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微软这些年在移动操作系统上干了些什么?

业界动态 2014-03-11 22:49:4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微软这些年在移动操作系统上干了些什么? 各位读者,如果你是在手机上读到这篇稿子的,那么它是什么操作系统呢?也许你并不在意这件事情,也许你只知道手机的品牌,也许你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争霸故事并不感兴趣,但你要知道一点,今天被视作“新人”、“后来者”甚至“弱者”的微软Windows Phone,它的前身Windows Mobile曾经一度辉煌得不可一世,几乎成为“智能手机”这四个字的代名词,而这其中巨大的转变,从某个方面来说,正代表了微软帝国这十几年间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急速衰落以及与机会失之交臂的扼腕叹息。 初尝败果的的Windows CE 如果今天的你听说过Windows CE这个名字,说明你的年纪“够老”了,而如果你还知道Palm这个名字,那么“资深”二字非你莫属了

AS网站目录(www.adminso.com):微软这些年在移动操作系统干了什么

各位读者,如果你是在手机上读到这篇稿子的,那么它是什么操作系统呢?也许你并不在意这件事情,也许你只知道手机的品牌,也许你对于手机操作系统的争霸故事并不感兴趣,但你要知道一点,今天被视作“新人”、“后来者”甚至“弱者”的微软Windows Phone,它的前身Windows Mobile曾经一度辉煌得不可一世,几乎成为“智能手机”这四个字的代名词,而这其中巨大的转变,从某个方面来说,正代表了微软帝国这十几年间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急速衰落以及与机会失之交臂的扼腕叹息。

初尝败果的的Windows CE

如果今天的你听说过Windows CE这个名字,说明你的年纪“够老”了,而如果你还知道Palm这个名字,那么“资深”二字非你莫属了。

在遥远的上世纪90年代,当乔布斯刚刚回归苹果埋头研发iPod的时候,当Android创始人安迪・鲁宾还在微软打工的时候,那是属于Windows CE与Palm的时代。

那个时候的手机与“智能”二字毫不沾边,虽然摆脱了砖头造型,但在彩屏都尚未到来的时候,手机最“智能”的功能也无非就是电话本、日程表和记事本这几样功能,根本无法满足个人移动办公的需要。

与此同时,“掌上电脑”的概念却一直蔚然流行,前有AppleNewton这个昙花一现的设备,后有索尼力挺的Palm系统,当然还有我们本文的主角Windows CE。

Palm起先并不是一家设备制造商,而只是专注于移动操作系统的研发,就像今天的Android一样,但由于系统执行效率高,对硬件开销低,比较符合移动办公的需求,并且有一大堆软件的支持,因此包括索尼、联想、方正以及一大票台系企业在内的厂商,都是Palm阵营的一份子,甚至到后来Palm自主推出的Treo品牌更是成为了像GoogleNexus这样标杆性的产品。

强大的Palm对手只有一个,就是微软Windows CE,但在与Palm的数次交锋中,微软始终处于下风。究其原因,无非是当时的Windows CE产品盲目追求功能上的大而全,造成运行速度异常缓慢,耗电量巨大,系统也很不稳定。

那个时候在移动设备领域,微软完全是一个弱者,当时的比尔・盖茨最头痛的就是如何将桌面Windows系统无缝的延伸到移动终端上,而这个目标,成为后来十余年间微软历任CEO的噩梦。

时至今日,你只能在银行POS机或是老式的车载GPS上看到Windows CE的身影了,这个如今被“打入冷宫”的非智能系统,当初可是承载了微软帝国最大梦想的。

华丽转身的Pocket PC

如果说这十几年间,微软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打过什么漂亮的胜仗,那么有且只有一场,就是在2002-2003年推出的Pocket PC系统,这个被简称为PPC的系统,正是Windows Mobile的前身,甚至可说是今天Windows Phone的鼻祖,它横扫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领域长达数年,将盛极一时的Palm彻底逼出了历史舞台。可以说正是有了Pocket PC,才有了今时今日的“智能手机”。从这个角度上说,微软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大功臣,可惜就像微软新任CEO萨蒂亚・纳德拉在发给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说到的那样:“这个行业并不尊重传统,所尊重的唯有创新。”这句话当中的很大一部分背景,就是Pocket PC带给整个业界的辉煌,以及辉煌过后的今天微软并没有享受到任何东西。

书接上文,2000年4月,下定决心摆脱Palm阴影的微软正式把基于Windows CE 3.0的PDA命名为Pocket PC。从此,一个真正在掌上电脑和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驰骋风云的系统诞生了!

