然今年上涨了约140%,但仍比2021年的峰值低三分之一,而且去年的涨幅也始终落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这一点变得尤为紧迫。布莱克说:“我不认为把Model Y的售价从5.5万美元降至4...

    业界动态 2023-10-19 02:14:17
  • 特斯拉计划下月为1.1万名德国工厂员工涨薪去年上调6%

    特斯拉计划下月为1.1万名德国工厂员工涨薪去年上调6%

    10月13日消息,当地时间周四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表示,将为德国超级工厂的员工上调工资。此前德国工会组织称特斯拉德国工厂的工人收入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特斯拉承诺,将在今年11月份通知员工加薪幅度,并补充说公司去年将薪水上调了6%。与德国其他汽车制造商不同,特斯拉德国工厂没有关于员工工资的集体谈判协议。根据去年的协议,大众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和宝马的员工将在2023年6月份分别加薪5.2%,2024年加薪3...

    业界动态 2023-10-19 01:28:14
  • 特斯拉充电桩马太效应显现又有四家同行接受NACS标准

    特斯拉充电桩马太效应显现又有四家同行接受NACS标准

    ①特斯拉NACS标准一直以其简单、易用和高效而广受赞誉; ②就在周一短短的一天内,就有四家西方公司宣布接受NACS标准; ③Piper Sandler预计,到2032年,特斯拉充电网络的收入将达到约96.5亿美元。 财联社6月13日讯(编辑 黄君芝)特斯拉的充电系统(NACS标准)一直以其简单、易用和高效而广受赞誉,近段时间以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和充电设备提供商的支持,有取代当前行业标准CCS的势头。就在周一短短的一天内,就有四家西方公司宣布接受NACS标准,分别为:在美国经营EV充电站的Blink Charging、自称经营北美和欧洲最大EV充电站网络的ChargePoint、澳大利亚的EV充电器硬软件生产商Tritium,以及西班牙的智能EV充电及能源管理服务供应商Wallbox NV。这些公司表示,由于CCS不再受到汽车制造商的青睐,他们将提供适配特斯拉NACS的充电器。NACS与欧洲和亚洲普遍使用的CCS有所不同,它没有活动部件,体积更小,功率更高,能够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充电体验。在他们宣布这一消息后,这四家公司的股票均录得大涨。Blink Charging收涨约9...

    智能设备 2023-06-13 11:00:53
  • 消息称改款特斯拉Model3将配备通风座椅、氛围灯

    消息称改款特斯拉Model3将配备通风座椅、氛围灯

    IT之家 6 月 13 日消息,特斯拉正在进行 Model 3 的重大改款,代号为“高地计划”(Project Highland),目前该车仍处于传闻阶段,但此前测试车辆已多次曝光,显示改款 Model 3 可能会增加一些新功能,而最新的传闻显示,新车可能会从其老大哥 Model S 和 Model X 那里继承一些功能。最大的亮点可能就是通风座椅了,特斯拉在 2021 年推出了 Model S 和 Model X 的改款,首次引入了通风座椅,现在看来该功能也将出现在 Model 3 上...

    智能设备 2023-06-13 11:00:46
  • 美股周四:三大股指集体上扬,特斯拉“10连涨”,爱奇艺涨超5%

    美股周四:三大股指集体上扬,特斯拉“10连涨”,爱奇艺涨超5%

    6月9日消息,美国时间周四,美股收盘主要股指全线上涨,推动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出熊市。投资者关注美联储的下一步举措。道琼斯指数收于33833.61点,上涨168...

    互联网 2023-06-13 11:00:39
  • 外媒:允许福特通用使用自家充电网络,特斯拉赢麻了

    外媒:允许福特通用使用自家充电网络,特斯拉赢麻了

    6月12日消息,特斯拉开始允许通用和福特等其他品牌电动汽车使用自家的超级充电网络。这意味着特斯拉正在将规模庞大的超级充电网络转化为行业竞争优势。2021年以来,汽车行业研究公司J.D...

