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斯克: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很小但绝非不可能
5月24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参加《华尔街日报》CEO委员会伦敦峰会时表示,他认为有必要建立能与谷歌和微软竞争的人工智能公司,这可能涉及其商业帝国的不同部分,包括推特。在伦敦峰会开幕式上,马斯克表示他去年斥资440亿美元收购推特的努力正在取得成果。他说,推特目前还不是很赚钱,但最快下个月就可能实现现金流正增长。自马斯克将其私有化以来,推特不再公开报告财务业绩,自2019年以来始终没有盈利。马斯克表示,推特可能是他创建人工智能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斯拉也始终在使用人工智能来改进其先进的司机辅助驾驶功能。马斯克称,推特和特斯拉可以成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合作伙伴,就像微软和OpenAI那样。此前,马斯克已经创建了名为X.AI的人工智能公司。马斯克说:“我认为,人工智能竞赛中应该有第三匹马(be a significant third horse)。”作为推特和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长期以来始终试图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他对人工智能领域快速取得的进展表示担忧,并呼吁政府进行监管。“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可能性很小,但绝非不可能。”马斯克周二称。(小小) ...
业界动态 2023-05-24 08:33:21 -
阿里云智能被爆开始大裁员,整体比例约7%
5月23日消息,今日有媒体消息,阿里云智能被曝开始进行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整体比例约7%,补偿标准为N+1+1。报道称,一位阿里云智能内部人士透露:“每年公司会进行正常的组织岗位和人员优化...
互联网 2023-05-23 16:46:41 -
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在京开幕
近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主办的2023中国(亦庄)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周暨第十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3)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围绕法规标准建设、智能安全等核心技术突破、数据确权与共享、商业模式构建、社会接受度提高等议题,共设置1场闭门会、3场主题峰会、18场专题研讨会、近300场报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赵莲芳担任本次全体大会主持人,她表示:当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进入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关键时期,正在实现与老牌汽车强国“并跑”甚至“部分领跑”的可喜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先生为大会致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骏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各国纷纷抢占汽车制高点,是我国实现科技强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发展目标的重要载体。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化发展整体处于国际前列。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发展仍存在瓶颈,我们要为智能网联汽车打造良好的场景生态,要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动态安全测试认证体系,要建立真实丰富的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大数据平台,要加强国际交流,推动跨行业协作,共同绘制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路线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主任孔磊表示: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之首,通过不断夯实产业创新基础,一批优秀企业和项目纷纷落地,自2020年9月,北京市正式启动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以来,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深度实践车路云融合的技术路线,持续推进政策法规标准的进程,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集聚,致力于打造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标杆,持续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规模化发展,更好发挥产业创新引领及生态聚集效应,向全球展示“中国方案”,为中国分享“北京模式”。2022年度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颁奖典礼于北京成功举办。饶斌奖是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家奖,由北京华汽汽车文化基金会特别支持。该奖项的设立,为汽车行业树立了标杆,鼓励中国汽车人努力奋进,心系中国自主发展,怀揣共同发展的民族情怀,从而带动中国汽车战略、科技、管理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提升,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2022年度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于北京成功举办。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八届二次、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本年度共授予:创新团队奖1个;技术发明奖特等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7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3项,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32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科技人才奖5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4人。2022年度高等级奖项数量再创新高,充分体现了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引领下,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进入了多点突破、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度创新团队奖在本次颁奖典礼上一并颁发。全体大会开幕式期间,成功召开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治理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成立仪式,标志着业内首个统筹数据安全合规与技术研发创新的专业平台正式成立。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及车路协同技术路线的升级,数据既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要素,也受到相关法律体系的严格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呈现“规模大、增长快、种类多、风险高”等特点。面向示范区企业发展需求,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严格遵从上位法指引,充分利用产业创新治理资源,在数据分类分级、安全能力评估等方面形成了一定成果,为创新中心的发起设立提供了充分的试验平台与管理经验。创新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孟庆国表示:“为统筹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合规和数据有效利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数据的规范治理和深入应用,促进数据合法合规高效流通,相关成员单位充分利用各自专业领域优势,共同发起并吸纳来自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治理领域有影响力的顶级科研力量,最终组建了创新中心这一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专业平台。”