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夫:未来本币结算将越来越多,数字货币会有很大吸引力
界面新闻记者 | 冯赛琪“现在,我们看到了货币结算的多样化、多元性,包括数字货币的出现。”5月30日,新开发银行(NDB)第八届理事会年会在上海开幕。当天下午,在行长新闻发布会上,刚刚上任两月的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夫(Dilma Rousseff)接受媒体访问并发言。罗塞夫表示,新开发银行是一个平台,致力于服务新兴开放市场、发展中国家,新开发银行有能力把发展中国家的声音传递到更多地方,未来要把朋友圈扩大到所有“南方国家”(发展中国家)。她还表示,通过与地区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搭建投融资“三脚架”,新开发银行将提供资本能力更丰富、货币品种更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她认为,全球变得越来越多边化,货币也出现这种趋势,这种变化不是由人主导,而是由现实发展决定。以后不会出现霸权货币,未来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本地货币结算。据悉,提供本币融资也是新开发银行的重要价值体现。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新开发银行以成员国本币提供的融资金额占总投资总额的比例达21.5%。“我觉得数字货币将来会有很大的吸引力。”罗塞夫指出,数字货币的使用会是未来的一大趋势,可能在金砖国家框架下,也可能在其他国家、组织框架下,数字货币会进入交易系统。自2015年成立以来,新开发银行累计批准成员国9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332亿美元。累计批准22个中国项目,投资额约合84亿美元。另外,在年会开幕前夕,5月29日,新开发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了85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发行规模超过了新开发银行此前70亿元人民币的单笔最大的熊猫债发行规模。通过此次交易,新开发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建立了新的熊猫债债券基准。该笔交易吸引了境内和境外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最终以负溢价为债券成功定价。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为新开发银行支持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成员国发展和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募集资金可以人民币和/或兑换成其他货币汇出投资于境外。据悉,中国银行担任此次发行的主承销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担任此次发行的联席承销商。 ...
区块链 2023-05-31 10:10:26 -
阿里云智能CTO周靖人:MaaS已成标准未来应用都将围绕模型开发
【网易科技5月29日报道】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阿里云智能集团CTO周靖人发表了《MaaS,云智时代的AI新范式》的主题演讲。周靖人表示,“以模型为中心的开发范式(MaaS)已成为行业标准,未来应用开发的整个链路都会基于这一理念来做...
智能设备 2023-05-29 11:23:26 -
首块全3D打印柔性OLED显示屏问世
科技日报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刘霞)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使用定制的打印机,打印出了首块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这种由3D打印制成的显示屏,无须以往昂贵的微加工设备。 OLED显示技术使用有机材料层将电转换为光,其使用范围广泛,既可用作电视屏和显示器等大型设备,也可用作智能手机等手持电子设备,因其重量轻、节能、轻薄柔韧、视角宽、对比度高而广受欢迎。 最新研究资深作者、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系米歇尔·麦卡尔平说:“OLED显示屏通常在庞大、昂贵、且超清洁的制造设施中生产,我们想看看是否能压缩工艺流程,利用我们定制的桌面3D打印机(‘身价’与一辆特斯拉S型汽车差不多)打印出来。” 研究团队此前曾尝试使用3D打印机打印OLED显示屏,但无法实现发光层均匀一致。在最新研究中,他们另辟蹊径,结合两种不同的打印模式来打印6个设备层,最终打印出了首块完全由3D打印机制造的柔性OLED显示屏。其中,电极、互连、绝缘和封装层均采用挤压印刷获得,活性层采用相同的3D打印机在室温下喷涂印刷而成。显示器原型边长约3.8厘米,有64个像素,每个像素都能正常工作。 最新研究第一作者、明尼苏达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毕业生苏芮涛(音译)说,新的3D打印显示屏很柔韧,可封装在其他材料内,这使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实验表明,该显示屏历经2000次弯曲仍保持稳定,这表明全3D打印OLED或可用于柔性电子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内。 研究人员接下来计划利用3D打印机打印拥有更高分辨率和更高亮度的OLED显示屏。...
智能设备 2023-05-27 17:11:27 -
英伟达AI智能体接入GPT-4,完胜AutoGPT!自主写代码独霸我的世界,无需人类插手
新智元报道编辑:Aeneas 好困【新智元导读】给游戏行业来点GPT-4式震撼?这个叫Voyager的智能体不仅可以根据游戏的反馈自主训练,而且还能自行写代码推动游戏任务。继斯坦福的25人小镇后,AI智能体又出爆款新作了。最近,英伟达首席科学家Jim Fan等人把GPT-4整进了「我的世界」(Minecraft)——提出了一个全新的AI智能体Voyager。Voyager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性能完胜AutoGPT,而且还可以在游戏中进行全场景的终身学习!比起之前的SOTA,Voyager获得的物品多出了3.3倍,旅行距离变长了2...
