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发现早期鲜卑民族房屋遗址
出土马蹄钉或为国内发现最早使用马蹄铁的实证本报通辽12月15日电(记者高平) “一直以来,考古人员从未在国内发现过早期鲜卑民居房址,只发现过早期鲜卑墓葬。今年8月至10月,我们在内蒙古通辽市首次发现两处早期鲜卑民居房址...
趣科技 2020-12-16 10:11:07 -
科学家或观察到迄今最古老伽马射线暴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刘霞)记者从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研究所江林华研究员团队获悉,由其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探测到134亿光年外星系GN-z11的光谱,证实了该星系为人类迄今发现最遥远天体。团队同时还捕捉到来自该星系持续数分钟的爆发信号,疑似与星系中一个伽马射线暴有关...
趣科技 2020-12-16 07:57:06 -
太阳系中发现新的星际高速公路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冯卫东)据《科学进展》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一条贯穿太阳系的新的“星际高速公路”,它可以在未来加快航天器从地球到太阳系遥远部分的旅行时间,并监测和了解可能与地球碰撞的近地物体。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太阳系中各种天体的轨道,并计算出它们如何相互配合和相互作用...
趣科技 2020-12-16 07:56:14 -
日本“隼鸟2号”密封舱内发现黑色沙粒状物质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4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发布消息称,已确认探测器“隼鸟2号”送回地球的密封舱内,存在黑色沙粒状样本。这可能是在小行星“龙宫”采集的岩石碎片,将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趣科技 2020-12-15 15:21:06 -
天文学家推算出“HD106906b”行星运行轨道
【综合报道】据外媒“Engadget”12月14日报道,天文学家通过哈勃太空望远镜长期观察,确认了一颗编号为“HD 106906 b”的行星运转轨道。据悉,这颗太阳系外行星是一颗气态巨行星,位于距离地球约300光年的南十字座,其母恒星编号为“HD 106906”,也是迄今为止该母恒星周围唯一一颗被观测到的行星...
趣科技 2020-12-15 12:26:08 -
云南建成30个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
本报昆明12月14日电 (杨文明、余湘珺)近年来,云南省持续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全省已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成了30个保护小区(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巧家五针松、华盖木、滇桐、云南金钱槭等67种野生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王卫斌介绍,2004年云南在全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保护倡议,2005年启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行动;2010年,云南省政府批准实施《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明确了112个保护对象...
趣科技 2020-12-15 09:14:06 -
北京冬奥会专用餐具加点微生物直接变成水和气
以包含淀粉、脂肪、纤维素等成分的农产品为原料,用工业生物技术制造的燃料、化学品、药品等,用过后可完全降解,变成水和二氧化碳重回自然界。 170多年前,塑料界鼻祖“赛璐珞”刚在欧洲出现时,曾价比黄金,是欧洲贵妇们争相获取的装饰用材料...
趣科技 2020-12-15 09:13:06 -
陆地动物或每两千七百万年大灭绝一次
与小行星撞地球和火山喷发有关科技日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发表于《历史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分析显示,包括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在内的陆栖动物,每27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且这一周期与此前科学家所称海洋生物大灭绝的周期相吻合。 这项新研究还发现,这些大灭绝事件与小行星撞击地球和毁灭性的火山喷发——洪流玄武岩(大规模玄武岩浆在短时间内喷出到地表上来,100万年内喷出10万立方公里以上)发生的周期一致,后者为物种灭绝的发生提供了潜在原因...
趣科技 2020-12-15 09:12:07 -
西南首个300亿立方米大气区建成
本报成都12月14日电 (记者王明峰)14日8时,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年产天然气突破300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首个300亿立方米大气区正式建成。 该大气区位于四川盆地...
趣科技 2020-12-15 09:11:06 -
家驴的祖先找到了!结果你可能想不到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延斌 通讯员张伟)12月9日,《自然》子刊《自然·通讯》发表了中国科研团队的一篇遗传学研究论文。中国科学家联合国内外多家单位,成功破译了德州驴基因组,获得国际首个组装到染色体水平的家驴基因组参考图谱...
趣科技 2020-12-15 09:01:08 -
超分辨率显微技术显示线粒体内折叠不断变化
线粒体是动态的细胞器,具有重要的代谢和调节功能。早期使用电子显微镜(EM)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细胞、组织、生物能量和代谢条件下,以及细胞凋亡过程中,嵴的结构(线粒体内膜的内折叠)有着巨大的差异...
趣科技 2020-12-15 08: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