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Text .video-info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 #000;} #endText .video-info a:hover{color:#d34747;} #endText .video-list li{overflow:hidden;float: left; list-style:none; width: 132px;height: 118px; position: relative;margin:8px 3px 0px 0px;} #entText .video-list a,#endText .video-list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color:#fff;} #endText .video-list .overlay{text-align: left; padding: 0px 6px; background-color: #313131; font-size: 12px; width: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bottom: 0px; left: 0p
杭州网讯 12月18日-20日,2020网易未来大会在杭州盛大举行。大会以“洞觉 未见”为主题,汇聚了全球最强大脑,期盼以远见超越未见,去寻找打开未来的钥匙。
一道宫门,两重世界,文物修复师通过一双巧手,让紫禁城跨越600年的时间鸿沟,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大会现场,主持人对话故宫文物修复师王津和亓昊楠师徒,共同探讨“时代之和,故宫工匠精神新老传承”。
以下为对话现场实录:
王老师您好,欢迎您,也欢迎亓老师。刚刚我的主持词里面是网易小伙伴们写的,一定是大家所有人对你们的称呼——“故宫男神”。
说到故宫的文物修复师,通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纪录片,大家对于这个职业特别喜爱,也特别向往。我在一些论坛上看《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时候,看到一些弹幕,很多人也想做故宫文物修复师,想问一下王津老师,成为一个故宫文物修复师有哪些要求?
王津:我当时去故宫的时候,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那会儿好像没太多的要求,只是艺术工作。我是属于接班去的,当时77年。去了以后不知道干什么,就在文物修复厂,所有文物修复的工作室走了一圈,在老领导带领下转一圈,然后就回家了。
又过了十几天,通知上班,到钟表室。因为在转的当中,师傅看上了,选择了我,所以把我留在这个工作室了。
主持人:王津老师当时非常顺利地被老师选中了,然后当了故宫文物的修复师。
王津:那个时候人很少,77年,可能一年进不了一两个人,后来我们进人也很难,招不到。做完以后,现在人非常好招了。
主持人:您当年是误打误撞进的,有点这个意思。现在这会儿做故宫文物修复师可没这么简单。
王津:对,现在对学历要求方面很多,因为现在报考的人太多了。
主持人:这个专业太火了。您现在已经是老师了,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徒弟了。您招亓昊楠的时候,您给设了什么条件?当时怎么选拔出来的?
王津:其实亓昊楠当时来之前我还没见过,因为现在故宫的招聘都是在网上报名,经过考试,人事决定,不像我们那个时期是到各个屋转,师傅看上哪个徒弟或者怎么样,就可以了,现在都是网上招聘(互联网招聘)。
主持人:现在通过互联网,有一个非常缜密的招聘环节,所有人事相关人员进行把关。
其实进入故宫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师,王老师是师傅领进门,传帮带的职业,师傅教徒弟做工作。当时您拜师的时候有没有特别的仪式,或者特别的经历和环节您还记得的。
王津:其实那会儿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跟着师傅干。第一年不允许接触文物,我们第一年只是做一些简单的基本功,各种工具使用,会让你拿工具做一些小的零件,只有正式转正以后才可以接触一些文物。这是出于文物的安全考虑。
王津:亓昊楠您拜师的时候有什么特别仪式吗?
亓昊楠:我是2005年本科毕业以后来到故宫的,当时其实没多想什么,主要觉得故宫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单位,而且还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同时还能学一个稳定的技艺,不管将来社会如何发展,有一门技艺傍身,起码不会饿死。
当时来到故宫的时候,我们也是对故宫是师承制,师傅进故宫的时候是接班式的,因为师傅的爷爷是在故宫,接爷爷的班。我们正好赶上大学毕业,招聘进故宫,所以时代不一样,我们来到故宫的前提条件也不一样了。其实我也很庆幸的是,我赶在纪录片播出之前来到故宫的,如果这部纪录片播出以后,以我们当时的学历也就进不来故宫了。
主持人:现在得什么样的学历?
