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定军 胡欣欣实习记者 黄静 黄莎 孙行 孙倩 北京、上海、广州报道韩正等上海高层围绕科技主题的密集行程引起关注。这位上海市委书记8月12日主持了有关市委创新驱动的学习会,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是主讲人
本报记者 定军 胡欣欣
实习记者 黄静 黄莎 孙行 孙倩 北京、上海、广州报道
韩正等上海高层围绕科技主题的密集行程引起关注。这位上海市委书记8月12日主持了有关市委创新驱动的学习会,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是主讲人。8月13上午、14日下午,韩正等人先后前往上海长宁区和青浦进行新技术、新企业等调研。
两个多月前,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专版刊登上海“加快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研讨会。专家们已经获悉,继过去“四个中心”定位,和自贸区之后,上海面临一项新的战略定位。
8月15日,上海科委发布《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专题研究项目指南》,对外进行包括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功能协同研究的招标。
“四个中心”,以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为内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定位,则出于今年5月习近平在沪考察期间。
上海市科委相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一系列软课题研究项目,“希望用3个月左右时间完成研究。科技创新中心与目前“四个中心”战略达到同等地位挺有可能。”
不久前,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北京新的城市定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也正研究写入已启动的2030年城市规划。
“可能比‘四个中心’更重要。”参与上海科委相关研讨会的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院长杜德斌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在基础研究方面比较有优势,而上海的特点在于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企业的技术创新。
总量指标有潜力?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所所长郭戎认为,上海的优势在于国际化程度高,上海可以用全球的资源来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科技中心的土地利用比较集约。最终落点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
截至目前,跨国公司在沪设立研发中心近370家,占全国约1/4,其中来自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中心占比更是达全国1/3左右,上述两比例在全国最高。2013年全年在上海新增跨国公司研发中心15家,平均月增1家以上。
根据杜德斌和他团队的研究,从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总部的数量上看,在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的1000座城市的排名表上,上海目前仅次于东京和硅谷。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落户在上海的占近1/4,在全国来说也是最高的。
杜德斌认为,近几年一个明显的趋势是,跨国公司大量地把研发中心搬到上海来,业内常提到的趋势包括“In China for the World”,在中国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是面向亚太甚至全球。“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已经具备全球性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雏形。”杜德斌说。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2年、2013年,上海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37%、3.4%,分别低于北京5.98%、6.16%的比重,但大大高于全国占比1.98%、2.09%的数字。
容纳“车库创业”?
也有诸多观点认为,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需要解决中小企业和社会资本的创业环境短板。微软、谷歌,戴尔等跨国科技公司,往往是从车库、学校创业兴起。目前新兴科技巨头华为、中兴、腾讯、百度、京东、阿里巴巴等企业,均分别是从微不足道的小微企业起步,甚至不少都是在居民住宅内创业。上海却一直很少出现草根累积成为大型科技创新企业的案例。
杜德斌也承认这个短板存在。他认为,上海应该继续开放,欢迎更多跨国公司的研发总部进入上海。而上海的“短板”是上海本土的创新还是比较薄弱,尤其是“草根”的创新。
“要增加对草根的‘车库文化’的包容性。”杜德斌说。
风投项目的多项指标可以作为参照。2012年上海交大的一份报告认为,近年来上海新募集的资金额度全国最高,但在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数量、资金额度等方面均少于北京。上海的技术创新对经济的贡献率,甚至不如苏州。
苏州2009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为2437人,仅相当于上海的8.6%,但2008年苏州的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为54.16%,超过了上海的2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投资所所长郭戎认为,“硅谷成功以及以科技闻名,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是培育出来的。上海可以借鉴。”针对国企众多,创新偏弱的情况,上海张江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已经启动了股权激励试点,采取面向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等多种激励方式。
京沪定位之别
上海科委发布的8个方面研究招标计划显示,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科技创新中心与“四个中心”功能协同研究,人才配置研究,城市空间布局研究,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关系研究等都有涉及。
上海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沈开艳指出,上海的研发可能主要偏于技术应用,北京的研发可能主要偏重于基础领域。
此外,北京目前没有制造业腹地,需要向周边以及全国辐射。但是上海的科技主体是企业,本身强调技术应用,像智能产品、先进制造业,包括一些重化工业的核心技术、3D打印等,有望在上海投产。但是上海研发的制造业产品,也会向长三角地区进行生产辐射。
“因为上海到周边城市只有1-2个小时的距离。上海的研发产品,将与周边地区的制造业结合起来。”她说。
上海的科技研发以企业为多。年内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709项,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项目占86.3%。
不过,上海的技术合同不如北京。比如2013年上海技术合同金额620.87亿元,低于北京技术合同成交总额2851.2亿元数字。
一些专家认为,北京与上海应该差异化发展,北京有发达的物联网,类似的深圳也有通讯产业支撑,上海要做出特色,可以从汽车,如民族汽车和大飞机等产业着手,打造科技创新型重点企业,寻求世界影响力。
上海需要和全世界的高新工业区实现无缝对接。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陈文丰说:“中关村的成功,一部分原因是与硅谷的人脉无缝连接。上海也必须与本行业世界最高端的地区创建快速链接。”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