智能设备 2023-05-27 16:03:18 -
运行iOS17的iPhone将通过这一新功能变成智能显示屏
苹果计划在下个月的WWDC上预览iOS 17后,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这家iPhone制造商已经预览了iOS 17的一些功能,关于软件升级也有传言和泄露...
手机互联 2023-05-25 23:49:43 -
能链与极氪宣布联手:车主可通过极氪与快电App获取充电服务
【网易科技5月25日报道】能链智电近日与战略合作伙伴快电携手,与极氪智能科技旗下补能业务品牌——极氪能源ZEEKR Power达成合作,为百万车主提供便捷充电服务。据介绍,这一合作实现了充电网络的整合互通,车主可以通过极氪和快电两个App轻松获取充电服务...
智能设备 2023-05-25 16:41:43 -
谷歌前CEO:人工智能会给人类带来“生存风险”
5月25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三谷歌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很多人“受到伤害或者死亡”(harmed or killed),给人类带来“生存风险”,政府需要知道如何确保这项技术不会“被坏人滥用”。当下,人工智能未来走向已经成为技术专家和政策制定者的讨论焦点,他们正在努力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该如何进行监管...
业界动态 2023-05-25 08:01:30 -
可创建3D人像、沉浸式交流,微软Teams应用本周推出Mesh
IT之家 5 月 24 日消息,微软在今天召开的 Build 2023 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为 Microsoft Teams 应用引入 Mesh 平台,允许会议参与者使用 Avatar 公仔形象,构建和分享沉浸式体验。微软表示 Windows 和 macOS 版本 Teams 应用用户,可以为自己创建 3D 头像,从而在没有相机或者网络摄像头的情况下,在会议中使用这些 3D 头像...
智能设备 2023-05-24 10:54:53 -
马斯克: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很小但绝非不可能
5月24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参加《华尔街日报》CEO委员会伦敦峰会时表示,他认为有必要建立能与谷歌和微软竞争的人工智能公司,这可能涉及其商业帝国的不同部分,包括推特。在伦敦峰会开幕式上,马斯克表示他去年斥资440亿美元收购推特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果。他说,推特目前还不是很赚钱,但最快下个月就可能实现现金流正增长。自马斯克将其私有化以来,推特不再公开报告财务业绩,自2019年以来始终没有盈利。马斯克表示,推特可能是他创建人工智能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斯拉也始终在使用人工智能来改进其先进的司机辅助驾驶功能。马斯克称,推特和特斯拉可以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合作伙伴,就像微软和OpenAI那样。此前,马斯克已经创建了名为X.AI的人工智能公司。马斯克说:“我认为,人工智能竞赛中应该有第三匹马(be a significant third horse)。”作为推特和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长期以来始终试图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他对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取得的进展表示担忧,并呼吁政府进行监管。“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很小,但绝非不可能。”马斯克周二称。(小小) ...
业界动态 2023-05-24 08:33:21 -
快手电商GMV迈入万亿规模程一笑:对未来持续获取市场份额充满信心
5月22日消息,快手科技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电商交易总额(GMV)同比增长28.4%至224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后,快手首次实现了集团层面的整体盈利。数据显示,一季度,快手电商月均入驻品牌数量同比提升约30%,品牌自播GMV同比提升约70%。3月的月均新入驻企业商家数量及月均新动销企业商家数量均有超50%的同比增长。在当天晚间举行的业绩电话会上,快手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程一笑表示,“电商行业规模还在不断增长。快手作为后起之秀,又处在直播电商的优势赛道位置,目前还在高速发展阶段,我们对未来持续取得电商市场份额充满信心。”自快手2018年开启直播电商业务,到今年,快手电商的GMV已经迈入万亿规模阶段。如何让电商持续成为快手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程一笑总结了以下几个风向标——低价好物、优质内容、贴心服务。具体而言,在商品端,快手将持续加强商品力建设和品牌化进程,一方面持续筛选有价格竞争力的优质商品,同时从更丰富的维度评估和分级商品,让更多优质好货提升曝光和推荐。另一方面持续提升品牌商家的行业覆盖率,满足用户对于品牌商品不断上涨的需求。在经营者端,升级商家、达人协作机制,通过达人生产优质的“种草”内容,挖掘用户需求,并成为连接用户和商家的纽带。并通过更精细化的达人分级运营策略,为有带货需求的达人提供更精准的商品撮合服务,同时,利用“川流计划”搭建起商家和达人之间的桥梁,让商品和流量更好的流动起来,形成飞轮效应。在服务端,加强平台的运营和治理,完成商品分、店铺体验分及达人带货口碑分体系的升级迭代,综合评估商品品质、内容、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等指标,筛选、扶持优质经营者,将商家正向经营行为与流量挂钩,注重流量的价值和转化效率,提升用户购物体验。此外,随着商品基建逐步成熟,快手新商城服务的试水也在持续推进。程一笑表示,一季度,快手开放测试了买家首页的“新商城”服务。二季度会逐步放量推广,利用更大的GMV体量和势能丰富供给,做好商城准入并提升效率,也有计划进行商城服务的一级入口测试。“目前,快手泛货架GMV占比超10%,其中猜你喜欢及搜索GMV一季度均实现翻倍增长,月活跃买家中搜索的渗透率高达69%,凸显出用户在快手平台愈发成熟的购物心智。预计今年泛货架GMV的增速会加快,占比也将持续提升。”(一橙) ...
