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让惠普下决心分拆的10大理由

业界动态 2014-10-07 23:38:13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站长搜索讯 10月7日,从惠普公司在截至2013年10月的这一财年的财务表现来看,至少可以看出,惠普极其成功。在最近这一财年中,惠普营收超过了1150亿美元,净利润将近110亿美元

让惠普下决心分拆的10大理由

站长搜索讯 10月7日,从惠普公司在截至2013年10月的这一财年的财务表现来看,至少可以看出,惠普极其成功。在最近这一财年中,惠普营收超过了1150亿美元,净利润将近110亿美元。具体而言,惠普的PC业务、打印业务、企业系统和服务运营等业务的盈利大致相同。

不过,这些财务表现并未准确地说明惠普的问题。在过去一年中,惠普已经丧失了其全球顶级PC制造商的位置。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中,惠普高层人事一直面临着诸多危机,而且在全球移动市场上也一直难以成为重要的商家。这些原因也导致了惠普于10月6日宣布将自身分拆成两个独立的业务,即主营PC和打印业务的惠普公司(HP Inc)和以企业为主的惠普企业公司(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

那么,致使惠普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惠普是IT行业最重要的公司之一,但如今却丧失了其在企业领域内曾经拥有的辉煌地位。分拆公司之后,新成立的两家公司能否提升各自的市场地位,目前还有待观察。不过,现在可以看看,导致惠普决定将公司一分为二的10大理由

1、联想超越惠普成为全球顶级PC制造商

曾有一段时间,惠普一度成为全球顶级PC制造商。然而,在最近几年,这一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的数据显示,联想现在已经取代惠普成为全球顶级PC制造商。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19.2%,而惠普的份额则为17.7%,排在联想之后。而在2013年第二季度,惠普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16.2%,而联想的份额为16.7%。在PC市场,联想已经正在稳步前进,而惠普则需要采取措施来拯救自己了。

2、联想服务器业务不断拓展

联想已经证明了自己在PC领域内击溃惠普的实力,而如今联想又在不断拓展自己的服务器市场份额。联想最近刚刚完成了以21亿美元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的交易。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近日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声称,联想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从竞争对手那儿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惠普在服务器市场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每年从服务器业务方面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营收。业界分析人士声称,联想收购IBM服务器低端业务,为其从惠普手机中抢占服务器业务方面的收入奠定了强大的基础。惠普没有争着收购IBM的低端服务器业务,对惠普而言,的确是一个坏消息。

3、PC市场需求放缓

全球PC销量和出货量已经连续八个季度下滑。尽管有迹象显示,全球PC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个高点,或者说有可能会开始再度增长,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惠普能否提升自己的PC销量,并抢回一些市场份额,目前仍不得而知。

4、PC市场变化重创惠普及其他诸多公司

在这去的几年中,消费者对小型计算机的青睐格局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客户和普通消费者更多的购买平板电脑,而不是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或PC。另外,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上的开支也大大超过了用于升级PC的开支。一些销售PC的公司积压了大量的旧式PC,特别是那些仍搭载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PC,这些积压数量大大超出了预期。另一方面,Windows 8操作系统未能有效地拉动新式PC销量的增长。在购买新PC方面,消费者更青睐搭载Windows 7系统的电脑。如今,惠普以及其它诸多PC制造商仍在期待未来更新版的Windows系统能够推动消费者新一轮的购买PC的热潮。

5、惠普高层管理危机

惠普在高管层和董事会成员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惠普前首席执行官马克·赫德(Mark Hurd)因为性丑闻而被驱逐出公司,在此之后,惠普聘用SAP前联合首席执行官李艾科(Leo Apotheker)接管公司,不过,李艾科担任惠普首席执行官的时间只有短短10个月,最终,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于2011年入主惠普,解决了惠普高层危机,但是,自从入主惠普之后,惠特曼却将大部分时间用来探索拯救惠普途径方面。

6、102亿美元收购Autonomy交易未能奏效

2012年11月,惠普宣布,由于发现其所收购的英国数据分析和知识管理公司Autonomy存在严重的财务违规问题,因此惠普将对Autonomy的价值减记88亿美元。就在此次宣布的一年之前,惠普宣布以1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utonomy,但很快之后,惠普就掌握了导致Autonomy价值大幅下滑的诸多问题。不足为怪,惠普公司的股东们也开始猛烈抨击惠普管理层和董事,批评他们在调查Autonomy的财务状况方面未能尽到应尽的义务,甚至还对这些高管发起了诉讼。

7、营收下滑一直是惠普隐患

尽管惠普仍拥有强大的规模,而且仍然财富50强公司之一,不过,惠普本有机会更加强大。惠特曼于2011年入主惠普之时,惠普在此财年的营收为1272亿美元。而在截至2013年10月31日的这一财年中,惠普的营收却下滑到1123亿美元。更加糟糕的是,惠普的利润也从2011年的70亿美元下滑到2013年的51亿美元。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惠普已经找到了扭转创收困境的方法。

8、惠普分拆业务想法早已存在

不要忘记,这已经不是惠普第一次传出分拆PC业务相关的消息。早在2011年,时任首席执行官李艾科在被赶出公司之前就已经萌生这一想法,不过,这恰恰也成为李艾科被赶出惠普的一大重要原因。李艾科的想法或许非常正确。当惠特曼入主惠普时,她曾经宣称不会分拆PC业务,事与愿违,如今,惠特曼却计划分拆惠普业务。与此同时,人们也不禁要问:惠普现在的管理层能否找到成功扭转公司困境的战略。

9、惠普难以在平板电脑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几年之前,惠普曾是首批进军平板电脑市场的重要公司之一。然而,惠普至今也无法决定是要面向普通消费者,还是企业客户,因而也就未能提供相应的完美移动设备。一段时间以来,惠普多次表示想要摆脱平板电脑业务,却又未能成功。如今,惠普再度重返平板电脑领域,推出了Stream系列产品,或许这一努力为时已晚。

10、完败于智能手机领域

当惠普收购Palm以便提升自己在智能手机业务领域的地位时,业界就有分析人士认为,该公司的Pre系列产品可能会取得成功。然而,与之相反的是,这一业务却最终惨败而归。现在,那些设备曾经搭载的操作系统——webOS已经成为开放源系统,而且还在LG的控制之下。惠普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无能为力也让其丧失了巨额创收的机会。(悦潼)

标签: 惠普 下决心 分拆 理由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