Pocket PC能够成功的关键,是它一开始就奠定了的几个关键点:触控屏、超大彩屏、移动办公、超强硬件核心,以及最为关键的软件生态系统,细细数来,这几点正是今天所有风靡的主流手机操作系统所共同具备的,而微软能够领先14年就高瞻远瞩的看到这些流行趋势,说明那时的微软的的确确是走在了IT业界的前端,所以Pocket PC没有理由不成功。

而让它在成功之路上走得更加顺畅的,是微软从一开始就选取了一批优秀的合作伙伴――一批从PC时代就和微软一起打拼的伙伴,这其中惠普和康柏功不可没,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伙伴就是HTC,或者在大陆市场应该叫做多普达。

彼时名不见经传的HTC,正是靠着代工Pocket PC的硬件产品,而走上了掌上电脑和手机制造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也才逐步发展成为自主创新的品牌厂商,并在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一个享誉国际的手机品牌,由此可见Pocket PC这个操作系统以及背后产业链实力的强大,不过后来Android的兴起也是由于HTC的鼎力支持,可以说HTC亲眼见证了手机操作系统整整一个时代的更替,此乃后话。

在遥远的2002年,也就是Pocket PC发布2002版的时候,就已经区分开了两个不同的版本――触屏版的Pocket PC和非触屏版的Smartphone,这大概是智能操作系统的第一次市场细分,足见微软对于用户群体的敏锐观察。

当多普达515、神达8380这样只有普通翻盖手机一般大小的Smartphone握在手里的时候,你会发现单手也可以玩转智能手机,你会发现数字键盘一样可以操作智能系统,而今天你根本找不到这样一款带键盘的翻盖智能手机了,“Smartphone”这个系统的专属名称,也和微软Pocket PC被一起尘封在了记忆里。

神一般的Windows Mobile

随着2003年的到来,微软正式将Pocket PC和Smartphone合二为一推出新系统Windows Mobile,你会发现那时的智能手机系统,是距离桌面Windows最近的一次,高度相似的开始菜单,布局相近的窗口,就连右键都是通过触摸笔在屏幕上长按来“神一般”的存在。更令人赞叹的是,Windows Mobile软件的开发具有先天的优势,很多应用只要在桌面Windows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就能搬到手机上来使用,而像Office这种办公文档,更是拖进来就能打开,所以那时候使用MMC或者mini SD扩展卡导数据存资料,就像用U盘一样方便。

正是凭借这些高度整合的特性,特别是对于Office、Outlook等办公软件的完美兼容,使得Windows Mobile坐上了智能操作系统第一的宝座――只是那个时代并没有“智能系统”这个概念。

与此同时,微软Windows Mobile也如摧枯拉朽一般撕扯着江河日下的Palm,就在那时,众多的传统IT巨头和商业用户纷纷加入微软阵营,左手一部多普达585、HPiPAQ h6300、神达Mio 8390,右手一根手写笔,已经成为商务人士的招牌动作。

而这个经典的输入动作,后来也成为Symbian甚至Android和iPhone时代被模仿的对象,可见在电容屏还没有兴起的时代,电阻屏+手写笔确实是继鼠标键盘之后的又一伟大发明。

但恰恰是这一发明,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事件,断送了本来前程大好的Windows Mobile,使其“晚年”相当悲惨,被无情的扔进了历史的故纸堆里。

