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社交网络

Facebook十岁了:扎克伯格积极蜕变

社交网络 2014-03-06 15:18:59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AS网站目录 长歌 2月4日编译在Facebook即将迎来十周岁生日之际,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接受了《彭博商业周刊》的专访,对该公司以及他个人在这十年过程中的蜕变进行了阐述。以下为文章全文:心怀感激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很少关注令人伤感的周年庆典,但今年,他却要迎来3个重要的纪念日

Facebook十岁了:扎克伯格积极蜕变

AS网站目录 长歌 2月4日编译

Facebook即将迎来十周岁生日之际,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接受了《彭博商业周刊》的专访,对该公司以及他个人在这十年过程中的蜕变进行了阐述。

以下为文章全文:

心怀感激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很少关注令人伤感的周年庆典,但今年,他却要迎来3个重要的纪念日。2月4日,由他在哈佛大学寝室里一手创建的Facebook将迎来10岁生日。这位青年才俊本人也将在5月迎来30岁生日。与此同时,他和妻子普里西拉·陈(Priscilla Chan)的第一次见面至今也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

所以,从去年开始,扎克伯格已经写下了好几十页的感想,多数都记录在他的手机上。他把这些想法变成了3年、5年或10年计划。他还给自己的2014年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扎克伯格喜欢挑战,每年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全新的目标,前几年的目标包括学汉语(2010年)、只吃自己亲手宰杀的动物(2011年)和每天见一个从未见过的人(2013年)。今年,他准备每天至少写一封经过慎重思考的感谢信,既可以发电子邮件,也可以直接手写。

“这对我很重要,因为我是个很苛刻的人。”他在Facebook门罗帕克总部接受采访时说,“我总是想把事情做得更好,通常都对事情的现状不满,既包括我们的服务水平,也包括我们的团队品质。但客观来看,我们在很多事情上其实表现得都很优秀。我认为,应该对这一切心存感激。”

扎克伯格依然保持着不合常规的孩子气,行头也是一如既往的套头衫、灰T恤、牛仔裤。不过,他不再穿阿迪达斯的人字拖,而是换上了黑色的耐克运动鞋。这或许勉强可以视作他而立之年走向成熟的一点标志。

身为Facebook的董事长兼CEO,扎克伯格有很多理由对他拥有的一切心怀感激。他的社交网络在全世界拥有12.3亿用户,这家公司的市值约为1350亿美元,可能会成为有史以来冲击1500亿美元市值速度最快的企业。它最近的财务业绩令华尔街刮目相看,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在移动时代的成功转型。Facebook在1月29日提交的2013年第四季度财报中披露,该公司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广告销售额首次超过传统PC广告收入。扎克伯格说,移动转型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速度,但“我们公司的特点就是意志坚定”。

迎接挑战

Facebook的挑战在于,如何继续保持增长。由于已经吸引了全世界超过半数的网民使用这款服务,该公司的用户群已经急速膨胀,不可能保持原先那种突飞猛进的增长态势。与此同时,Facebook还必须捍卫自己利润丰厚的业务免受当今种种趋势的威胁。

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都在渴求种类多样的上网体验,探索彼此联系的新颖方式。很多网上的意见领袖都开始逐渐抛弃Facebook。而由于拥抱了匿名机制和与众不同的内容分享方式,Twitter和Snapchat等竞争对手也已经在曾经难以撼动的Facebook生态系统之外,获得了勃勃生机。

硅谷最聪明的一批产品开发者原本都利用Facebook来开发游戏和各种娱乐产品,但现在却转而集中精力创造与Facebook竞争的应用。“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取代Facebook。”硅谷风险投资公司Khosla Ventures合伙人凯斯·拉博伊斯(Keith Rabois)说,“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其他社交平台作为自己的枢纽,这的确成了一个问题。他们会逐个丧失阵地。”

扎克伯格表示,企业经常在重大转型中迷失方向。他的公司还没有迷失,所以“目前的处境使得我们可以后退一步,仔细思考今后的重大趋势。”