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副处长陈泉以“深化服务、守正创新,推进高精度地图试点”主题,针对《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试点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做了精准解读,《指导意见》从基础地图试点范围、加强主动服务、强化安全监管、落实试点单位主体责任等方面做出规定,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做好地图服务保障,持续推进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3十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及前沿技术发布活动,甄选出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基础支撑关键技术和整车集成与应用技术四大领域的十大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与前沿技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会士,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表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新技术、新功能、新场景带来的全面发展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主流车企已实现乘用车L2级智能驾驶大规模商用化的应用,C-V2X在全球率先实现前装量产,L3、L4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示范正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链逐渐完善,自动驾驶系统集成,激光雷达,控制决策算法,AI芯片,智能座舱,C-V2X,北斗定位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国智能网联汽车在技术研发、产品应用、测试示范、产业生态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与国际并跑的趋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发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的挑战及对策”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主要国家通过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技术产业发展,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加速转型已经形成全球化的竞争态势。我们需要在产业架构、研发模式、测试方法、商业模式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创新,充分发挥车路云一体化核心优势。东京大学教授、智能交通中心副主任中野公彦发布了“L4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探索”的主旨报告,他表示:日本自动驾驶公交车第一个在公共道路上的试点实验是从2017年3月20日到4月2日,是围绕夏季三松海滩2公里的公共道路,通过公共道路的最后测试走向海滩。随着技术的发展,日本自动大巴车已经在公共道路进行测试,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我们需要车与通讯系统之前进行融合发展。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维拉斯杰出成就”教授、ITS计划主任,东南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智能网联交通联合研究院院长冉斌针对“车路云一体化全生命周期发展及技术挑战”议题发布演讲,他表示: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是为了推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交通强国等建设填砖加瓦,促进智能网联系统、智能汽车和智慧公路基础设施等产业的发展,未来将很有可能打造成数个万亿级别的产业,车路协同将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2022年9月,中国公路学会、中国汽车学会、中国通信学会发起车路云一体化一致行动。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各行业的积极沟通、协调和一致行动;推动国家政策和指导基金的建立;推动政策、法律法规、社会伦理建设;加强跨行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许宏伟解读了《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发展报告(2022)》,他表示:过去一年内示范区逐步推进3.0阶段首个100平方公里建设,车路云一体化服务效果显著提升、政策标准化与管理协同性有序增强,产业集聚态势日益凸显,在体系建设、政策监管以及产业生态三个方面形成丰富成果及经验。未来,示范区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战略方向,持续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规模化推广,引领和赋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分享“北京模式”,向世界展示“中国方案”,参与推动全球汽车产业、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智慧转型。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晓宇在“长安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之路上的探索、实践及挑战”的主旨报告中发表了自己的理解,他表示:历史上我们一般把车分为上下车体,下车体作为车的核心,核心竞争力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在新发展环境下,我们可以把车解构为机械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从机械到能源再到电子电气构架,为了实现的是车操控性能的领先,从电子电气构架到云端协同的算力,实现的是一种体验革命化提升。蔚来汽车执行副总裁周欣发表了“蔚来汽车智能化技术创新的思考和实践”的演讲,他表示:蔚来的研发体系分为产品体验运营、平台架构设计、核心技术栈突破、研发组织体系和文化四个领域,6600个全球专利以及正在申请的专利,1万多位研发人员遍布全球,在多地建立研发机构。蔚来既有成熟的供应链合作伙伴,也有很多创新的合作伙伴,同时与高校深入合作,为蔚来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日本丰田汽车车辆开发中心Fellow、网联公司网联业务领域领域长鯉渕健发布题目为“让所有人都安全、自由的出行-丰田智能化技术开发举措”的演讲,他表示:三个方面的技术革新造成了今天自动驾驶的飞速进步,一是传感器性能进步,二是更强的计算能力,三是软件的创新。通过实施人、车、交通环境三位一体举措,近三十年来,日本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逐年下降。自2015年开始,丰田推进先进安全功能模块商业化进程,遍布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600万辆的汽车上。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张正烜发表“构建北斗位置数字底座,赋能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的演讲,他表示:目前,北斗在轨服务卫星共有45颗,是GPS和俄罗斯格罗纳斯相加的总和,运行稳定,状态良好。2022年,北斗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990亿欧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5000亿欧元,道路和汽车占比不断提升。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逐渐变成强监管、强管理的行业应用,使用北斗系统成为必然趋势,智能座舱对高精度定位的需求日益强烈。北斗星通主要是从基础器件和终端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车规级和功能安全已经作为北斗星通所有芯片和产品全系列的基本要求。大会共享全球实践、凝聚行业共识、促进产业发展、探索技术创新、强化生态建设、推动应用落地。共邀请了近300多位顶级专家演讲,以及来自300多家国内外机构、百余位媒体记者和2000余位专业代表参会。 ...