互联网 2023-05-22 20:04:39 -
董明珠称格力没买过别人技术:全部通过自己的团队研发出来
Tech星球5月22日消息,董明珠近日在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上表示,格力电器这30多年来没有合资,没有引进技术,更没有去买别人的技术,“我们坚守在一个平地上打好地基,让我们的技术全部通过自己的团队研发出来。” ...
智能设备 2023-05-22 11:04:46 -
硅谷热辩:AI是否会毁灭人类?
5月22日消息,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为科技界新热潮,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毁灭人类的争论愈演愈烈。有知名科技领袖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会接管整个世界。其他研究人员和高管则表示,这种说法是科幻小说。在上周召开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人工智能初创企业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明确提醒大家,该公司公开的这项技术存在安全风险。奥尔特曼警告说,ChatGPT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引发虚假信息和恶意操纵等问题,并呼吁进行监管。他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世界造成严重伤害”。奥尔特曼在美国国会作证之际,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主宰世界的辩论正转向主流,整个硅谷和致力于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士意见不一、分歧也越来越大。以前曾有个别人认为,机器的智力水平可能会突然超越人类,并决定毁灭人类,现在这种边缘型想法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一些权威科学家甚至都认为计算机学会超越人类并能控制人的时间将有所缩短。但许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表示,虽然不少人担心现实中出现像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那种杀手型人工智能,但这种担忧并不是基于合乎逻辑的好科学。相反其分散了人们对这种技术已经造成现实问题的注意力,包括奥尔特曼在证词中所描述的问题。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混淆版权,加剧人们对数字隐私和监控的担忧,还可能被用来提高黑客突破网络防御的能力。谷歌、微软以及OpenAI都已经公开发布突破性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与用户进行复杂对话,并根据简单文本提示生成图像。关于邪恶人工智能的争论已经升温。“这不是科幻小说,”人工智能教父、谷歌前员工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说。辛顿表示,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在5到20年内出现,而他之前的估计是30到100年。“就好像外星人已经登陆地球或即将登陆,”他说。“我们真的无法接受,因为它们讲话流利,它们很有用,它们会写诗,还会回复无聊的信。但它们真的是外星人。”尽管如此,在大型科技公司内部,许多与这项技术有密切关系的工程师并不认为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是大家现在需要担心的事情。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here旗下研究实验室Cohere for AI主管、前谷歌研究员萨拉·胡克(Sara Hooker)说:“在积极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人员中,关注当前现实风险的人远远多于关注人类是否有生存风险的人。”目前的现实风险很多,比如发布受过不良内容训练的机器人会加深偏见和歧视等问题;人工智能的绝大多数训练数据用的都是英语,主要来自北美或欧洲,这可能会使互联网更加偏离大多数人的语言和文化;这些机器人还经常编造虚假信息,将其伪装成事实;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会陷入攻击用户的无限循环对话。此外,人们也不清楚这项技术带来的连锁反应,所有行业都在为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颠覆或变革做准备,甚至律师或医生等高薪工作也会被取代。也有人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伤害人类,甚至以某种方式控制整个社会。虽然事关人类生存的风险似乎更加严峻,但许多人认为,这种风险更难量化,也不那么具体。“有一群人认为,这些只是算法。它们只是在重复网上看到的内容。”今年4月份谷歌首席执行官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算法正涌现出新特性,具有创造力、推理能力和规划能力。”“我们需要审慎对待这件事。”这场争论源于过去10年间计算机科学领域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学习创造出相关软件和技术,可以在没有人类明确指令的情况下,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新颖见解。这种技术在社交媒体算法、搜索引擎和图像识别程序等各种应用中无处不在。去年,OpenAI和其他几家小公司开始陆续发布使用新机器学习技术的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这种所谓的大语言模型用网上抓取的上万亿张照片和句子进行自我训练后,可以根据简单提示生成图像和文本,与用户开展复杂对话,并编写计算机代码。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执行董事安东尼·阿吉雷(Anthony Aguirre)说,大公司正在竞相开发越来越智能的机器,几乎没有任何监管。未来生命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目的是研究社会存在的风险。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资助下,研究所于2015年开始研究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可能性。阿吉雷说,如果人工智能获得比人类更好的推理能力,它们就会试图实现自我控制。这是值得人们担心的,就像现在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样。