    互联网 2023-06-13 11:00:20
  • 造车新势力Silence宣布量产旗下首款电动汽车S04:电池可拆卸

    造车新势力Silence宣布量产旗下首款电动汽车S04:电池可拆卸

    IT之家 6 月 10 日消息,前捷豹路虎 SVO 部门主管约翰爱德华兹和前日产汽车营销总监托尼刘易创立了电动车品牌 Silence,该品牌近日宣布将正式进军电动汽车市场,其首款四轮电动车 Silence S04 已开始量产。▲ 图源:SilenceSilence 表示,S04 是一款双门双座电动汽车,其最大卖点是具有摩托车一样的的灵活性,但安全性比摩托车更好。Silence S04 的车身尺寸是 2.28m 长、宽 1...

    手机互联 2023-06-13 11:00:10
  • 美股周一:苹果创历史最高收盘价,特斯拉连涨12天

    美股周一:苹果创历史最高收盘价,特斯拉连涨12天

    6月13日消息,美国时间周一,美股收盘主要股指全线上涨,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创一年多以来的最高水平。投资者等待本周公布的美国通胀数据和美联储关于利率的决策。道琼斯指数收于34066.33点,上涨189...

    业界动态 2023-06-13 10:59:31
  • 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四年间在美国发生736起车祸至少17人遇难