走下神坛的Windows Mobile

我不想说一些“历史是无情的”或是“一代新人替旧人”之类的老话,但Windows Mobile却几乎在一夜之间走下了神坛,就像当初它干掉Palm那样干脆利落,只是这次扮演“杀手”角色的是iPhone。

事实上从2003年Windows Mobile发布,直到2007年最后一版Windows Mobile 6.5的推出,微软都始终对其保持高度的自信心,版本的迭代一直都令人欢欣鼓舞,硬件厂商也紧随其后,其乐融融的局面就行PC领域的“Wintel联盟”那样。

但是这4年多的时间里,微软固步自封,没有及时发现Windows Mobile抱残守缺的一面,更别说对于iPhone这样不世出产品的提前预计,正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首先,虽然Windows Mobile极盛之时软件数量多达几十万款,而且仅中文应用就有好几万,并且还举办各类开发者大赛,且微软是第一家提出“生态链”概念的OS厂商,但它却根本没有意识到App Store这个玩意,这是微软和苹果两个公司的本质区别――工程师导向与用户导向。

那个时候的Windows Mobile手机是“极客”的最爱,装软件一定要用数据线连接电脑进行同步,而软件的获取方式则与下载PC软件毫无二致,也许微软的工程师一直都乐此不疲这种和“台式机一样的体验”,但在今天来看简直糟糕透了,更别说微软在这其中一分钱的开发费用都没有分享到,因此缺乏软件商店是Windows Mobile系统倒掉的第一个理由,没有App Store,再多的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也都是一盘散沙,这个道理微软直到2010年发布第一代Windows Phone的时候才明白,而乔布斯早在2008年第二代iPhone 3G的时候,就玩得有模有样了。

第二个令Windows Mobile倒掉的理由就是曾经作为智能手机象征的手写笔,而这也正是乔布斯在发布第一代iPhone的时候,拿来狠狠揶揄对手的一个段子。

Windows Mobile的工程师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世界上还会有比手写笔更好的人机交互方式吗?如果不信,可以看看同为2002年推出的Tablet PC,微软如法炮制的将手写笔搬到了这个大家伙上面。

虽然后来大家都知道乔布斯早就重金布局在电容屏和康宁玻璃上面,但这种过人的胆识与魄力,是微软以及它的很多盟友都不具备的。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这根手写笔确实是非常多余的,手指是人类天然的输入工具,这一点只要看看1-2岁的小孩子是怎么玩iPhone和iPad的就知道了。

其实那个时候Windows Mobile的用户已经在叫苦不迭了,电阻屏本来就对精确度的要求极为苛刻,甚至苛刻到了每个像素点,因此在很多摇摆不定的场合,你都没法在Windows Mobile的屏幕上点选,但微软似乎从没有想过要改变这一点。

更加致命的第三点失误在于,Windows Mobile总喜欢作茧自缚,哦,不对,其实直到现在的Windows Phone,微软也都改不了这个“自我限定”的臭毛病。

虽然Windows Mobile一开始就把处理器、内存、屏幕、电池等规格像组装台式机一般公诸于众,但当核心硬件已经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即使最新推出的Windows Mobile手机也还在用着陈旧的配置,难怪iPhone一出现的时候就没人再想起Windows Mobile了,虽然都是同一年更新,但后者更像是“爷爷辈儿用的”。

失败的理由也许还有很多,但这三点足以令Windows Mobile致命,虽然今天我们“马后炮”一般的诊断了一番,但其实Windows Mobile是被微软自己玩死的,就算没有iPhone和Android,它的落后与不思进取也会被用户主动淘汰掉的,历史就是这样残酷。

迟来的Windows Phone

当2010年10月11日微软发布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时候,iPhone 4已经热卖了一个季度,Android Market(那时候还没有改名为Google Play)也正在庆祝第10万个应用上线,而微软的移动操作系统连苟延残喘都算不上,因为从2007年末代Windows Mobile 6.5直到2010年秋季Windows Phone发布这三年间,微软不知道哪里发呆去了。

