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微信隐私,不能靠相信腾讯的“节操”

互联网 2018-01-02 21:31:06 转载来源: 澎湃新闻

(原标题:微信隐私,不能靠相信腾讯的“节操”)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一段话,道出了8.89亿微信用户对自己隐私的深深忧虑。1月1日,他在某论坛上发言称,现在的人几乎是全透明的,没有任何隐私和信息安全

(原标题:微信隐私不能相信腾讯的“节操”)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一段话,道出了8.89亿微信用户对自己隐私的深深忧虑。

1月1日,他在某论坛上发言称,现在的人几乎是全透明的,没有任何隐私和信息安全。“我心里就想,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甚至很多商业秘密就泄露了。

之后,微信团队回应称,“我们天天在看你的微信”纯属误解。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微信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微信团队的话说得很硬,但还是无法让人释怀,甚至回应本身是不够坦率和真诚的。

如果微信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是不是用户手机丢失、损毁了,就不能进行信息恢复?数据就不存储在微信的服务器上了吗?在之前的一些个案当中,我们明明看到司法机关是可以通过微信公司恢复数据作为呈堂证供的。这做何解释?至于微信说没拿用户的聊天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那么,朋友圈里推送的那些“精准”的广告是从哪里来的?

在移动通信时代,互联网的巨头们掌握了巨大的权力――对于数以亿计用户的数据的掌控。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如今这样,大公司如此精确地掌握你的行走轨迹、工作单位、消费习惯、地理定位、收货地址……互联网公司甚至比你的家人更能了解你的一举一动。也正是因为互联网巨头们垄断了用户的数据,公众对于隐私的担心才不是杞人忧天。

去年8月,腾讯副总裁丁珂就表示:微信不会读取、分析聊天记录,“虽然腾讯有能力做,但从来没有做过。”要保护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隐私安全,不能靠微信单方面承诺的节操。毕竟如果缺乏监督的话,连苹果这样的大公司也干得出来故意降低手机性能,逼你升级换代的勾当。

在前互联网时代,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一项重要公民权利,是被写入了《宪法》第40条的,相应的《刑法》第253条也规定了“私自开拆邮件、电报罪”。但在所谓大数据时代,公民的通信秘密却变得暧昧起来,甚至被公然作为“数据资产”,成了互联网巨头的囊中之物。

马化腾有没有偷偷看你的微信记录,这个不能靠微信团队的单方面承诺,必须有制度性的约束、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其实,为了保障社会安全、为了打击恐怖主义等需求,对公民的网络通信记录进行必要的约束、监管是必需的,但也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边界和程序。虽然我们目前有了《网络安全法》,但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还是在推进当中。要靠法律制度的刚性运行,而不是互联网巨头的单方面承诺,才能够打消公众对通信隐私的担忧。

标签: 微信 隐私 不能 相信 腾讯 节操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