移动为先

2012年初,扎克伯格召开了一次全体员工大会,坚定地宣布该公司将“以移动为先”。随后,为了加强这一理念,他甚至毫不客气地终止了所有以电脑为幻灯片开头的会议,要求所有人员都要在开头部分阐述与智能手机相关的内容。

他的3年计划依然是扩大Facebook在移动领域的触角。“马克过去两年被迫学会了如何运营一家以移动为先的公司,这意味着改变团队运营思维,改变产品开发模式,就连所需的技术能力也要发生变化。”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说,“他很快就完成了这种转变。”

不过,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Facebook原本有意开发自己的智能手机,但后来却放弃了。他们去年推出了一款名为Facebook Home的启动器应用,对搭载谷歌(微博)Android系统的手机进行定制,但同样遭遇失败。现在,他们又转向第三种方案:开发大量的独立应用。1月30日,Facebook计划推出Facebook Creative Labs系列移动应用中的第一款。

其中的很多应用都将拥有独立品牌和独特的分享风格。第一款名为Paper的应用完全看不到Facebook的影子。如果Facebook是网络世界的社交报纸,Paper的努力方向则是网络世界的杂志:图片、好友更新、共享的文章都将展现在一个以图为主的界面中,但却毫不局促。所有的文章几乎都是根据Facebook上的分享和点赞数量选取和排列的,但同时也会利用人工编辑的方式来确保内容来自合适的渠道。

这款应用还包含一些颇具新意的功能。例如,在“全景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向不同方向倾斜设备的方式来浏览一张照片的不同部位。“我们只是认为,人们希望使用不同的分享方式。单纯把所有内容都压缩到一个蓝色应用中,是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扎克伯格说。换言之,Facebook的未来或许不会完全依赖Facebook自身。

收购Instagram成了Facebook向多元化应用模式迈出的第一步。Facebook 2012年4月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这款照片分享应用,现在看来,当年的那次联姻似乎非常愉快。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约有57%的Instagram用户每天都访问这款服务,用户粘性位居社交网络行业第二位,仅次于Facebook。

收购遇挫

去年,Facebook出价30亿美元洽购阅后即焚照片分享服务Snapchat。但Snapchat联合创始人、23岁的斯坦福大学辍学生艾维·斯皮格尔(Evan Spiegel)看待Facebook的方式,就像扎克伯格当年看待谷歌的方式一样,也与谷歌创始人之前看待微软的方式类似:一家四面树敌,甚至偶尔会被人嘲笑的老牌巨头。斯皮格尔不仅拒绝了扎克伯格,还把他们之间的电子邮件截图发布到Twitter上。

在被问及对自己私人邮件被公之于众作何感想时,扎克伯格似乎更多的是忧愁,而不是愤怒。“哦,我不知道,但我恐怕不会这么做。”他说。他随后表示,斯皮格尔的举动是可以宽恕的。“每当我跟创业者沟通时,他们总是问我,应该避免什么错误。我认为,实际情况是,你肯定会搞砸各种事情,我们也一样。”

尽管Snapchat并未透露具体的用户数,但有报道称,它已经取代Facebook,成为真正受到青少年欢迎的社交网络,每天的照片分享量也已经超过了Facebook。社交媒体咨询公司IStrategy Labs最近发布报告称,Facebook的青少年用户总数自2011年以来已经萎缩了25%。

但包括扎克伯格在内的Facebook高管都质疑这些数据的准确性,他们都表示,多数青少年仍会每天使用Facebook,比率超过任何竞争对手。

不断完善

不过,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并未因此轻敌。“通常而言,当一款产品大获成功后,我们都会花很多时间讨论它的成功秘诀。”2012年离职开发手机字处理工具的Facebook前CTO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说,“马克很愿意寻找其他产品的优势和Facebook的不足。”