    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四年间在美国发生736起车祸至少17人遇难

    6月12日消息,媒体对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自2019年以来,美国共发生了736起涉及特斯拉司机辅助驾驶系统的车祸,远远超过此前报道的数量。在这些事故中,至少造成了17人遇难。这类撞车事故激增表明,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同时其带来的危险也不断增加。以下为翻译全文:一份警方报告称,今年3月份的某个下午,当17岁的蒂尔曼·米切尔(Tillman Mitchell)下车时,校车正在显示停车标志,红色警示灯不断闪烁着。然后,一辆特斯拉Model Y驶进了北卡罗来纳州的561号高速公路。据称,当时这辆车上的司机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正处于启动状态,但它没有任何减速的迹象。这辆Model Y以时速超过70公里的速度撞上了米切尔。据他的姑祖母多萝西·林奇(Dorothy Lynch)说,米切尔先是撞穿了挡风玻璃,然后飞向空中,最终脸朝下落在路上。米切尔的父亲听到了撞击声,冲出门廊,发现他的儿子正躺在路中央。林奇说:“如果他是个更小的孩子,可能早就死了!”媒体对NHTSA收集的数据分析显示,这起撞车事故发生在北卡罗来纳州哈利法克斯县,只是自2019年以来在美国发生的736起涉及特斯拉Autopilot的撞车事故之一,这个数字远远超过此前的报道。数据显示,这类撞车事故的数量在过去四年里激增表明,随着特斯拉司机辅助驾驶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以及越来越多配备此类系统的汽车出现在美国公路上,它们带来的危险也越来越高。数据还显示,与Autopilot相关的死亡和重伤人数也大幅增加。当NHTSA在2022年6月首次公布涉及Autopilot的事故的部分统计时,他们只统计了三起明确与这项技术有关的致命车祸。而最新数据包括至少17起致命事故,其中11起是自去年5月以来发生的,还有5人重伤。米切尔在3月份的撞车事故中幸存下来,但颈部骨折,腿部骨折,不得不接受呼吸机治疗。他仍然患有记忆力问题,走路也困难。他的姑祖母林奇说,这起事件应该是对这项技术危险性的一个警告。“我祈祷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林奇说。“当涉及到机器时,人们太轻信它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表示,在启动Autopilot系统的情况下,特斯拉汽车比仅由人类驾驶的汽车更安全,并列举了两种驾驶模式时的撞车率。他希望特斯拉开发和部署更多辅助驾驶功能,以躲避停泊的校车、消防车、停车标志和行人。他甚至辩称,这项技术将带来一个更安全、几乎不再有车祸的未来。虽然不可能说已经有多少起车祸被避免,但数据显示,在美国高速公路上实时测试的这项技术存在明显缺陷。媒体分析发现,特斯拉Autopilot涉及的17起致命撞车事故显示出不同的模式:其中4起涉及与摩托车相撞,另一起涉及与急救车相撞。与此同时,多位专家表示,马斯克的某些决定似乎是导致事故报告增加的原因之一,比如广泛扩大辅助驾驶功能的可用性,以及取消车辆上的雷达传感器。特斯拉和马斯克都没有回复置评请求。NHTSA表示,一份涉及司机辅助驾驶系统的撞车报告本身并不意味着这项技术是导致事故的原因。该机构发言人维罗妮卡·莫拉莱斯(Veronica Morales)说:“NHTSA正在对特斯拉Autopilot进行积极调查,包括其升级版FSD。NHTSA提醒公众,所有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都要求人类司机时刻处于控制状态,并全身心投入驾驶任务中。因此,美国所有州的法律都要求人类司机对其车辆的操作负责。”马斯克一再为自己向特斯拉车主推广辅助驾驶技术的决定辩护,认为其利大于弊。他去年曾说:“既然你相信增加自主性可以减少伤亡,我认为你就有道义上的义务部署它,即使你会被很多人起诉和指责。”NHTSA前高级安全顾问、乔治梅森大学工程与计算学院教授米西·卡明斯(Missy Cummings)表示,涉及特斯拉的车祸激增令人担忧。她在回应上述分析发现时说,特斯拉发生的撞车事故比正常情况更严重,也更致命。卡明斯说,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FSD的推广范围扩大了,它为城市和居民区的街道带来了辅助驾驶。“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拥有这套系统。预计这可能会导致事故率上升,这合理吗?当然合理。”卡明斯说,与总体撞车事故相比,死亡人数增加也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NHTSA的数据是否记录了涉及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的每一起撞车事故,但其中囊括了部分启用Autopilot或FSD的事故,包括三起死亡事故。在2021年一项联邦命令要求汽车制造商披露涉及辅助驾驶技术的事故后,作为美国最高汽车安全监管机构,NHTSA开始收集数据。与所有道路事故相比,涉及这项技术的撞车事故总数仍然很少。NHTSA估计,去年有超过4万美国人死于各种车祸。