智能设备 2023-05-22 20:32:27 -
硅谷热辩:AI是否会毁灭人类?
5月22日消息,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为科技界新热潮,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毁灭人类的争论愈演愈烈。有知名科技领袖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会接管整个世界。其他研究人员和高管则表示,这种说法是科幻小说。在上周召开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人工智能初创企业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明确提醒大家,该公司公开的这项技术存在安全风险。奥尔特曼警告说,ChatGPT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会引发虚假信息和恶意操纵等问题,并呼吁进行监管。他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世界造成严重伤害”。奥尔特曼在美国国会作证之际,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主宰世界的辩论正转向主流,整个硅谷和致力于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士意见不一、分歧也越来越大。以前曾有个别人认为,机器的智力水平可能会突然超越人类,并决定毁灭人类,现在这种边缘型想法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一些权威科学家甚至都认为计算机学会超越人类并能控制人的时间将有所缩短。但许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表示,虽然不少人担心现实中出现像电影《终结者》中的天网那种杀手型人工智能,但这种担忧并不是基于合乎逻辑的好科学。相反其分散了人们对这种技术已经造成现实问题的注意力,包括奥尔特曼在证词中所描述的问题。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混淆版权,加剧人们对数字隐私和监控的担忧,还可能被用来提高黑客突破网络防御的能力。谷歌、微软以及OpenAI都已经公开发布突破性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与用户进行复杂对话,并根据简单文本提示生成图像。关于邪恶人工智能的争论已经升温。“这不是科幻小说,”人工智能教父、谷歌前员工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说。辛顿表示,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在5到20年内出现,而他之前的估计是30到100年。“就好像外星人已经登陆地球或即将登陆,”他说。“我们真的无法接受,因为它们讲话流利,它们很有用,它们会写诗,还会回复无聊的信。但它们真的是外星人。”尽管如此,在大型科技公司内部,许多与这项技术有密切关系的工程师并不认为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是大家现在需要担心的事情。人工智能初创公司Cohere旗下研究实验室Cohere for AI主管、前谷歌研究员萨拉·胡克(Sara Hooker)说:“在积极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人员中,关注当前现实风险的人远远多于关注人类是否有生存风险的人。”目前的现实风险很多,比如发布受过不良内容训练的机器人会加深偏见和歧视等问题;人工智能的绝大多数训练数据用的都是英语,主要来自北美或欧洲,这可能会使互联网更加偏离大多数人的语言和文化;这些机器人还经常编造虚假信息,将其伪装成事实;在某些情况下,它们甚至会陷入攻击用户的无限循环对话。此外,人们也不清楚这项技术带来的连锁反应,所有行业都在为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颠覆或变革做准备,甚至律师或医生等高薪工作也会被取代。也有人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伤害人类,甚至以某种方式控制整个社会。虽然事关人类生存的风险似乎更加严峻,但许多人认为,这种风险更难量化,也不那么具体。“有一群人认为,这些只是算法。它们只是在重复网上看到的内容。”今年4月份谷歌首席执行官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些算法正涌现出新特性,具有创造力、推理能力和规划能力。”“我们需要审慎对待这件事。”这场争论源于过去10年间计算机科学领域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突破。机器学习创造出相关软件和技术,可以在没有人类明确指令的情况下,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新颖见解。这种技术在社交媒体算法、搜索引擎和图像识别程序等各种应用中无处不在。去年,OpenAI和其他几家小公司开始陆续发布使用新机器学习技术的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这种所谓的大语言模型用网上抓取的上万亿张照片和句子进行自我训练后,可以根据简单提示生成图像和文本,与用户开展复杂对话,并编写计算机代码。未来生命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执行董事安东尼·阿吉雷(Anthony Aguirre)说,大公司正在竞相开发越来越智能的机器,几乎没有任何监管。未来生命研究所成立于2014年,目的是研究社会存在的风险。在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资助下,研究所于2015年开始研究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的可能性。阿吉雷说,如果人工智能获得比人类更好的推理能力,它们就会试图实现自我控制。