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当当网(9.89,-1.20,-10.82%)创始人李国庆称为数字阅读元年。这一年既有亚马逊(399.87,-4.67,-1.15%)kindle入华的标志性事件,也有腾讯(522,-5.00,-0.95%,实时行情)、阿里、百度(163.58,-10.85,-6.22%)三巨头的严密布局,更有豆瓣、多看、拇指等新锐公司的持续探索
郭大路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当当网(9.89,-1.20,-10.82%)创始人李国庆称为数字阅读元年。这一年既有亚马逊(399.87,-4.67,-1.15%)kindle入华的标志性事件,也有腾讯(522,-5.00,-0.95%,实时行情)、阿里、百度(163.58,-10.85,-6.22%)三巨头的严密布局,更有豆瓣、多看、拇指等新锐公司的持续探索。
数字阅读越来越流行,“阅读的未来”将会有怎样的演进?
李国庆在本报专访中认为,至少在5-8年内,电子书还无法取代纸书,他的判断依据是当当网的数据;而独立书店万圣书园的总经理刘苏里则认为,纸书价格将会是现在的几十倍。
不过,这一轮的变革已经如此之深,其影响已远不止消费者。也是在2013年,内容产业的价值链和生产流程已被颠覆。唐建光介绍了《我们的历史》如何转型纯数字内容品牌;中信出版社介绍了他们的数据和憧憬;拇指阅读更试图将社交与阅读紧密融合。
纸书成为奢侈品,电子书以社交的方式阅读?在传统与未来之间,二者应当还有无数种可能,或许他们都能活的不错。
经纬创投管理合伙人就披露,他们既投资了传统出版,也投资了数字阅读。因为“阅读是刚性需求,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很被很好的满足”。
一如去年此时我们的预测,行业在进化,读者会有福。这一年来,纸书的设计和印刷越来越精美,电子书的排版和体验也越来越舒适,整个行业正在向美好的方向迈进。
阅读的未来,正是要让人重新爱上阅读。
特约记者 郭大路 北京报道
“过去十年,中国图书市场‘居然’保持了12%的年增长率。”
李国庆说到这个数据时,用了“居然”两个字。显然,这个增长率有点出乎他本人的意料。要知道,这十年,正是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年代,电子书将埋葬纸书的论调更是甚嚣尘上。但纸书还在增长,李特别强调,这个统计里面不包括教材、教辅类图书。
与此同时,李国庆也感受到电子书来势凶猛。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他认为是“数字阅读”元年。2013年度,当当网电子书下载数量已达2250万份,这同样是一个让他意外的数字。
如今的当当网,依然是网络图书业的老大,号称拥有50%-55%的网络购书份额,同时也有专门的数字出版事业部,甚至推出了自己的阅读器。处在传统和变革之间,这个出版商人出身的企业掌门,如何看待阅读的未来?以及,电子书与纸书的竞争,是不是一场自我革命?
谁说中国人读书少?
《21世纪》:其实纸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没落,而是继续在增长?
李国庆: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图书居然是12%的增长,而且这不包括教材、教辅。不光是市场规模,我们可以看,过去的两年,总的销售册数,也是两位数的增长。
另外,我们看人均阅读册数,有统计说是人均阅读5-6册,也是两位数的增长。
《21世纪》:但很多人感觉,中国人读书特别少,有一种论调就是“中国人不爱看书”。
李国庆:可能中国人的阅读有些功利。其实中国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是不少的,但是中国的小说没有国外销售多。中国主要阅读是和职业发展相关的工具书,阅读的功利性较强。
至于,“不爱看书”论,也可能是两个因素。第一,可能中国人的阅读习惯问题;第二,传统出版物的内容本身是否够好?
《21世纪》:出版社有哪些问题?
李国庆: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美国一本书的平均销售寿命大约是7年,而中国是两年半,可以看到出版物的平均质量要差。
另外,产品的形态是不是需要变化了?第一,要不要那么长,有的书一篇文章都可以讲清楚,出版社在兑水;第二,能不能出些便携的口袋本,国外很流行。
《21世纪》:即便出版的内容很好,纸书的增长是否可持续呢?估计整个行业的毛利也比较低吧?