数据显示,自引入撞车事故报告要求以来,与辅助驾驶系统相关的807起撞车事故中,绝大多数涉及特斯拉。这是因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尝试比其他汽车制造商更积极,它也与几乎所有的致命事故有关。斯巴鲁排名第二,自2019年以来共发生23起撞车事故。这种巨大的鸿沟可能反映了特斯拉整个车队更广泛地部署和使用驾驶辅助系统,以及鼓励特斯拉司机使用Autopilot的情况。特斯拉于2014年推出Autopilot,这是一套辅助驾驶功能,使汽车能够自动从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转向出口匝道,并在此期间保持特定速度,与其他车辆保持距离,并跟随车道线行驶。特斯拉将Autopilot作为其车辆的标准功能,超过80万辆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特斯拉汽车配备了Autopilot,尽管迭代需要付出成本。FSD是消费者必须购买的一项试验性功能,它允许特斯拉按照路线上的指示转弯,在停车标志和红灯时停车,自动转弯和换道,并对沿途的危险做出反应,从而从A点机动到B点。特斯拉表示,无论使用哪种系统,司机都必须监控道路情况,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撞车事故的增加恰逢特斯拉积极推广FSD之际,在过去一年多一点的时间里,FSD的用户从大约1.2万人扩大到近40万人。特斯拉向NHTSA报告的所有涉及辅助驾驶系统撞车事故中,近三分之二发生在过去一年。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菲利普·库普曼(Philip Koopman)对自动驾驶汽车安全性进行了25年的研究。他表示,数据中特斯拉的名字频繁出现引发了关键问题。“数字明显增加肯定让人感到担心,”他说。“我们需要了解这是因为更严重的撞车事故所致,还是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在开启Autopilot模式下行驶的里程数大幅增加。”今年2月,特斯拉召回了超过36万辆配备FSD系统的汽车,原因是担心该软件会促使其车辆违反红绿灯、停车标志和限速规则。安全机构发布的文件称,如果司机不干预,藐视交通法规“可能会增加撞车的风险”。特斯拉表示,该公司通过空中软件更新修复了这些问题,远程解决了风险。尽管特斯拉不断改进其辅助驾驶软件,但它也采取了史无前例的举措,从新车上移除雷达传感器,并在已经上路的车辆上禁用雷达传感器。在全球电脑芯片短缺的情况下,马斯克推出了一套更简单的硬件,移除了这些车上的一个关键传感器。马斯克去年曾表示:“只有极高分辨率的雷达才有意义。”有报道称,特斯拉最近已采取措施,重新引入雷达传感器。在3月份的一次演示中,特斯拉声称,通过比较每次碰撞的行驶里程,涉及FSD的撞车事故发生率至少比正常驾驶下的车辆低五倍。如果没有特斯拉提供的详细数据,这一说法以及马斯克对自动驾驶仪“绝对更安全”的描述,可能都无法证实。Autopilot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款高速公路系统,与典型的道路使用者所经历的各种情况相比,它可以在不太复杂的环境中运行。目前尚不清楚NHTSA数据中涵盖的致命车祸中使用了哪种系统:特斯拉已要求NHTSA不要披露相关信息。在NHTSA数据中阐述软件版本的部分,特斯拉用大写字母标记:“已编辑,可能包含机密商业信息。”近年来,Autopilot和FSD都受到了密切关注。美国交通部长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上个月称,当法律规定你需要把手放在方向盘上,眼睛始终盯着路的时候,Autopilot显然并非最合适的名字。NHTSA已经对涉及特斯拉的撞车事故和其辅助驾驶软件的其他问题展开了多项调查。其中一项调查重点是所谓的“幻影刹车”,即车辆会因想象中的危险而突然减速。在去年的一起案件中,一辆据称启用辅助驾驶系统的特斯拉Model S在旧金山湾大桥上的车流中突然刹车,导致8辆车连环相撞,9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2岁的儿童。在提交给NHTSA的其他投诉中,车主表示,这些汽车在迎面而来的车道上遇到卡车时也会突然刹车。许多撞车事故都涉及到类似的设置和条件。例如,NHTSA已经收到了十几起特斯拉汽车启动Autopilot的情况时撞上停放的紧急车辆的报告。去年,该机构称将对这些事件的调查升级为“工程分析”,这是强制大规模召回的前奏。同样在去年,NHTSA连续两次对涉及特斯拉汽车和摩托车手的致命撞车事故展开特别调查。据称,其中一起车祸发生在犹他州,时间在凌晨1点过后不久,一名骑着哈雷戴维森摩托车的人在盐湖城外的15号州际公路上行驶。一辆开启Autopilot的特斯拉汽车从后面撞了上来。犹他州公共安全部称,特斯拉的司机没有看到摩托车手,与摩托车后座相撞,导致车手摔了下来,并当场死亡。卡明斯说:“摩托车在特斯拉附近行驶是非常危险的。”在数百起涉及特斯拉辅助驾驶系统的撞车事故中,NHTSA专注于对约40起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该技术的运作方式有更深入的了解。其中包括北卡罗来纳州涉及米切尔的撞车事故。事故发生之后,米切尔在医院醒来,完全不记得发生了什么。据北卡罗来纳州公路巡逻队中士马库斯·贝西亚(Marcus Bethea)称,特斯拉司机霍华德·易(Howard G...

