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刷到一篇文章,貌似还是从罗辑思维里摘抄的一段。这一段中提到,很多人在微信上要和人对话,劈头第一句是:“在吗?”文章对这种做法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并以电子邮件举例:你和人写邮件,难道第一封先来个“在吗”?我觉得,至少从举例而言,是完全举错了的
在朋友圈刷到一篇文章,貌似还是从罗辑思维里摘抄的一段。
这一段中提到,很多人在微信上要和人对话,劈头第一句是:“在吗?”文章对这种做法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并以电子邮件举例:你和人写邮件,难道第一封先来个“在吗”?
我觉得,至少从举例而言,是完全举错了的。
人际传播有两种模式。一种叫“同步通讯”,一种叫“异步通讯”。比如,电话就是同步通讯,信件就是异步通讯。
发展到互联网后,这两种典型应用代表着截然不同的通讯模式。Email是非常标准的异步通讯,而IM则是同步通讯,IM两个字母本身就是instant message的缩写,即时通讯。
就中美两国具体使用情况来看,桌面时代,美国人更偏好Email,而中国人偏好IM。一种解释是:美国人个人主义精神略强,不喜欢被打扰。异步通讯工具更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其实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在中国的这种兴盛法,也很难在美国找到相同的例子。
MSN,这个今天已经彻底死亡的IM工具,在早期版本(6.0之前)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的:脱机留言。而QQ,则很早就能做到。有一种说法是,脱机留言显然属于异步通讯,美国人认为既然是异步通讯,用Email解决即可,为什么要用IM。顺带手,MSN也很长时间不具备传输文件的功能。
脱机留言+传输文件,显然就和Email没太大差别了,除了一条:Email是跨平台的。比如说,gmail和qmail就能够通讯,但msn和qq是不能完成通讯的。
中国人的IM一直很火,QQ是上个世纪就开始的一个产品,十几年过去了,依然属于当红产品。当QQ人手一个时,跨平台这件事已经不重要了。
异步通讯,既然是异步,发送信息者并没有这个指望:你正好在线。所以,Email使用中,很少会发生先来一封“在吗”这样的邮件。
但同步通讯时,发送信息者是存在这样一个指望的:你在线。这种指望其实在非互联网介质且非当面的沟通中也会发生,比如通电话的时候第一句:方便说话?信息发送方显然不希望ta吧啦吧啦一通说完后,你告诉ta:我回头再和你说吧。
争论者可能会指出:电话时希望你有空,是因为信息无法存储。而IM则完全可以事后翻阅,应该可以做到直奔主题而不是“在吗”开头。
这个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习惯这种东西,很难讲那么“理性”和“功利”。
我总觉得,这种习惯和另外一个传播理论“陌生人交往理论”有关。
如何从陌生人变为熟人?陌生人交往理论认为,“自我披露”是重要的因素。一方披露一点自己的信息,另外一方也跟着披露一点自己的信息。彼此循环,达到了解对方的程度。当其中一方不再披露自己的信息时,循环结束。过早地停止这个循环,双方是不可能变成熟人的。
陌生人交往理论揭示了一个秘密:人类内心深处其实是追求一种对等交换的。我告诉了你一点信息,你也得告诉我。否则,咱们就停止这种披露。你我也不可能成为熟人。
而一句“在吗”其实试图进行一种交换:我披露了一个信息:我在线。你也得来一次披露。如果没有得到这种回馈,我将无法继续深入和你交谈。
在在线聊天这种情景下,我个人倒是对“在吗”没什么太大的不满。但我对对方对自己的披露不够,倒是有很多不满。
微信通讯录上我存在不少人,压根就不知道ta是谁。或者,ta用一个很宽泛的信息来描述自己。比如说,我是一个媒体人,或者说,我是你粉丝。ID又显然是一个昵称。
我发现我身边也有人对这种状态不满,通常在清理通讯录时,这类人是第一选择。
最让人不满的事情是:在我对身份几乎不了解的情况下,对方直奔主题开始咨询问题。这违背了陌生人交往理论法则――因为我是以魏武挥实名存在于微信中的。
那么,在在线聊天中,以这样一种方式开启对话,会不会得到大家的赞同呢:
发一个红包。
金额嘛……一分钱会不会被对方拉黑啊?
微信搜索“站长搜索”关注抢6s大礼!下载站长搜索客户端(戳这里)也可参与评论抽楼层大奖!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