亓昊楠:通过纪录片,让大家了解了文物修复,更多人喜欢文物,更多人愿意当文物修复师,我们现在的报名人数激增,学历已经到了研究生以上,同时还有很多海外的留学研究生,留学博士生,他们毅然回国投入到修复的队伍中,现在我们这个队伍中有海归博士、研究生已经加入到修复团队。
主持人:任何事物只要成为网红就炙手可热,昊楠,你什么时候接触上文物的?
亓昊楠:我们修复的规定都是第一年不允许触碰文物的,都是从日常的像座钟、挂钟、闹钟以及家用手表、怀表开始修起。经过自己一些基本功的训练,师傅考核一年以后,觉得你能够胜任那份工作了,你才能触碰一些简单的文物,开始修起,文物也是从最简单的走时系统逐渐增加它的难度。
主持人:还记得第一个碰到的故宫文物是什么吗?
亓昊楠:我修的第一个钟表是法国的风车轮表,这个法国钟是钟表里最简单的,有一套走失系统,还有风车轮运转的机动原理,这两个是独立的功能,因为有了前一年的铺垫,所以修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主持人:王老师您最早第一件碰的故宫文物,修的是哪个?
王津:小型木轮钟。刚开始接触,第一复杂得不会,第二怕弄坏了,所以都是我们存在简单的小型的木轮钟,就是结构比较简单的,零件比较少的,相对来说机芯结实一点的轴,都比较粗一点的,不至于给弄弯,弄断,熟了以后再更高级,更复杂,一点一点做起来。
主持人:王老师做故宫修复师三四十年的时间了,亓昊楠老师是多久的时间?
亓昊楠:我到现在已经工作16年了。
主持人:那也挺长了。我主持卡上,编导给我写了一个问题,双方互评一下对方的修复技术。王老师评一下徒弟,徒弟评价老师可能有一点难度,但是还是得说说。
王津:其实亓昊楠今年第15年,我跟师傅也是15年,我是1977年到钟表室,今年昊楠15年我也马上面临了退休,基本也带了他15年,他非常不错,现在孩子学历也高,所以他15年比我学的多多了。
主持人:昊楠说说?
亓昊楠:我们现在要超越师傅是很难的,俗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超越师傅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无论修复数量,师傅42年,修复钟表300多件,首先工作年限少了很多,同样数量上是无法追上的,因为故宫的钟表是独一无二的,每个钟表各不相同,只有不断修复积累过程中才能让自己的修复记忆不断提高,经验不断积累,师傅在的时候,我们修复的时候心里非常有底气的,我对每一个钟表都比较有信心,哪怕我出现问题,可以问师傅,这一点我觉得师傅在就给了我们一个定心丸,所以我们也是在师傅即将退休的时候,我们不希望师傅可以离开我们,我们希望可以师傅继续返聘,帮助钟表修复事业继续做得更好。
主持人:徒弟们希望继续反聘,让您继续干下去。接下来说说关于故宫修复师,关于钟表技艺这回事儿,说到钟表技艺王津老师从事了一辈子,1977年一直到现在退休,后来是16年的时间,现在年轻人经常会说,我要升级,我要跨界,我要跳槽等,但是两位一干都是几十年为单位计算的,这个工作故宫修复师真的是非常有魅力的一项工作吗?为什么坚持做这么久?
王津:其实文物修复,我觉得钟表修复很有魅力,故宫钟表不像外面的手表,一个品牌一个系列一百个,一千个都是一样的,觉得有一点枯燥,但是故宫的钟表每一个都不一样,外形一样的钟表,机芯结构走版也是有差异的,当时就是定制两件,因为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但是做第二件的时候就在第一基础上有改进。如果修这个钟表很拗,但是修另外一个感觉就很好,这就是有改进,所以当时他们设计也花了很多时间。当你修好了一件,也非常有成就感,就这样的吸引力,很难离开。
主持人:每一个钟表,过一段时间出现一个新的,钟表不断推陈出新有更多变化。您觉得技术在钟表产品上怎么推陈出新的?您工作40多年的时间里,看到钟表发生什么变化?