    业界动态 2023-06-13 10:59:24
  • 一名38岁大厂高管的“毕业”自白

    一名38岁大厂高管的“毕业”自白

    行业走下坡路时,大厂高管没有“中途岛”,要么中途自己离开,要么被逼着离开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闫俊文‍‍编|李薇文章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吴可38岁了,目前,他失业在家。2022年10月之前,吴可是国内一家电商巨头全国生鲜行业负责人。公司内部虽然没有P职级,但如果按照他曾供职的阿里巴巴职级算,吴可算得上P9,年薪数百万,直接向副总裁汇报工作。2022年10月,吴可离开了这家电商巨头,按照他的话,“没有高增长了,不得不离开”。5月底,他在职场平台脉脉发文:“想不到中年危机能发生在我身上,失业了,被逼退休在家”,并将自己4页半的简历公布出来:“找不到好的项目,大家看看简历,有没有合作的机会。”翻开吴可的简历,他有一个“开挂”的前半生。2005年,吴可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农业领域工作。2011年,他开始在生鲜行业创业,公司做到了“安徽第一生鲜宅配”。折腾几年后,2016年,他加入阿里巴巴淘鲜达。2017年12月,吴可操盘腾讯和今日资本投资的谊品生鲜,担任新零售全国总经理。项目失败后,在2019年10月,他重回阿里巴巴,任职高级运营专家(P8),全国半小时达生鲜菜场负责人,但1个月后因家庭原因离职。2020年10月,吴可入职另一家电商巨头,两年后离职。可以说,过去十多年,吴可的每一步都踏准了风口,生鲜行业叠加互联网,让其有机会参与了中国商业历史上的新零售、即时配送以及社区团购等战役。吴可自己也坦陈,他信奉“高增长”理论,一旦接手的业务失去高增长的可能性,他就会跳出来,重新寻求机会。进入和离开阿里巴巴等大厂,基本上是出于这个理由。但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蛮荒时代已过,包括吴可在内,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中高层,也都需要寻找自己新的可能性。“刚进入职场,你会觉得选择占50%,努力占50%;然后有一天,我发现可能选择占95%,努力占5%;最终又有一天,我发现所有的东西100%都是幸存者偏差,时机和选择很重要。”吴可说。没有任何壁垒是永久的。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吴可在两个多小时的表达中,高频词是“成长”“退化”“竞争”“主动”等,他推荐了几本书,比如《创新者的窘境》《进化论》。吴可感慨,当一个行业走下坡路时,大厂高管没有“中途岛”,要么中途自己离开,要么被逼着离开。以下是吴可的自述:决心离开我在某电商巨头待了两年,我当时带着几十个人的团队,一年的工资,除了我之外,别人的工资,都要发上千万。但对公司来说,增长已经没有了。但之前是有的。我做了一两年,大概涨了有几十亿元,这是有结果的,但慢慢地,增长越来越少。行业红利没有了,团队拿不到结果,说白了,没有增长。当一个行业没有红利的时候,你再怎么努力,他就没有钱挣了,没有增量,就意味着团队只能进入一个维持的状态,那对我来说是没有价值的。要么走要么转岗,无非就是这两种。如果你不离开,在那个位置待着却不创造价值,公司肯定会让你换岗,换着换着也不知道换哪里去了,你让我换还不如我自己主动换(公司)。我每一个阶段都在找高增长,我从来不做维持的事情,所以你看我的简历上很跳。很多人是维持,他也愿意在那工作,稳定,但我觉得不稳定。我觉得只有能力的成长和持续创造价值才是最大的稳定,而不是不增长你还在那待着,实际上你的能力是在退化的。公司保护了你,让你感觉到你还能挣到钱,其实你的能力在退化,但你年轻的竞争对手已经出来了。两个人打架的时候,如果你躲着对方的拳头,你反而会被打得更惨。如果你面对着他,我就看你拳头怎么出,反而你可以挡掉几个,然后组织正确的进攻。大家看到,我可能是中年失业,但其实并不是像大家想象得这么差,因为我是很早就做好了准备。来源:视觉中国‍‍‍‍‍其实我是几个月前(2022年10月)就离职的。我在脉脉写是我被逼退休,是因为大厂没有好机会了,我只能退休了。我想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我自己也是一直在盘点各种机会,只要我找到一些高增长的机会,我就会投入我的钱或者精力进去。