李国庆:目前的这个增长,应该属于“文化红利”,即中国每年受教育的人口在大幅度增长。
至于说,是否可持续,至少目前,当当的图书业务还是盈利的,当然是微利。
未来,纸书的增长幅度也许会放缓,但单价和毛利都会提高。这两年图书的单价已经在涨,这个大家应该都能看到。
电子书不会取代纸书
《21世纪》:所以你认为短期内纸书不会被电子书取代?
李国庆:至少,纸书的阅读体验还是没法被取代,拿纸书看,效率和感觉完全不一样。比如手机阅读时间长了肯定会刺眼,即便是kindle也有翻页不流畅的问题。
未来5-8年内,电子书不会取代纸书。国外数字阅读走得比较前的,比如美国,也是如此。二者会长期共存。
《21世纪》:有什么数据可以支持这个观点?
李国庆:当当现在有13万种电子书,2013年的整个下载数是2250万本,这里面,免费的书是大头。即便这个数字很大,那也只是纸书的一个零头,10%。因为2013年,当当的纸书销售是2亿册。
更有意思的是,在下载电子书的人里头,又有三分之一是买了纸书的。
试水电子书
《21世纪》:但电子书的增长势头更迅猛,所以你们也已经布局很深。
李国庆:我们有专门的数字阅读事业部在推进这块。2013年2250万份下载中,40%来自PC,50%来自手机,10%来自我们自己出的都看阅读器。
2013年,我们目标是下载能够翻番,到4500万份。
《21世纪》:问题在于,现在电子书还很难盈利。
李国庆:电子书的加工成本太高了,我原来给数字阅读部门定了一个亏损额度,因为他们钱用得省,所以只是略亏。我们估计,等我们电子书品种有30万的时候,可以把电子书加工的钱挣出来。
《21世纪》:有没有想过绕开出版社,自己做一些内容?你以前自己也做过出版。
李国庆:我们也买了一些作者的版权,比如蒋一谈的短篇小说。另外,2014年,我们也会做为年轻人服务的原创内容,如网络文学。
以前这类内容的读者比较年轻,都是初中生、高中生,这些年轻用户占我们比例太少。这块我们想抓住,等他们长大了,会变成我们现在数字内容的用户。
《21世纪》:专门的阅读器还需要吗?当当自己的都看阅读器,市场反馈如何?
李国庆:我感觉数字阅读行业,阅读器本身是一个死扣。Kindle刚出来的时候,也被嘲笑,功能那么简单,但还是有需求。所以阅读器的体验很关键。
我们的“都看”已经出了两代,这块成本不高,所以不会亏钱。但中国的问题在于,电子书价格太低,否则我可以亏损卖阅读器,靠内容赚钱。
电子书的未来
《21世纪》:电子书目前来钱太少,收费模式上有没有一些变革的可能?
李国庆:我们已经开始尝试按章节收费。其实原创内容,都是按章节收费的。但我们已经开始尝试,让用户直接购买一些精彩章节,也可以让他们省时间。
《21世纪》:电子书会不会冲击你的传统纸书业务?二者之间如何协调?
李国庆:现在来看,电子书不会冲击纸书。而且二者可以联合。
比如我们原先想过,让购买过纸质书的用户,可以免费获取电子版,但这块出版商不乐意。这个我们也理解,Amazon想推的时候,也遇到很大的阻力。
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在购买纸质书的同时,略微加点钱,就可以购买电子书。
《21世纪》:在商业模式上,电子书有没有可能突破?比如广告。
李国庆:广告是完全可能的。比如Kindle阅读器,就是带广告的。当然,这得阅读器有一定的保有量,目前都看还没到这个量级。
此外,如果靠大数据和阅读内容在书里精准投放,也是一种可能。
如果单靠内容收费,可能是很难快速发展的,当初音乐、视频行业,都面临类似的问题。他们都是在“免费+广告”之后,才重新发展起来。(编辑 郭大路)
标签: 李国庆 国庆 电子书 不会 取代 纸书 书店 数字化 布局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