这是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局面,曾经的智能操作系统老大,居然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将这个炙手可热的市场拱手相送,唯一的解释就是,微软和他的小伙伴都被iPhone/Android吓呆了,以至于需要三年时间才反应过来,那边反应神速的HTC早在2008年就跑去抱着谷歌一起发布首款Android手机G1了,这边Windows Mobile还在为当年12%的市占率而弹冠相庆呢,微软根本没有看到iOS已经“弯道超车”一般的10倍于自己的增长速度了。

但是坦率来说,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人,Windows Phone的确是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无论界面风格、动态效果、系统稳定程度还是终端手机的外观设计,都与iPhone和Android做出了足够的区分,有些设计甚至还成为了两外两个系统模仿的对象。

但是Windows Phone实在是太新了,在微软缺席的这三年里,它的地位和曾经的辉煌几乎被遗忘殆尽,应用开发商和终端制造商也都作鸟兽散,以至于在2010年的那个秋天,没有人把微软当做“归来的王者”,而是“一个崭新的系统”,这深秋的寒意,想必时任微软CEO的鲍尔默一定感受到了。

Windows Phone的确是太新了,一方面,所有APP都是重新开发,先前几十万数量级的APP积累灰飞烟灭,不复存在,新系统不仅完全拒绝了兼容Windows Mobile软件的可能性,就连Windows Phone 8/7.8都不能兼容Windows Phone 7/7.5的应用,成为当时的一大笑谈,可见忙中出乱的微软被另外两个对手都逼成什么样了,而这种乌龙行为令合作伙伴诺基亚(那时候还没有收购)频繁躺枪。

说到合作伙伴,这是微软Windows Phone的第二个重要损失,在发布之初,微软也仅仅号召来了三星、HTC、诺基亚和华为等少数几个伙伴,这里面以前积累的PC厂商资源也全都不见了踪影,可见供应链、渠道和代工厂也都是“全新”的,因此Windows Phone从发布之初就步履维艰。

而就是这样几个少得可怜的合作伙伴,在当时也都只推出了少得可怜的2-3款手机,而在“同一个微软”大旗的感召下,当年发布的所有Windows Phone产品都被微软严格控制,界面、主题、配色甚至硬件配置都如出一辙,关键时刻微软又发挥“一根筋”精神,初代Windows Phone系统不支持双核处理器亦成为笑谈。

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丢丑之后,目前真正站在微软这边的也就只有诺基亚和三星了,而实际情况是,前者被微软娶过来之后与Symbian和Android系统也就渐行渐远了,只能死心塌地推出Windows Phone手机了;后者在两年的时间里仅推出了2款Windows Phone手机,而同期推出的Android产品可是有上百款之多,足见孰轻孰重。

本来就是市场的后来者,更新周期还十分缓慢,在这几年间昏招迭出,种种迹象都是一副“新人”的做派,而在这些现象掩盖的背后,是积贫积弱的Windows Phone软件商店,跟不上步伐的硬件配置,以及貌合神离的无缝连接――说起这最后一点,WP8和Windows8除了都具备磁贴和Metro UI,究竟还有什么关联呢?

后记

行文至此,我们已经可以回答本文一开始那个也许你并不关心的问题了,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调查,去年第三季度Windows Phone手机出货量1020万台,市占率4%,虽然同比增长178%,并且跑赢了45%的市场整体增长,但如果要为Windows Phone做一个3年小结,似乎它距离前代Windows Mobile退市时12%的市占率都有好大的差距。

纵观十几年间微软在手机移动操作系统领域的起起伏伏,似乎真正的对手还是自己,胜利时没有看清自己下一步的方向,失败时更不知道应该走向何方。曾经作为智能手机代名词的微软移动操作系统,经过四代十几年的发展却要从新来过,不能说市场太无情,只能说微软没有抓住移动互联网的大潮。

“500美元?还是合约机?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手机。它没有实体键盘,不方便发邮件,吸引不了用户。”――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在第一代iPhone面世时所言。

标签: 微软 这些 年在 移动 操作系统 干了 什么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