我的态度是,不管怎么样,先跳出来。每个月领工资那是上瘾的行为,你要出来看看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公司不能一直保护你。到最后有一天你被裁的时候,你再出来,来不及了,你要学会每天都把自己放置于危机当中,才能总结出更正确的方法,更正确的逻辑,而不是在一个地方就躲着。我觉得这是40岁前和40岁之后的一个分界线。40岁之前,我们不撞南墙是不会回头的,认为自己比别人厉害,但实际上从整个时代的浪潮来看,这个时代所有的商业公司,做成一件事大概是运气而不是努力。为什么有些老板水平没有员工高,但他却是老板?你必须在合适的时机入场,你才能拿到这个位置,而不是靠晋升。一个行业如果开始走下坡路了,即使它是超大型企业,你也晋升不上去,因为它一直在裁员,你怎么晋升?如果是一个高增长的行业,它一直需要人,你就算水平不够,也能进去,因为他缺人,高增长的赛道会被动吸入大量的资源进去,会把你从一个普通的人带到顶层。所以如果你努力,不应该放在怎么去努力做一个细节的事情上,首先你要去看大方向,等方向研究清楚了之后就决定了95%。在大的高速增长范围内,你努力一点可能是100分,不努力一点可能也有80分,超过了绝大多数人。所以我们真正的努力不是去跟别人拼体力、拼加班,或者是拼一些具体的业务专业性。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是因为浪潮风口就是用户的价值倾向。风口变化了之后,你的专业就没有意义了。享受时代红利的一批人我大学学的是农业,一直到现在,我都深耕农业,所以这个风口也是我侥幸出场的。为什么选择农业呢?我有个亲戚很厉害,我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他说不要去选很多人都报名的比如经济管理、计算机、会计,你搞不过最聪明的人。你去选最没有人看得上的,但是大的方向很对的专业。农业就是。我的几段经历都收获不少。阿里实际上是给我一个全量的数据,让我看到了用户的行为,让我明白了商业的大框架的东西;谊品生鲜教会了我所有的商业洞察,商业纵深,怎么去打赢一场仗,虽然项目做失败了。我刚毕业的时候天天种水稻,出水稻(种子),然后出口到国外。后来又做食品安全,稍微好一点,也是一点点在努力。2016年,我进入阿里巴巴,当时他们正拓展淘鲜达,我去面试的时候还穿着西装,那时候阿里员工都看我,因为他们很少穿西装。来源:中企图库去阿里前,我一直在合肥,一去杭州还不适应。等我去了阿里之后,我发现我一无所知,我面对的是个全新的情况,开始重新学习。过程就非常痛苦,但认知在那一年爆裂式增长。我经常跟别人说,你到阿里去啥事不干,你就看着别人干活,听别人讲话,你的认知度提升几倍那种感觉。阿里做业务是360度的视角。比如一个小店,每天卖多少货,然后怎么定价,到底找小店合作还是大店合作,后面的跟进怎么策划,人员怎么配置,用什么样的系统,到底是往大池子做还是小池子做。我刚去阿里的时候,一个阿里P10级别的领导给我们上了第一节课,我就问,一年以后,我们到底是往管理方向发展,还是往技术方向发展。这位领导跟我们讲一句话,你在大厂,既要懂管理,也要懂技术。你要把这个事搞定,你到底是从一个技术方面搞定还是管理方式搞定?搞定就好了,不分什么技术和管理。干了一年多后,今日资本的人和谊品生鲜董事长就叫我过来帮他们负责全国的新零售,其实就是现在大厂做的社区团购,这对我来说挑战特别大,我们当时认为能挣钱,结果做了一两年发现都是亏钱的。停掉之后,大厂过了两年就开始做这个业务。我当时还觉得我做的不太好,每天负毛利10个点,比如一年做1个亿,一天就亏3万多。不过我看大厂现在搞这个业务,基本也是这个水平,心里相对平衡一点。他们也没做成这个业务。专业不专业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生态位,专业只是一个相对的词而已。在大厂,我负责几百亿的生意,我下面的团队每一个人都比我专业,他们是行业内的精英,最专业的人可能是螺丝钉,我的专业可能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了,比如可能就是我找方向的速度,卡位的速度。好比打篮球的时候,我就喜欢卡位之后拿到球传给专业投篮的人。有时候别人说,他连投篮都不会,我确实不会,但我能让会投篮的人投进球。寻找高增长我那个帖子发完之后,很多以前的老同事发信息给我。