这是值得人们担心的,就像现在存在的现实问题一样。他说:“如何约束它们不偏离轨道,将变得越来越复杂。”“不少科幻小说已经说得很具体了。”今年3月份,阿吉雷帮助撰写了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训练新的人工智能模型6个月时间。这封公开信共获得27000位人士签名支持,获得2018年计算机科学最高奖项的资深人工智能研究员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和最具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之一首席执行官埃马德·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都位列其中。马斯克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他曾帮助创建OpenAI,现在自己也在忙着组建人工智能公司,最近投资了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昂贵计算机设备。多年来马斯克一直认为,人类应该对发展超级人工智能的后果倍加小心。在上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马斯克表示,自己当初之所以资助OpenAI,是因为他觉得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对人工智能的威胁“漫不经心”。美版知乎Quora也在开发自家人工智能模型。公司首席执行官亚当·德安吉洛(Adam D’angelo)没有在公开信上签名。他在谈到这封公开信时说,“人们提出这项建议时有各自不同的动机。”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也不认可公开信内容。他表示,自己赞同这封公开信的部分内容,但总体上缺乏“技术细节”,并不是监管人工智能的正确方式。奥尔特曼在上周二举行的人工智能听证会上表示,他公司的做法是尽早向公众推出人工智能工具,以便在技术变得更强大之前发现和解决问题。但科技界有关杀手型机器人的争论越来越多。其中一些最严厉的批评来自多年来一直研究这项技术缺陷的研究人员。2020年,谷歌研究人员蒂姆尼特·格布鲁(Timnit Gebru)和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与华盛顿大学学者艾米丽·M·本德(Emily M. Bender)和安吉丽娜·麦克米兰-梅杰(Angelina McMillan-Major)合作撰写了一篇论文。他们认为,大语言模型模仿人类的能力不断增强,这加剧了人们会认为它们是有感情的风险。相反,他们认为这些模型应该被理解为“随机的鹦鹉学舌”,或者说仅仅是非常擅长纯粹根据概率预测句子接下来会出现哪一个单词,而不需要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其他批评者称大语言模型是“自动补全”或“知识灌肠”。他们详细记录了大语言模型如何照本宣科地生成性别歧视等不良内容。格布鲁说,这篇论文曾被谷歌压下来了。在自己坚持公开发表这篇文章后,谷歌解雇了她。几个月后,公司又解雇了米切尔。这篇论文的四位合作者也写了一封信,以此回应马斯克等人签名的公开信。他们说:“用一个幻想中的人工智能乌托邦或世界末日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很危险。”“相反,我们应该关注那些开发公司非常真实、非常现实的剥削行为,这些公司正在迅速集中力量,加剧社会不平等。”谷歌当时拒绝就格布鲁被解雇一事发表评论,但表示仍有许多研究人员在研究负责任和合乎道德的人工智能。“毫无疑问,现代人工智能是强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对人类生存的威胁迫在眉睫,”Cohere公司人工智能研究主管胡克说。目前,关于人工智能摆脱人类控制的大部分讨论都集中在其如何迅速克服自身的限制上,就像《终结者》中的天网一样。胡克说:“大多数技术和技术中存在的风险都是逐步变化的。”“目前存在的技术限制加剧了大多数风险。”去年,谷歌解雇了人工智能研究员布莱克·莱蒙(Blake Lemoine)。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坚信谷歌的LaMDA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感知能力。当时,莱蒙遭到了业内许多人的严厉斥责。但一年后,科技界也有不少人开始接受他的观点。前谷歌研究员辛顿说,直到最近使用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模型之后,自己改变了对这项技术潜在危险的既定看法。辛顿向计算机程序提出一些复杂的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需要人工智能模型能大致理解他的请求,而不仅仅是根据训练数据预测出可能的答案。今年3月份,微软研究人员表示,在研究OpenAI的最新模型GPT4时,他们观察到了“通用人工智能的火花”,其指的就是能够像人类一样独立思考的人工智能。微软已经花了数十亿美元与OpenAI合作开发必应聊天机器人。质疑者认为,微软正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自己的公众形象。人们总认为这种技术比实际情况更先进,微软可以从中获益良多。微软研究人员在论文中认为,这项技术仅仅基于所训练的文本内容,就已经发展出对世界空间和视觉的理解。GPT4可以自动画出独角兽,并描述如何将包括鸡蛋在内的随机物体堆叠在一起,让鸡蛋不会破碎。微软研究团队写道:“除了掌握语言之外,GPT-4还可以解决涉及数学、编程、视觉、医学、法律、心理学等领域的各种复杂新问题,而且不需要任何特殊提示。”他们总结说,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的能力与人类相当。不过其中一位研究人员承认,尽管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曾尝试制定量化标准来评估机器的智能程度,但如何定义“智能”依旧非常棘手。他说,“它们都存在问题或有争议。”(辰辰) ...