王津:其实现在更小型化,早期钟表比较大的,最大钟表将近6米高,但是后来慢慢小型化,到人们生产生活中,18世纪、19世纪就是怀表,但是怀表也有一个问题,防震各方面是不方便的,但是后来演化成手表,手表可能在戴的时候,看起来有装饰性,看着也方便,所以现在更复杂化,机芯、万年历,现在新的科技越来越先进,但是我们早期的钟表就是故宫的钟,钟主要是表演功能比较强,因为钟结构比较大,像我们自己做的一般都是一米二到一米五之间的钟表,这个钟表演功能非常多,发展到现在就是这样。
主持人:王老师和亓昊楠一直在故宫修复钟表,但是纪录片火了以后,都成为了“男神”、“网红”,全中国人民,很多观众特别喜欢你们,很多用户特别喜欢你们。对于网红这个词,二位是怎样的看法?
王津:我没有觉得是什么网红,因为片子播完以后,现在确实年轻人通过网络,了解到这个片子,可能还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背后,这些文物修复更感兴趣。故宫这么多年只是看的宫殿建筑和室内陈设的文物,他们可能没有想到文物背后还有庞大的修复队伍,所以我觉得不是什么网红,可能人家看纪录片多一点,把我们记住了,问一下。
主持人:您心目中的网红是什么样的?
王津:网红是不是经常在手机里,一点开就出来了,或者电视里经常出来,那是网红。
主持人:经常屏幕看到的是才叫网红。
王津:我认为是这个,因为我和外面接触比较少。
主持人:昊楠呢?您觉得什么叫网红?
亓昊楠:其实我觉得王老师在我心中就是一个网红,因为这个纪录片播出以后,大家说王老师是男神,对我来说是对王老师的一种安慰、抚慰,因为故宫奉献了40多年的青春,开始是不为人知的,现在当大众知道了我们行业,也知道了我们修复的艰辛,纪录片播出之前,修复的只有我和师傅两个人,其实也面临着技艺传承问题。
因为古钟表修复技艺2014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以我们也面临着青黄不接,很多学校、院校也不愿意来,很多人对钟表不了解,一提到钟表大家就想到门口超市换电池,换一个表带,开始都是这么人为的,通过这个纪录片让大家了解到古钟表修复行业,同时也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我们现在也是利用自己的资源,我们在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广东省博、广州市博、南京博物院这些全国有钟表的博物馆之间,建立了古钟表联合修复室,也能够为更多喜欢钟表的人,培养一些钟表修复师,同时为各馆修复更多故宫表,让更多人感受到钟表的魅力,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现在我们的责任。
主持人:谢谢昊楠,王老师为故宫奉献了40多年,王老师您觉得故宫带给您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王津:我觉得给我的最大财富,是给我一个机会,因为当时师傅看不上我,不选我,我也不知道在干什么呢,干到今天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也是故宫给我的财富,也是故宫这个平台给我一个机会,没有故宫这个平台,可能修表师满地都是,但是可以修复到故宫的钟表,全国不多。因为我们联合工作室的事儿,全国六七家博物馆也有跟故宫钟表同期的,好多都是故宫拨出去的,解放以后拨给他们的,这些钟表没有人修复,但是也待了五六十年了,像南方气候也比较潮湿,这些钟表亟待做保养、做保护,我们的机会就是把全国的钟表保护起来,保护好。
主持人:说到传承这个词,今天师傅在,徒弟也在,再过一两年,咱们王老师也得退休了,马上您得把工具给徒弟,昊楠也马上成为行业主力的,今天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话,在今天网易未来大会和文化论坛上跟徒弟说的?
王津:我师父退休的时候也没有说什么,但是他把这使用几十年的工具给你了,我觉得这就是一种传承,一种嘱咐,我觉得将来我也会,明年的时候,把我使用的东西,包括师傅传下来的工具,传给他们,这就是一种传承,他们看到工具就可以想到前辈,我也是现在看到那些工具,虽然看着冰冷,但是是有温度的。
主持人:言传身教,这40多年,工作当中每一个细节传递,才是他时时刻刻感受到的您传递给他的能量和传递给他的财富。
王津:在一起至少十五六年,比在家的时间都长,早上八点到晚上五六点,日常的就是言传身教,也有更多的交流也是一样,能教给他是特别放心的。
主持人:谢谢我们的故宫“男神”王老师。说到他的徒弟,昊楠马上要接老师的主力棒了,您在行业也工作了16年的时间,其实也挺长的,昊楠应该说是故宫的新一代文物修复师,但是现在年轻人和王老师那时候不一样了,现在咱们找工作是招聘的,咱们得面对生活当中的很多问题,都说生活的三大件:车子、房子、孩子。故宫文物师是需要耐得寂寞,需要抵御一些诱惑的职业,昊楠您遇到过这些问题吗?
