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公司的成长就是海南互联网探路和经济转轨的缩影,这家公司就是邢明创办的天涯。邢明是天涯社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他所创办的天涯社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舆论影响力的网上信息平台,在过去的16年里,几乎成为海南唯一一家在全国有持续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
一家公司的成长就是海南互联网探路和经济转轨的缩影,这家公司就是邢明创办的天涯。邢明是天涯社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他所创办的天涯社区已经成为中国最具舆论影响力的网上信息平台,在过去的16年里,几乎成为海南唯一一家在全国有持续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
而在地方政府争相牵手“BAT”的背景下,海南正计划以天涯为基础,组建海南省的互联网产业集群,继而借助互联网突破海岛经济局限,走向全国全球大市场。
这也许可以看作是继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之后,海南在寻求自身定位方面的第三次尝试,无边界的互联网则被寄于“帮助海南突破政策、资源、人才等多方困局”的厚望。
“到线下去”
1999年,31岁的邢明辞去了政府的“铁饭碗”,用炒股赚来的2000万元创建了天涯社区。彼时,正值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时期,海归创业潮催生了一大批互联网企业。
在此之前,邢明已经在海南省信息中心工作了8年,海南省信息中心则是海南最早接入互联网的单位之一。“我比普通人更早接触互联网”,邢明表示。事实上,早在1995年,即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第二年,海南省公共信息网就已经诞生,成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公共信息平台,同时也成为海南互联网发展的起点。
1997年,基于海南互联网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巨大潜力,海南提出了建设信息智能岛的战略目标,并逐步将其纳入海南的发展战略。据邢明回忆,“那时候海南的信息化应用实践可以排到全国前三,政府领导还到全国介绍经验。”
此后,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历年文件和工作报告中,都将建设信息智能岛的工作纳入其中统筹安排推进。政府的积极推动,使海南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参与氛围也逐渐被带动起来:天涯社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
与天涯同时诞生于海南的,还有凯迪社区、南海网等著名网站,曾经让全中国的舆论都汇集在了这座隔离于大陆的小岛上,这也为海南培育了早期的“互联网基因”。
这是一个极佳的时机。随着Web2.0概念的兴起,在诞生短短几年之后,天涯社区就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舆论场之一。邢明认为,天涯的方向非常符合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因此“天涯从诞生开始,一直在自由野蛮生长。”
在2004年底,天涯已经在中国BBS论坛领域排名居首,此后的2005年,天涯社区进入全球互联网站 500强、2006年更是进入全球300强。“我们也在考虑,天涯如何在全国或者全球华人中做得更深入。”于是在2005年,邢明决定让天涯社区开始向全国发展,“第一步是北京,第二步是广州。”2006年,天涯成为海南首个获得国际顶级风险投资的IT企业。
如今,天涯社区注册用户超过1亿,月覆盖用户超过2亿,进入了全球用户流量排位100名以内,在国内外都具有很大的舆论影响力。但是,已经存在了16年的天涯需要关注的已经不仅仅是用户的规模,让影响力变成盈利和持续经营才是当下天涯所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像极了海南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脉络,“起步早,成就晚”。
在调整期间,天涯也付出了业务亏损的代价,针对亏损,天涯社区称,“公司目前主要营业收入来自于网络广告,如社区运营方式及商业模式未能适应互联网兴趣社交方向,会导致核心用户流失,对公司运营造成一定影响。”
此时,不仅仅是天涯社区感受到了惨烈竞争的时代浪潮所带来的寒意,海南的互联网发展也遭遇到了瓶颈。
最近,从事互联网行业10年的海口市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张铁冰写了一篇《海南互联网人写给刘赐贵省长的一封公开信》,信中直接指出,“海南省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要落后内地至少五年以上”。
“天涯虽然发展很快,但和海南的互联网发展一样,起了个大早,却没有成为全国有商业影响力的超级公司,”邢明对这段历史的总结为,“天涯正在努力走到线下去,由互联网舆论平台发展成为互联网商业平台”,很显然,龙头公司的战略调整将有可能可以海南成为互联网产业大省。
海南“BAT”
在邢明努力推动天涯战略调整时,BAT三巨头加快了在全国的落地,“地方政府+互联网巨头”正在成为关乎地方竞争格局的新力量。
刚刚过去的5月底,邢明陪同有关领导到浙江杭州拜会了马云。马云直白表示,“靠引进大企业发展互联网产业的难度很大,因为各地都在竞争,海南岛还不如以本省龙头企业为基础,凝聚大量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打造自己的互联网产业集群”。