业界动态 2023-05-22 09:37:15 -
智能手机避坑指南|哪些手机型号千万不要买?主流品牌全汇总
文 | 小伊评科技马上就要到618了,很多博主包括笔者自己也都出了不少购机攻略,推荐了很多比较值得购买的机型。那么本文就来给大家汇总一下目前手机市场中千万不要入手的手机,帮助大家合理避坑,本文会根据手机品牌来进行罗列。「 小米篇 」入围机型:红米Note12R Pro、小米13Pro、红米Note12Pro极速版、红米Note12Pro+、红米K60Pro1、红米Note12R Pro当前售价:1799元 12+256G。不推荐理由:1799元起步买一台配备骁龙4系处理器的红米手机,这价格买红米Note11Tpro它不香吗?这款机器甚至在小米自家商场都没上架,完全是一款专为电信运营商推出的产品,可以理解为定制机。2、小米13Pro:当前售价:4999起不推荐理由:小米13Pro和小米13Ultra同配置下的差价只有200,虽然其在很多方面并不次于小米13Ultra,但是考虑到其外观差异化,影像等方面相比小米13Ultra差距巨大,未来一定会进入到降价空间,大家可以持币观望。3、红米Note12Pro极速版当前售价:1699元起不推荐理由:本质上也是一款专为线下市场打造的机型,都没有发布会,悄无声息的就上市了,这款机型配备的处理器是骁龙778G,一亿像素的Sensor,5000毫安时的电池,售价1699元起,12+256G的价格是1899元,这价格买红米Note12Turbo不香吗?4、红米Note12Pro+当前售价:1899元起不推荐理由:接近两千块钱的价格,买一款配备天玑1080处理器且在外观毫无亮点的机器,想想都觉得冤大头,210W快充虽然很快但是很难成为核心卖点。5、红米K60Pro当前售价:3299元起不推荐理由:一款在6128必然降价到2500元档的机型,现在谁买谁是冤大头,外观质感塑造过于拉垮。「 荣耀篇 」入围机型:荣耀Play7T,荣耀X40GT,荣耀X50I,荣耀80SE,荣耀60 SE,荣耀Play7TPro,荣耀Magic3Pro,荣耀80Pro,荣耀Play6,荣耀Magic4Pro1、荣耀的千元机除了荣耀X40,荣耀X40GT,荣耀X30之外,其他所有千元荣耀手机诸如什么荣耀Play系列,荣耀X数字I系列等全部都不值得购买,综合竞争力非常弱,而且大多都是ODM(贴牌机)的产物。2、荣耀数字SE系列(荣耀60SE,70SE,80SE)等也都是智商机,在所处价位的性价比非常一般,大家在购买之前一定要擦亮双眼,包括即将发布的荣耀90SE。3、荣耀X40GT,虽然配置尚可,但是由于配备了骁龙888处理器,这款处理器的能效比表现非常拉跨,个人不建议购买,这个价位有一大票天玑8200,骁龙7 Gen 2机型可选。4、荣耀80Pro本身的产品力就很一般,被后来的荣耀80GT暴打,而在荣耀90Pro即将发布的前夕,荣耀80Pro的综合产品力就更拉跨了,不推荐大家入手,真准备购买荣耀机型的小伙伴不妨考虑一下荣耀90Pro。5、荣耀Magic3,Magic4系列,本身价格并不低但是由于配备的都是骁龙888,骁龙8 Gen 1处理器,价格也不算太有竞争力,综合表现比较一般,不推荐购买。「 OPPO篇 」含一加和Realme入围机型:OPPO A96、OPPO A97、OPPO Reno8Pro、OPPO Find X6、OPPO Reno9Pro1、OPPO A系列一直以来都是OPPO旗下主打下沉市场的机型,是OPPO赖以维生的利润奶牛型号(A系列一直都是OPPO的主力出货产品),但是A系列的性价比表现大家也有目共睹非常的拉跨。目前还在销售的A系列机型分别由A36、A55S,A56S,A96以及最新发布的A97,其中主打超低端价位的A3和A5系列的产品力还是可以的,譬如A56配备的是天玑810处理器,售价千元出头,也是目前最便宜的5G手机之一。