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国广星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属单位)的CEO王明轩在朋友圈发起了广电系对民营制片公司的怒号,在他看来,目前电视台习惯将节目外包给灿星(如《来吧!灰姑娘》)、天择(如《百万粉丝》)等社会化制作公司,导致电视台空壳化严重。甚至,王明轩老师还焦虑地呼吁主管单位,希望“站在国家文化产业的的高度,也出台一个‘限制自制比例令’”
近几日,国广星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下属单位)的CEO王明轩在朋友圈发起了广电系对民营制片公司的怒号,在他看来,目前电视台习惯将节目外包给灿星(如《来吧!灰姑娘》)、天择(如《百万粉丝》)等社会化制作公司,导致电视台空壳化严重。甚至,王明轩老师还焦虑地呼吁主管单位,希望“站在国家文化产业的的高度,也出台一个‘限制自制比例令’”。而小娱近日在各种论坛上,也听到不少广电系专家提出的相似忧虑,甚至频频呼吁主管单位对视频网站进行更进一步的管理。
在逻辑层面,王明轩认为虽然制播分离效果很好,但让电视台“毒品依赖般的几乎废掉了节目制作的武功”,并没有“激发电视台作为产业主体的活力”,因此王老师认为现在整体“产业结构开始失衡”。作为一个改革开放30年以来市场经济的受益者,小娱认为王明轩老师虽然站的角度之高、眼光之长远,令人佩服;但“限制自制比例令”的提议,本身完全基于广电系利益角度出发,并未站在更高的全媒体的生态进行考虑,是一种习惯性的利用政府权力进行垄断市场的行为。
其实,就算真正出台了“限制自制比例令”又如何呢?这种限令或许能限制灿星,但能限制未来最被看好的社会制作公司,如“万合天宜”、“华谊”们吗?他们本身并不依靠电视台供血,人才基因、模式基因都不来源于电视台。回想一下种种文工团、相声团、艺术团之类的吧,他们为观众表演,但不是站在和观众平等、为观众服务的地位上,而是居高临下地“教育、引导”观众。他们都是科级、处级、局级等等干部。这种“官对民”的姿态当然不会引起观众的兴趣,也不可能逼迫从业者竭力创造好作品,竭力让观众满意。最终,他们虽有限令保护,但仍被民众所淘汰。
希望我国的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个体,都能活在没有政府权力横加干涉的社会中;希望我国的每一位认真工作的从业者,都不会被其他人以“产业高度”为利益胁迫。
这一句话,是娱乐资本论(yulezibenlun)的衷心祝福。
王明轩原文:
小心!电视台正被空壳化!
近来因讲课、参会接触了不少电视台的同仁,发现很多台的主干节目都外包给了社会制作公司,其实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首先我们看看电视台曾拥有什么?内容、渠道、介质、受众是它做为媒体机构主要拥有的四大要素。
第二,电视台能够掌控什么?在四要素中,“介质”和“受众”从来不为电视台所掌控,只能间接影响。真正被电视台掌控的是电视的播出“渠道”和“内容”。
第三,现在电视台还剩下什么?虽然有线传输和无线发射频率这两个渠道还垄断在我们手里,但互联网技术已经具备了对它们的可替代性,我们垄断的渠道要素其价值正迅速下跌。这时候,如果主干节目再过度的外包,看似转移了风险,但却会使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能力严重退化。一旦我们可以掌控的这两个要素全部失守,后果必将是电视台的彻底空壳化。
我们必须看到,目前的电视台正受到互联网科技的剧烈冲击,大家都在尝试着向新媒体的转型融合,其实,转型也好,融合也罢,其本质都是一场社会力量的博弈,一旦电视台空壳化了,我们还拿什么作为博弈的资本呢?到后来我们用于博弈的资本恐怕就仅剩下牌照、呼号了。那么,这张牌照有多大价值呢?看看纸媒吧,现在有多少半死不活的报纸、杂志的刊号都锁在抽屉里,二十年前,甚至仅仅十年前,它们可都是极其难得的纸媒牌照!
有人说,把节目委托给制作公司,不就是现在提倡的制播分离吗?难道制播分离不该搞了吗?其实这样提出问题的人本身就没有正确理解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兴起于欧美并在亚洲各国或地区广泛实行,它的起因是电视当时作为一种异军突起的力量很快占据了各媒体的统治地位,大型电视台很快形成了垄断态势,为了防止垄断制,使整个视频市场处于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状态,制作与播出的分离被推行了起来。兴起于欧美的这种制播分离的最大特点是采取强制分布法,规定一个电视台必须保证每天有多少小时的节目必须由社会制作公司制作,不可以所有节目都由电视台自己完成,以此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到电视市场,并保证参与进来的人会有饭吃。
我们中国的制播分离,最早在九十年的末期提出,后来被叫停了,最近几年才又被提了出来,我想此时提出制播分离除了上述原因外,更是为了解决队伍老化造成的创新力的丧失,以及多年的衣食无忧造成的慵懒与停滞等问题,重在激发体制内的活力。而当下节目的无节制外包,似乎违背了我们推行制播分离的初衷。
不要以为我这样说是反对制播分离,事实上,我是制播分离政策的坚定的拥护者,甚至也是最早的制播分离的鼓吹者、实践者。我特别看好像天择,灿星、世熙这样的制作公司,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整个电视行业的鲶鱼,有了他们才刺激着我们的行业保持着活力,电视台才有了追赶的目标和榜样。可问题在于有的电视台干脆完全依赖上了外包节目,也就是说外来节目根本没有刺激到他们,反倒让他们毒品依赖般的几乎废掉了节目制作的武功,甚至还有人大言不惭地说:我们其实就是一个播出渠道。
这很像一个不争气的农民,从祖上继承了种地的本事(做节目)和一匹老马(播出渠道),可他偷懒,干脆不种地了,靠把老马租出去混口饭吃。要知道,这老马正在急剧衰老,并且会老死的呀!想一想,我们的播出渠道作为主流渠道还能支撑多久?
一个电视台,要想在这轮博弈中不被淘汰,当然要引进节目优化结构,但也一定要保持自己的自制节目能力。
制播分离政策走到今天,并没有激发电视台作为产业主体的活力(至少没有激发多数电视台),反倒使节目制作公司因有利可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量人才、收入从电视台外流,又进一步刺激了制作公司的发展,导致制作公司无节制疯长,产业结构开始失衡。所以最后想给我们的管理部门提个建议,我们必须站在国家文化产业的的高度,也出台一个“限制自制比例令”(反正我们已经发了那么多限制令了,再多一个也不算多)。
只是我们的这个限制令与国外的限制方向整好相反,国外限制的是社会公司制作的内容比例不得低于多少,而我们要强调的是电视台自制内容比例不得低于多少,否则,自制节目比例太低,你就不具备一个媒体机构的资质。这样才能把两方的比例都相对控制在合理范围,使得两者共同发展,互相激发促进,形成一个良性产业结构、链条、生态。也才能保证我们的电视台有力量把握自己的命运进行转型,而不是被动的被融合。
其实空壳化地被动融合,那是被别人融化掉了!
标签: 广电 呼吁 政策 限制 民营 制作 公司和 视频 网站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