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微软,是时候“去Windows”了

业界动态 2014-03-14 14:39:2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微软,是时候“去Windows”了 “让利”35美元,或许能为微软开创一个“去Windows”的新时代。 虽然此次微软调价仅对售价250美元以下的PC生效,看似抠门,但对微软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让步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微软,是时候“去Windows”了

“让利”35美元,或许能为微软开创一个“去Windows”的新时代。

虽然此次微软调价仅对售价250美元以下的PC生效,看似抠门,但对微软来说,已经是天大的让步。要知道,PC市场本身已经是在萎缩的。若对全部PC授权进行同样的调整,微软设备与消费者授权部门53亿美元的营收可能会直接跌至15亿美元以下,这需要裁掉多少人、卖掉多少资产才能打平?

过去的几年,尤其是Windows8面世之后,抨击微软产品和战略的言论不少,但实际上,多数是失之偏颇的。事实上,让Windows日渐没落的最大的敌手,是它30年辉煌的历史,而非开发人员和决策层的失误。

就拿Windows 8来说,为何难以做到和Android和iOS一样易用?答案很简单:如果Win8不支持过去所有的PC软件,还会有用户选择它吗?为此,Windows的开发者必须保证最大程度的兼容性,在设计出崭新的界面和用户体验的同时,还要保证旧有软件不做太多改动即可在新系统上运行,并保持和过去差异不大的操作习惯……这使我对Windows的开发人员充满了敬意。

背负着30年的包袱―随着PC应用越来越庞大的应用环境、生态系统和开发团队―的压迫下,Windows已经无法作出漂亮的转身动作。

毋庸置疑,Windows是微软最成功的产品,几乎成了微软的代名词,很多人心目中MicroSoft几乎就等于MicroWindows。但是,当产业道路开始急转弯时,Windows开始成为微软的包袱,而非动力。

在Windows的黄金时代,它是微软其他产品的有力支柱。例如,在浏览器战场,Windows捆绑IE就成功击败了竞争对手。

然而,今天多种多样的应用环境下,Windows反而成为一个“被捆绑”的产品。我们在PC上安装Windows的必要性越来越弱,很多人除了办公之外,已经将娱乐全部移动到了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或各种各样的“盒子”以及智能电视上。现在看来,更像是Office、AutoCAD以及一些其他的工具应用捆绑了Windows。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依然以Windows为核心,就是不合时宜的了。但是,以Windows为立足之本,Windows授权费用为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现状,导致微软的步子很难迈得太大。

举个例子,微软已经推出了基于云的Office服务,但应用并不广泛。实际上,如果Office部门拆分出来,它有很大的可能会成为最成功的在线办公软件,并以此为基础,在在线办公协同方面让Google Docs之类对手丢盔卸甲。然而,Office是捆绑Windows的利器,微软当然不愿让人们能够在Pad或其他一些新奇的设备上使用它。于是,各种各样的在线文档获得了赚钱的机会,并在心里默默地感谢Windows和微软。

更苛刻地指责的话,MySpace和MSN之所以没能一统社交和IM两界,也和Windows在微软的统治地位脱不开干系。

然而,如果说在两年之前,Windows还有机会以“一致的应用体验”为口号,用PC领域的影响力去影响移动市场,今天这个希望已经越来越渺茫。

可以说,如何“去Windows”化,是微软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微软不主动“去Windows”,市场也会逼迫它“去Windows”,但主动被动,结果迥异。

降低部分授权费用,看似是一个小动作,但至少意味着,微软已经开始努力改变自己的根基和束缚―建立在Windows授权费基础上的公司商业模式。当然,这必然会遭到各种势力的反对―首先就是看到Windows业务收入进一步降低的股东们,也许还有被辞退的部分员工,更多的或许是对Windows怀有深刻感情的微软老粉丝。但是,若真的能够逐步减轻Windows在微软收入和文化中所居的地位,让微软的天才工程师们解放出手脚,让MicroWindows真正成为MicroSoft,也许是一个新微软崛起的开始。

标签: 微软 时候 Windows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