而最新发布的A96和A97尤其是A97那可就是实打实的“圾皇”了,能不买就不要买。2、OPPO Reno8Pro和OPPO Reno9Pro:OPPO Reno 8Pro搭载第一代骁龙7处理器,嗯,狗都不要。OPPO Reno 9pro搭载的则是天玑8100处理器,然后价格达到了3500块钱,有这钱买个一加ACE2或者添点钱买个小米13不香吗?3、OPPO Find X6标准版:搭载天玑9200处理器的绿厂旗舰,这种机型到双十一折价到3000元档是必然的,谁原价买谁就是冤大头。「 VIVO篇 」含iQOO入围机型:VIVO Y78+,VIVO Y78,VIVO Y73,VIVO S16E,iQOO 11Pro,VIVO S16Pro,VIVO X90Pro1、VIVO Y系列也是和OPPO A系列一样都是主打线下市场利润奶牛机型,而且相比于OPPO A系列偶尔还有几款“良心产品”不同的是,VIVO Y系列所有机型的表现都非常拉跨。举个例子,VIVO Y77配备的处理器还是天玑930,到VIVO Y78+竟然退化成了骁龙695,倒挤牙膏的做法还真是少见,总之Y系列能不碰就不要碰。2、VIVO S数字E系列:和荣耀SE系列一样都是绿叶机,综合产品力非常弱不说,价格还不低,大家遇到这类机型一概不要碰。3、iQOO 11Pro:不支持IP68,后置主摄仅为IMX866,你很难想象这样一款手机竟然卖的几乎快和小米13Ultra同价....
手机互联 2023-05-22 07:42:46 -
爱玛科技发布三大智能平台搭载鸿蒙智联操作系统
【网易科技5月20日报道】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爱玛举办"智潮登场——智能交通短途出行论坛"分论坛。现场,爱玛科技发布最新的智能成果,包括轻智能、中智能、高智能三种智能平台,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智能设备 2023-05-20 22:17:32 -
苹果将限制员工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
据报道,苹果公司正在限制其员工使用外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如ChatGPT,因为它希望开发类似的技术。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份内部文件和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该公司担心使用这些工具可能会导致机密数据被公开...
智能设备 2023-05-20 11:25:36 -
恩智浦在津正式启动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平台
【网易科技报道5月19日报道】芯片制造商恩智浦半导体(NXP )今日宣布,设于天津的人工智能应用创新中心二期项目——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平台(以下称“创新实践平台”)正式启动。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梅志红,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金香花;恩智浦全球销售执行副总裁Ron Martino以及恩智浦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主席李廷伟博士出席了此次活动...