正是通过这种不断完善的精神,使得Facebook在社交网络世界越来越成功。当1/5的人类使用你的产品时,任何一点改动都会引发巨大的反响。去年春天,该公司推出了新版News Feed,这是一个专门汇总状态更新、新闻报道和用户照片的信息流,在整个Facebook中扮演了信息枢纽的角色。不过,Facebook只面向移动应用推出了新界面,并未将其推广到桌面平台,因为测试反馈表明,用户并不喜欢这次改版。

近年来,Facebook还曾推出过问答服务、签到工具和Facebook Credits虚拟币等产品。这些产品都被逐一整合到Facebook平台中,但用户却几乎对它们视而不见。

Facebook最近利用一款自主开发的独立应用取得了成功,那就是Facebook Messenger。该产品去年完成了升级,极大地增加了这款社交网络聊天服务的用途。它目前已经成为苹果App Store下载量排名第12位的免费应用,领先于Facebook主应用。

Facebook很早以前就配备了信息聊天功能,但之前却一直将其作为一项普通功能整合在这个社交网络中。用扎克伯格的知己、Facebook产品副总裁克里斯·考克斯(Chris Cox)的话说,曾几何时,“你每次要使用它时,都要点击两次按钮才行。这会带来巨大的使用障碍。”

去年12月,该公司把工程师聚到一起展开了集体讨论,并启动了Facebook Creative Labs项目。类似的“黑客松”项目多数都为时一天,但那一次却持续了整整3天,参与者早在一个半月前就收到了通知。

Facebook工程副总裁麦克·沃纳尔(Mike Vernal)称之为他在Facebook参加过的最有活力的黑客松。扎克伯格表示,那次活动催生了大约40个创意。虽然他不会对外透露,但却表示,其中大约有6个会于今年通过Creative Labs推出,其中的一个想法还是专门针对Facebook群组功能量身定制的。这个经常被人忽视的社交网络功能允许很多用户共同展开私聊。

转变观念

任何一个了解Facebook的人都会对部分新应用中的一项功能感到震惊:它们允许用户匿名登录。这对扎克伯格来说可谓一次重大转变,他曾经对《Facebook效应》一书的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说,“一个人有两个ID是典型的诚信缺失。”

在Facebook创立之初,网上根本没有真实身份一说。Facebook成了第一个让人们坦诚相见的网站,他们之后也始终坚持让用户用真名实姓注册和分享内容。Facebook账号甚至成了整个网络的通行证。但凡事都有两面性,Facebook在凭借实名制大获成功的同时,也遭遇了全新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青少年愿意把自己自己疯狂的聚会照片与父母和老师分享。而渴望自由表达思想的人,也纷纷转战Twitter等并未强制推行实名制的平台。

曾经在Facebook工作过的很多人都表示,实名和匿名一直都是该公司内部热议的话题。现在,扎克伯格似乎正在放松他原本坚定不移的信念。“我不知道这种平衡是否摇摆得太过剧烈,但我现在的确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不需要继续紧抓实名制不放。”他说,“如果你总是面临实名制的压力,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Paper仍然需要使用Facebook账号,但扎克伯格却表示,该公司的其他新应用可能会像Instagram一样,不强求用户用Facebook账号登录,也不强求他们与Facebook上的好友分享照片。“经过了10年的发展,我认为我们现在的平衡性肯定更好了。”他说,“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Facebook高管似乎有意压低这些应用的预期,他们表示,包括Paper在内的产品都是针对少部分用户定制的,不会在短期内实现轰动效应,也难以吸引10亿的庞大用户群。这种谨慎态度或许源自Facebook Home和新版News Feed所遭遇的失败,这两款应用都曾经展开过大规模推广。除此之外,与Snapchat功能类似的Poke应用也遭遇了类似的窘境。

扎克伯格表示,Poke“更像是一个玩笑。几个人在黑客松上开发出来,然后我们做了一个版本,之后便放弃了,再也没有碰过它。”

偷袭谷歌

当然,Facebook完全不需要在这些新应用上复制它之前取得的巨大成功,它已经成为全世界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不计特定项目,Facebook最近一个季度的净利润达到7.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56%。该公司目前坐拥114.5亿美元现金,拥有足够的试错资本。

