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乘客大多自认倒霉 打车软件司机违约成本低

业界动态 2016-01-04 18:33:02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一段时间以来,哈尔滨一些市民和司机在使用打车软件遭遇违约后,因投诉渠道有限,大多只能自认倒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新兴的出行方式,打车软件在受到热捧的同时,也遭遇违约成本低、处罚力度小等困扰,应采取有效措施治理

一段时间以来,哈尔滨一些市民和司机在使用打车软件遭遇违约后,因投诉渠道有限,大多只能自认倒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新兴的出行方式,打车软件在受到热捧的同时,也遭遇违约成本低、处罚力度小等困扰,应采取有效措施治理。

打车软件司机违约成本低,乘客大多自认倒霉

2015年12月21日傍晚,哈尔滨一位市民在群力新区用“滴滴出行”预约乘车去火车站,打车软件显示,一位姓王的司机接单。乘客等候多时司机也未出现,打电话才知道,该司机已经拉乘了别人,他让乘客“再找别的车”。不得已,该市民再次预约出租车赶往火车站,险些误了火车。事后,乘客向“滴滴出行”投诉,直到目前也没有接到反馈。

不仅是乘客,司机也经常遇到违约问题。“有一位女士抢单成功后就联系不上了,我只好取消订单。还有一次,我的车都到了,眼看着乘客坐公交走了,一点办法也没有。”司机苏金红说。

据“滴滴出行”客服人员介绍,目前使用软件的司机分为专车司机、出租车司机等,公司对违约的处理主要依据被违约一方的投诉,无论司机还是乘客,对于通过客服成功受理的投诉,被投诉一次视为警告,累计两次封闭账号一天,累计三次封闭账号三天,累计四次封闭一个月,累计五次永久封闭账号。

哈尔滨市出租车管理处一位姓王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打车软件的管理,国家政策还没有下来,现在不好说。目前来讲,相关打车软件和管理处没有发生关系。”该部门一位处理投诉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管打车软件的违约投诉,如果涉及的司机有所属出租车公司,可以提供出租车公司的电话,由乘客自己去沟通。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滴滴打车”等新兴应用软件越来越多,但违约的处罚措施缺少威慑力,仅靠用户诚信难以维持这个市场的秩序。对于这种新兴出行方式的违约问题,软件开发公司、行业管理部门等有必要尽快出台更行之有效的服务管理办法。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标签: 乘客 大多 自认倒霉 打车 软件 司机 违约 成本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