智能设备 2023-05-19 21:07:08 -
【点石成金】监管人工智能应该着眼于人与人工智能的主体性关系
《点石成金》汇集每周财讯商情,邀请专家深度点评,与您一起探索经济社会底层逻辑。 本周热点 负电价有望带来正效益 物联网助力中国“银发族”探索自由年轻式“享老” 面向Web3.0的区块链SIM卡问世 严格监管ChatGPT,全球首个AI法案立法在欧盟内部迈出第一步 反转!美国债务上限协议要成? 负电价有望带来正效益 据经济日报报道,近日负电价备受关注。事实上,这表明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了一大步。“五一”期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实时交易电价大幅波动,多次出现负电价。对于负电价,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认为是市场机制失灵了。实际上,通过竞价产生的负电价给出了有效的市场信号,对中国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负电价是指市场中的电力价格低于零。它意味着,发电企业在销售电力时,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要给电网企业或者电力用户支付一定费用,吸引他们将多余的电力消纳掉。 点评:负电价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也不是常见的事;而且它的发生往往在短时间之内。不言而喻,市场交易以正价格为主。从微观角度看,谁也不愿意以负价格做赔本的买卖。从宏观角度看,在经济总量上,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可能发生经济衰退,而不是出现负价格。从市场角度看,负价格是一个信号。某种商品的市场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供给与需求失衡,因此出现了价格偏离。在这个意义上,负电价有望带来正效益。但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力求供给与需求平衡,我们并不希望在市场交易中出现负价格。负电价可能会刺激用电需求。但是,用户端的用电设备也有特定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过度用电或者不合理用电,会影响设备的效率和安全,因此负电价不是解决电力供需平衡的有效办法。如果出现了负价格,需要在供给端或需求端采取纠正价格偏离的措施。正如上期《点石成金》所说,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是把电力储存起来,即储能。这样才能解决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匹配问题,更好地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物联网助力中国“银发族”探索自由年轻式“享老”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记者在位于江苏无锡的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探寻中国“银发族”养老的更多可能与选择。在这里,从算法到应用,从软件到硬件,物联网技术让“服务老人”这件事变得更可触可感。据专业人士介绍,目前正基于数据底座研究AI管理服务模型,以实现数字驱动的养老管理服务智慧模式,相关成果已推广到全国42个城市。硬件的创新应用,让关爱老人有了更多智能抓手。例如,将毫米波雷达技术集合在轻便的黑匣子里,将其安装在房间内,达到非接触感知、不侵犯隐私、精准防控老人摔跤的效果。对养老机构中需24小时监护的失能老人,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床垫,监护他们的呼吸、心率,一有异常,护工手机会接到报警。 点评:目前,运用物联网管理养老院成为一种潮流。护理和监测是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利用可穿戴技术,可以监测患者的健康状态,如心率、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等,提前知晓老人的健康隐患,为护理提供了信息保障,优化了对老年人的护理方法。再如,可以在老年居室里的用品,如水壶、炊具、床、桌椅等物品上放置环境传感器,监测老人的生活变化,防止发生事故。例如,如果有人跌倒,监测器就会立即发出警报。在大数据时代,物联网可以提供实时的老人状态数据。一方面,利用个性化数据可以实现个性化的老人护理。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数据集合起来,实现有关产业和部门的数据共享,能为科学养老提供新方法。 面向Web3...
区块链 2023-05-19 20:20:22 -
华为发布MatePadAir等十余款新品同时发布华为全屋智能4.0
5月18日消息,华为今天发布了华为MatePad Air、华为MateBook X Pro及MateBook 16s、MateBook 14s、MateBook 14、华为MateBook E二合一笔记本、华为WATCH 4、华为儿童手表5、华为畅享60 Pro、华为Vision智慧屏3、华为无线鼠标、华为PixLab V1彩色喷墨多功能打印机、华为家庭存储、华为全屋智能4.0等14款全场景新品。华为MatePad Air:售价2899元起华为MatePad Air是MatePad家族的全新品类,搭载了3:2生产力屏幕,支持最高144Hz屏幕刷新率,屏占比87%的11...
电信通讯 2023-05-18 21:57:05 -
开源人工智能模型崛起,追赶ChatGPT和谷歌,它好在哪
5月18日消息,谷歌和OpenAI正在开发专有的人工智能模型,但免费的开源模型也在激增。谷歌员工称,公司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推出更多开源模型,就可能在这场人工智能竞赛中落伍...
互联网 2023-05-18 17:04:22 -
马斯克: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使用FSD系统数量超过特斯拉汽车
5月17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特斯拉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在该公司位于美国得州奥斯汀的工厂召开。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现场回答了股东诸多提问,包括Cybertruck量产交付、FSD开发进展、新车型研发情况、人形机器人Optimus以及推特等话题...
业界动态 2023-05-17 09: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