五年来,扎克伯格一直都想把Facebook打造得更加直观,希望用它来解决一些连用户自己都不知道的问题。用户发布在Facebook上的信息,大约有5%至10%是向好友询问各种问题,例如,哪里有好牙医?哪家印度餐馆口味最好?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应该在利用数据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表现。然而,这却需要克服巨大的挑战。

扎克伯格正在带领他的公司挺进谷歌的领地,后者已经可以为网上的多数问题提供可靠的答案,并且拥有充裕的资金,可以抵御任何试图与之对抗的企业。例如,谷歌最近宣布收购英国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商DeepMind Technologies,希望以此理解更加复杂的搜索请求。而谷歌的竞购对手正是Facebook。

Facebook去年还推出了一款与谷歌类似的服务,名叫图谱搜索(Graph Search),但效果却令人失望。在听闻图谱搜索只有一半的时间能够发挥作用时,扎克伯格表示,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Facebook工程副总裁沃纳尔称,图谱搜索是该公司以桌面电脑为重点设计的最后一款重要产品。他们现在正在针对手机改版。

沃纳尔表示,如果能够了解用户的地理位置,便可以据此提供更相关的信息。例如,倘若用户要去新西兰旅游,Facebook便可提供之前去过奥克兰的用户发布的消息和评论。沃纳尔说,由于Facebook已经积累了数万亿条状态更新,所以要收获这些数据,需要经过长达数年的努力。

个人目标

扎克伯格还制定了一些比较偏激的个人目标。他正在加速个人的慈善事业,在这方面的进度远超当年处在同一年龄段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他的个人净资产已经超过240亿美元,在世界富豪榜中排名第26位。他也是全球排名前150的富豪中最年轻的一位。

扎克伯格和普莉西亚·陈最近向硅谷社区基金会捐出了10亿美元,这个地方组织经常为医疗、健康和环境等非营利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今年1月,他还向硅谷一个弱势群体聚集的地区性家庭医疗中心承诺捐赠500万美元。

在谈到自己的家庭时,扎克伯格说,妻子已经准备好了,但他还没有。“我只是想确保等我有了孩子,可以多陪陪他们。”他说,“这就是重点。”

在被问及可否将自己在假期中的思考对外分享时,扎克伯格变得严肃起来。“我的确很幸运。”他说,“我感到自己肩负着重担,我希望帮助这里的人感受到我们所处的位置有多么独特,我们应该做到最好。”

宏伟蓝图

谈到10年计划时,扎克伯格变得激情满满。他不认为Facebook会像亚马逊那样创建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也不期待着像谷歌或苹果那样开发操作系统和可穿戴电脑。他的使命是扩大互联网的普及范围,让数十亿尚未上网的用户感受到网络的魅力。

去年夏天,Facebook与三星、高通和爱立信等另外6家公司共同组建了一个名为Internet.org的组织,希望能够简化服务,以便以更加经济的方式通过原始的无线网络传输内容,并挖掘低价手机的更多用途。

扎克伯格早期的测试令人鼓舞。欠发达国家有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了移动服务,并融入了Facebook平台,这也反过来让运营商可以更加经济地升级无线网络,以便支持教育和金融等需要更大带宽的服务。

这个愿景令人钦佩,但也充满风险。Facebook可以把整个国家的人都引入互联网,但却有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当地网民涌入本土社交网络,这一幕已经在中国和韩国上演。Facebook董事会曾经问扎克伯格,这些项目是否能创造经济效益,他承认,自己的答案太过依赖各种假设。

“如果我们能够推动这些经济体的发展,它们就将变成适合我们现有业务模式的市场。”他说。桑德伯格则补充说,这一设想短期内无法实现。“我们永远不会对产品收费,而这些低收入国家并不存在广告市场。”她说,“马克不认为他的理想主义有什么错。他总是说,创办Facebook不是为了打造一家公司,而是为了实现连接世界的梦想。”

标签: Facebook 岁了 扎克 伯格 积极 蜕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