我们天天都焦虑得很,担心下一步去哪。有很多人不敢离开公司,因为公司提供了保护以及各种资源。但你把整个社会当成一个大公司,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公司去做事情,它不就相当于一个公司里面不同的部门,我在整个中国去找一个新的方向,然后再去整合资源去做。公司内的资源是很小的,我不如在整个中国去挪动我的生态位。我自己的底层逻辑就是,成长才是刚需,高增长才是方向。来源:视觉中国所有的公司和项目最终都会走向灭亡。所以对于我来说,我们永远要去寻找高增长的赛道,高增长的企业,然后重新去学习,只要你停下来了,很快就能被淘汰。高增长怎么定义?高增长是看增量而不是存量。比如整个大盘已经四五百亿了,你做小型的业务不可能让500亿变成600亿的,只可能让500亿变成501.1亿。但对于一些很好的小赛道,比如一年做两个亿,但能挣1000万。盘子小不代表我挣的钱就少。你去看克里斯坦森(“颠覆性技术”理念的首创者),他讲过一种大方向的高增长,基本上来自于一个行业本身,结合新的技术改变,带来了更大量用户的使用,成本可能变得更低了,效率变得更高了,一般是往这个方向去进化的,只要往这个方向找就肯定会有。《创新者的窘境》可以一读,《进化论》也要好好理解,企业其实就是它做了一套产品,它属于一个生态位;所有东西跟生物演化方向是一样的,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基本上商业的演化就能掌握。互联网公司真正高增长的时候是没有管理的,当公司开始搞管理的时候,增量就比较小了。PUA是管理的一种工具。当一个领导要去PUA员工的时候,说明领导自己找不到增量,不知道让员工往哪个方向做,然后就会反过来怪员工没有把细节做好,所以这是个很愚昧的领导。互联网岗位有个特性,就是前期人很重要,慢慢地产品化了之后,人就不太重要了。要去搞清楚自己要什么。有个互联网大厂的小伙伴绩效倒数,他很痛苦,我告诉他,你不要用过去的成绩去决定你未来做什么,而是要去思考你本来准备去做什么。也不要用公司给你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因为公司的评价是为了塑造一个岗位的螺丝钉,而不是塑造属于你自己的未来。未来打算2022年10月,离开大厂后,我一开始有一些不习惯,但不习惯的时间并不长,我觉得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陪家人。 网上流传着乔布斯临终之前说的一段话:当我快要去世的时候,才发现我一生积累了那么多财富其实没什么用,当一个人财富足够了之后,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对周围的人有价值的事。比如说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甚至去研究一些艺术,这种看起来没有直接经济收益,但实际上能真正地让自己灵魂变得充实,这样可能才不枉一生。为什么很多人挣钱越挣越多,最后停不下来,这是一种上瘾的行为,是一种惯性。我现在离开公司几个月了,在家歇着,我也可以去上班,但我没有,我觉得我要照顾家庭。现在我觉得我的健康很重要,陪伴家人、跟朋友一起交往很重要,因为生命很短,这两个才是大头,剩下的时间你用一点点时间去挣点钱,挣不到也无所谓。最重要的事情叫,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在大厂干了两年,回家的机会都很少,我现在回来了,没事儿去找我爸喝点酒,我觉得很开心。我以后也不会选择进互联网大厂了。我觉得第一就是跟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第二就是做一些小但是有价值的事情,这是我要思考的方向。目前还没有完全思考好,以前我可能觉得我很功利,是因为职场的效应造成的,对效率越高的事情关注越多,效率低的事情我都不做。现在反过来了,我要做一些看起来没什么意思的事情,跟周围的人一起去做,我觉得很开心。比如说跟朋友去钓鱼,陪小孩骑自行车,我觉得很开心。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进群”加社群 ...

    智能设备 2023-06-13 10:58:22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