亓昊楠:我挺庆幸,我是工薪家庭的孩子,不是富裕,也不是贫穷,房子有地住,出行有车已经很满足了,主要是能够跟着师傅一块儿修复钟表,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过程,刚到故宫就是一腔热血,把钟表由静态修到动态,起死回生的过程是一种自己心理极大的欣慰,但是修复过程中,其实并不像大家纪录片记录的那么顺利,可能纪录片经历一闪而过,但是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拆解、组装,可能你装好了以后钟不走或者不运转,你还得全部拆解,再拆解再检查毛病,这个过程中是最枯燥的,也是最乏味的。它也有瓶颈期,我干了六七年的时候我也想走,离开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是人与物的交流,缺乏人与人的交流,当时还是想和人进行沟通,当时情绪上也有一些变化,但是其实我是感谢师傅的,他也对我付出,挺感动的,谢谢没有师傅我也坚持不到今天。
主持人:我觉得刚刚昊楠说了很多内心深处的话,虽然他的话比较平常,他说我的房子也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但是可以在这个时代一直保持平常心。每个人每天都在寻找不同的机会,每天都在寻找创新,寻找新的东西,在寻找与众不同的东西,但是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做故宫文物修复一做就是十五六年,并且还一直坚持做这个事儿。虽然他是故宫男神,但是他们也和我们每个人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昊楠。
亓昊楠:因为文物修复师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还是情感的传承。我和师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了,很多事都和师傅都说,跟师傅之间没有什么过多的隐瞒,比较直来直往,我们相处得比较融洽。
主持人:我觉得在如今这样一个新经济、新消费、新商业的时代,工匠精神是每一个人都所追求的,无论这个时代速度如何之快,无论变化如何之快,无论这个时代的潮流如何之多,但是做好一件事儿,“专注”非常重要。我们刚刚一直在讲,二位一干就是干几十年的时间,他们一直坚守自己的工匠精神,坚持这颗匠心。
最后想让王津老师跟大家说说,您觉得什么才叫工匠精神,怎么一直把它坚持做好?
王津:我觉得各行各业都是工匠,只不过应该把自己从事的这件工作用心做,做精、做细,在这个工作当中首先要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更要对得起你所做的这件事情,特别是文物保护这件事情。
文物保护安全第一,在工作当中一定安心做,不要有任何杂念。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在我们手里,人家传了几代人,我们虽然修的是残破的文物,但是我们不能在修复当中增加新的伤疤,这样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前代几代人文物的保护。
故宫的文物在那个年代,包括南迁,辗转几千公里回到故宫,我们的责任就是尽心尽力做好,我觉得匠心精神就是应该把自己这份职业做好,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良心。
主持人:昊楠是新一代的文物修复师,跟现场年轻人说说,如何坚持在一个岗位上做一件事情,也就是工匠精神。
亓昊楠:首先找到自己的方向,首先对这个行业有无比地喜爱,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弃而不舍,这种就是追求极致的表现。任何平凡的事,只要做到极致,一定会赋予它特殊的意义。
我希望年轻人能够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向,一直坚持下去,他们将会取得所意想不到的成果。
主持人:再次把掌声送给两位故宫男神,谢谢你们!
2020网易未来大会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和网易公司联合主办,杭州市商务局、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政府、北京网易传媒有限公司以及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移动总冠名。大会将进行三天的头脑风暴、涵盖了预见未来、新基建、人工智能、区块链、潮商业、UP生活以及和文化等论坛。
标签: 匠心 对话 时代 之和 故宫 工匠 精神 新老 传承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