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深圳宝安区转型路径调查

互联网 2012-11-10 09:11:38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替代优先”才是珠三角东岸的未来

  “替代优先”才是珠三角东岸的未来

  郑升;钟良

  众人咸以为,东莞是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的主要代表,其实只是之一,与其情形大致相似的,还有深圳市的宝安区

  35年前,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正式落户宝安石岩街道,自此,出口加工业带动了宝安的繁荣与发展,宝安成为全市的工业大区和出口大区。这种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东莞和深圳市宝安区被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只是一个区,但宝安区的经济规模与东莞市十分接近。以外向型经济达到顶点的2008年为例,东莞市GDP为3402亿元,工业总产值7222亿元,宝安区则为2088亿元,工业总产值7553亿元。

  对东莞和宝安来说,产业转型升级都是必需而且迫切的任务。最近5年来,也都作出了战略规划,但是双方的路径选择和实效却有很大差异。

  从2009年出台的“1+8文件”,到2012年出台《关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施意见》这套所谓的“1+5文件”,宝安区提出了先驱引领和替代优先、创新优先、载体优先、环境优先等四个优先的理念。

  “从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的转型历程中我们也认识到,出口加工业发达地区要顺利实现转型,必须抢抓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将转型的重点放在新兴产业的替代上,以新兴产业的增量来推进转型,而不能仅仅放在原有产业的优化提升上。”宝安区区长张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事实已经证明“替代优先”这一决策是对的。

  事实上,“替代优先”还是“升级优先”,正让各试图产业转型升级的政府决策者抉择。

  “深圳龙岗区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替代优先’,但践行的却是‘替代优先’的路子,例如将原定用于发展眼镜产业的阿波罗工业园重新定位为新兴产业园,将李朗国际珠宝产业园的部分区域转型为创新软件园。”不愿具名的深圳市另一区资深政研人士向本报表示,坪山新区也紧随宝安区之后,在产业转型升级“1+6文件”中提出要实施引进大项目大企业替代优先战略,并确立了“新旧更替、长短结合、片区统筹、配套先行”的经济转型路径。

  “坪山与宝安的产业政策各有千秋,但总体思路是相近的。”该政研人士认为,深圳关外走“升级优先”之路的各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像东莞那样经历更多的磨难,而走“替代优先”之路的各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可能会像台湾新北市那样顺畅达致理想终点。

  1. 崛起历程:“三来一补”的辉煌

  宝安区经济二十年高速增长,得益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分工,全球范围内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以及国内人口红利的释放。

  宝安是深圳的一个工业大区,同时也是人口大区和外贸大区。在行政区划尚未变更前,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和外贸出口总额一度占到深圳市三分之一左右。到2011年,行政区划变更后的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0亿元,占深圳市28.4%。

  宝安区的工业经济,发轫于“三来一补”的企业贸易形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宝安抓住香港制造业转移的契机,利用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引进“三来一补”企业,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从1980年到1992年,宝安企业数从203家增加到3851家,其中来料加工企业3227家。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步伐继续迈进,深圳特区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在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的强力推动下,原深圳特区范围内停止发展“三来一补”企业,被限制发展的加工制造业再次外溢。

  彼时,尚不属于特区之列的宝安与东莞一起,再次承接了由深圳特区外溢出的“三来一补”企业,这成就了宝安和东莞两个地区的加工制造业。2002年,宝安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25.8亿元,临近的东莞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601.67亿元。

  时间进入到新世纪,随着中国加入WTO,宝安区所承接的制造业更具规模。以富士康、伟创力、恩斯迈等一批全球电子信息产品跨国代工企业抢滩为标志,宝安区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到2005年,宝安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63.45亿元,同比增长19.0%,总值居当时深圳市六区之首,增速居第二位;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97.55亿元,同比增长35.7%,工业产值居全市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763.19亿美元,同比增长35.5%。

  宝安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彭涤总结后认为,宝安区经济二十年高速增长,得益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分工,全球范围内加工制造业的转移,以及国内人口红利的释放。再加上宝安特有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其在国际市场加工制造业上的地位。

  2. 危机降临:发展要素在变化

  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土地、空间等资源的稀缺,外需市场的变化,加上人民币升值,使得曾经主导宝安区发展的外需增长模式,已经走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2008年金融危机让外需市场风云变幻,打乱了宝安区经济增长的步伐。

  据宝安区发改局局长黄臻回忆,危机袭来时,宝安区企业订单大规模减少,企业规模迅速萎缩,大量工厂裁员,社区厂房空置,相关配套的服务行业也受到冲击,危机愈演愈烈。

  其时,中国出台的4万亿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对宝安的外向型企业收效甚微。事后统计,2009年宝安区全年进出口总额1116.91亿元,同比下降10.6%,其中出口总额663.92亿元,下降10.2%。

  危机的冲击让主政者意识到,宝安已经失去了“外需持续稳定增长”这一发展动力。而其他成就宝安经济高速增长的要素,也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中悄然变化。

  早在2005年,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就用四个“难以为继”总结制约深圳发展的瓶颈:深圳的土地、空间有限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短缺难以为继;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

  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宝安区的厂房租金也开始上涨,当年10元/平方米的厂房,如今租金已翻了两三倍,其土地价格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从1992年开始,深圳市特区内外最低基本工资标准为245元/月;到2002年,这一标准为特区内595元/月,特区外460元/月;到2012年,标准又统一调整为1500元/月。

  此种情况,与当年宝安承接产业的来源——香港——的情况颇为类似。这也预示着,随着深圳等沿海地区制造业的饱和,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即将开始。

  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土地、空间等资源的稀缺,以及外需市场的变化,再加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使得曾经主导宝安区发展的外需增长模式,已经走到难以为继的地步。

  3. 何去何从:从保增长到促转型

  宝安区必须向“三来一补”的企业开刀,摒弃此前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外向型加工制造业模式,去引进新的、更为高端的产业发展模式。

  为应对危机,2009年1月15日,在宝安区第四届党代会四次会议上,宝安区政府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采取综合措施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若干意见》及八大配套措施,这就是后来被统称为宝安区保增长的“1+8文件”。

  “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形势不太乐观,整体向下,宝安区又是外贸大区,每年进出口都是好几千亿美金,经济危机对我们冲击很大。如何保障经济,维持经济稳定,保增长就成了十分重要的问题。”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局长胡细银说。

  在这种应对危机的思路下,“1+8文件”以产业为抓手,分别制定了扶持工业、商贸业、物流业及总部经济等发展的措施,宝安区为此也拿出了近10亿配套支持资金。

  不过,在这一时期,已有企业通过广东省实施的“双转移”战略,将工厂迁往内地其他用工成本更低,土地租金更优惠的地区。

  由此而产生的“产业空心化”的担忧,让宝安主政者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2012年外部危机再次降临时,宝安区的抉择方向有了变化。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签: 深圳 宝安区 转型 路径 调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