他说:“如何约束它们不偏离轨道,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少科幻小说已经说得很具体了。”今年3月份,阿吉雷帮助撰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训练新的人工智能模型6个月时间。这封公开信共获得27000位人士签名支持,获得2018年计算机科学最高奖项的资深人工智能研究员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和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之一首席执行官埃马德·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都位列其中。马斯克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他曾帮助创建OpenAI,现在自己也在忙着组建人工智能公司,最近投资了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昂贵计算机设备。多年来马斯克一直认为,人类应该对发展超级人工智能的后果倍加小心。在上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马斯克表示,自己当初之所以资助OpenAI,是因为他觉得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对人工智能的威胁“漫不经心”。美版知乎Quora也在开发自家人工智能模型。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当·德安吉洛(Adam D’angelo)没有在公开信上签名。他在谈到这封公开信时说,“人们提出这项建议时有各自不同的动机。”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也不认可公开信内容。他表示,自己赞同这封公开信的部分内容,但总体上缺乏“技术细节”,并不是监管人工智能的正确方式。奥尔特曼在上周二举行的人工智能听证会上表示,他公司的做法是尽早向公众推出人工智能工具,以便在技术变得更强大之前发现和解决问题。但科技界有关杀手型机器人的争论越来越多。其中一些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多年来一直研究这项技术缺陷的研究人员。2020年,谷歌研究人员蒂姆尼特·格布鲁(Timnit Gebru)和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与华盛顿大学学者艾米丽·M·本德(Emily M. Bender)和安吉丽娜·麦克米兰-梅杰(Angelina McMillan-Major)合作撰写了一篇论文。他们认为,大语言模型模仿人类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加剧了人们会认为它们是有感情的风险。相反,他们认为这些模型应该被理解为“随机的鹦鹉学舌”,或者说仅仅是非常擅长纯粹根据概率预测句子接下来会出现哪一个单词,而不需要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其他批评者称大语言模型是“自动补全”或“知识灌肠”。他们详细记录了大语言模型如何照本宣科地生成性别歧视等不良内容。格布鲁说,这篇论文曾被谷歌压下来了。在自己坚持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后,谷歌解雇了她。几个月后,公司又解雇了米切尔。这篇论文的四位合作者也写了一封信,以此回应马斯克等人签名的公开信。他们说:“用一个幻想中的人工智能乌托邦或世界末日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很危险。”“相反,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开发公司非常真实、非常现实的剥削行为,这些公司正在迅速集中力量,加剧社会不平等。”谷歌当时拒绝就格布鲁被解雇一事发表评论,但表示仍有许多研究人员在研究负责任和合乎道德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现代人工智能是强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迫在眉睫,”Cohere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主管胡克说。目前,关于人工智能摆脱人类控制的大部分讨论都集中在其如何迅速克服自身的限制上,就像《终结者》中的天网一样。胡克说:“大多数技术和技术中存在的风险都是逐步变化的。”“目前存在的技术限制加剧了大多数风险。”去年,谷歌解雇了人工智能研究员布莱克·莱蒙(Blake Lemoine)。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坚信谷歌的LaMDA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感知能力。当时,莱蒙遭到了业内许多人的严厉斥责。但一年后,科技界也有不少人开始接受他的观点。前谷歌研究员辛顿说,直到最近使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之后,自己改变了对这项技术潜在危险的既定看法。辛顿向计算机程序提出一些复杂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需要人工智能模型能大致理解他的请求,而不仅仅是根据训练数据预测出可能的答案。今年3月份,微软研究人员表示,在研究OpenAI的最新模型GPT4时,他们观察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其指的就是能够像人类一样独立思考的人工智能。微软已经花了数十亿美元与OpenAI合作开发必应聊天机器人。质疑者认为,微软正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自己的公众形象。人们总认为这种技术比实际情况更先进,微软可以从中获益良多。微软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认为,这项技术仅仅基于所训练的文本内容,就已经发展出对世界空间和视觉的理解。GPT4可以自动画出独角兽,并描述如何将包括鸡蛋在内的随机物体堆叠在一起,让鸡蛋不会破碎。微软研究团队写道:“除了掌握语言之外,GPT-4还可以解决涉及数学、编程、视觉、医学、法律、心理学等领域的各种复杂新问题,而且不需要任何特殊提示。”他们总结说,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的能力与人类相当。不过其中一位研究人员承认,尽管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曾尝试制定量化标准来评估机器的智能程度,但如何定义“智能”依旧非常棘手。他说,“它们都存在问题或有争议。”(辰辰) ...
业界动态 2023-05-22 09: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