这给了邢明信心,作为海南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天涯有机会成为海南的BAT,继而协助政府摸索出一套可以在全国复制的互联网产业之路。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为海南的传统产业嫁接互联网基因。
邢明表示:“天涯每月覆盖的用户超过2亿,这意味着,海南是完全有可能借助天涯这个大用户平台开拓市场,发出声音。”也就是说,将天涯社区庞大的用户资源利用起来,不仅可以拓展天涯的盈利空间,还能够帮助海南产业的转型升级。
眼下,邢明正循着这条思路,积极构筑“网上海南”升级版,“我们打算把海南在线作为海南互联网+的一个核心平台,跟海南传统产业深度结合在一起。”“我们起步的时候,重点在做海南在线,并为海南政府和企业做了网站技术支持,我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为了海南最好的门户。”邢明表示:“我们当初提出构筑‘网上海南’的概念,更多的是为了做信息。但是,现在海南在线要成为海南的电子商务平台。”
目前,天涯已经开始大力布局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推出了“天涯客”旅游网,并成立了天涯通智慧旅游技术研发中心,致力于“智慧旅游”产品和技术研发。“智慧旅游”,是能够把旅游的全过程和全要素,包括旅游金融服务等结合起来,给用户非常棒的体验,提高旅游效益。
此外,在邢明看来,互联网不仅有助于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且还可能形成一些新的产业。现在,他正在建设一个高净值人群聚集的大型财经社区。“海南是高净值人群喜欢的地方”,依靠互联网把这些高净值人群聚集一起,建设一个大型的财经社区,可以为海南带来一个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
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根据邢明的想法,互联网将会给海南热带高效农业带来新的模式,并且解决信息传播的问题。“海南可以借助天涯,用预购众筹的模式实现订单农业”。
邢明认为,天涯社区是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平台,可以做很多事情。根据他的规划,“2018年天涯的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交易额上千亿。”
5月19日上午,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与美兰区演丰镇率先启动了互联网小镇建设。其中,美兰区演丰镇的定位就是“互联网产业小镇”,意欲打造国际化的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建成全球互联网人才向往的创业圣地。
这一切正朝着邢明所希望的方向走。“形成的这种互联网产业集群还能够改变整个城市的气质,海南不应仅仅是一个休闲养老的地方,还应该是一个年轻互联网人创业的激情之岛。
寻路
在经济特区的构想被房地产泡沫拖垮后至今,海南一直无法突破“距离、资源、政策和人才”的束缚,再加上泡沫破碎后创业精神的缺失,海南正被日渐边缘化。
面对困局,今年4月,就任海南省省长3个月的刘赐贵提出,要把“互联网+”作为“十三五”海南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大力推动“互联网+”中要人才、要项目、要增长点、要就业、要效益,提升海南工业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
这个可以看作是继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之后,海南第三次寻求自身的功能定位,以期在摆脱目前困境的情况下,与中国经济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国际旅游岛之外,省长刘赐贵给了海南一个新定位,要做“智慧岛、众创岛”。
据接近省政府的人士透露,在海南提出发展互联网+之后,工信部负责人曾在3月份到海南调研,探索海南应该如何发展信息产业。工信部负责人询问“从建设信息智能岛到现在,海南走了很多弯路,现在要发展互联网+,海南的定位是什么”?
省政府高层对此回答是,“海南要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产业”。海南正在制定的发展规划中,互联网产业被放到了首位,而正在探讨的路径之一即是,“如何发挥好龙头公司的主导作用,集聚互联网企业、创业人群和产业”。“海南有很多产业园,但是定位不清楚,没有一家是以互联网产业为方向的。海南只是网络舆论大省,还不是产业大省”。在邢明看来,海南发展需要新的产业亮点,“我就提出,要把互联网产业作为海南十三五的经济增长亮点,并用互联网带动旅游业、农业和医疗业等。”
走自主路线也是海南发展互联网产业不得已的道路,以往的历史已经证明,外部引进来的企业大部分滑向了房地产,“很少为海南留下一份靠得住的产业”。“我们和马云有过交流,他告诉我们,大的互联网企业进驻海南,最多建立分支机构,税收和产值是不会过来的,”邢明称,“马云的建议是,还不如依托本省力量,集聚创新型小企业,把海南变成全国年轻人向往的创业圣地和互联网创业乐土”。
务实背后是海南发展互联网产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在那封《海南互联网人写给刘赐贵省长的一封公开信》中指出,海南要发展互联网必须克服“官员的行政思维、执行力、人才和确立企业主体地位”等四方面的问题,而每一步都任重道远。
在4月份的一次内部探讨中,海南提出了一个目标,“即到2020年左右,互联网产业产值要到1000亿元以上”。而更乐观的建议是,“海南要争取在互联网方面进入全国前十,争取前六名”。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