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港股通抢筹暂缓 GIC、马化腾高位减持

互联网 2015-04-15 04:12:05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导读“海外机构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看法与本土投资者有所分歧,他们选择在此次升浪中套现,主要是认为目前的价格是非常好的锁定利润的机会,而且暂时看不出中资股份在基本面上有任何变化。”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向记者表示

导读

“海外机构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看法与本土投资者有所分歧,他们选择在此次升浪中套现,主要是认为目前的价格是非常好的锁定利润的机会,而且暂时看不出中资股份在基本面上有任何变化。”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向记者表示。

同时,他续指,外资基金通常会在升幅最强劲时选择获利了结,“因为如此大笔的交易,一旦市场转弱,很难找到同等规模的买盘。”

特约记者 朱丽娜 香港报道

“丁蟹效应”的再次灵验,却并未改变港股“大时代”的主旋律。

港股在八天连续上升后,4月14日出现调整,午后一度下挫532点,全日收报27561点,跌454点或1.6%,成交金额减至2375.97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跑输恒指,全日收报14264点,下跌2.2%。

“由于内地投资者的参与,港股明显出现板块轮动的现象,由中小盘股,AH差价股,未来下一波主题是大盘股。”某外资对冲基金经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

景顺投资亚洲(除日本外)首席投资总监陈柏巨亦指出:“目前两地市场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市场炒作的行业由工业、一带一路板块逐步扩展至零售、银行,作为基金经理很难捕捉如此快速的板块轮流交替,只能尽量做到持仓更多元化以分散投资。”

他续指,资金流入只是刚刚开始,市场上仍不乏高质素的落后股,“很多基金经理上周还在放假,没有来得及部署从而错过了这波升幅。”

多路资金涌港

“目前南下的资金主要还是一些散户,包括私募基金,以及一些国内大型国有企业,而国内现有的公募基金则需要修改销售章程,而新成立的基金仍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某外资基金经理向记者透露。

外围资金持续涌入香港股市,港导致市场对港元需求大增,持续推升港元汇率。自4月8日开始,港元汇率多次逼近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4月13日,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承接美元沽盘,变相向市场注资62亿港元,连续第三个工作日向市场注资。4月9日至今,金管局累计向市场注入337.95亿港元,令香港银行体系结余截至15日增至2729.73亿港元。

香港财资市场公会资料显示,截至4月14日,港元兑美元汇率为7.7503的水平。

“最近由于港股市场走势强劲,我们有一些内地的客户将国内的资金转移来香港配置港股,目前港股11倍市盈率的估值,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我们建议客户配置一些金融、基建类的股票。”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关金星向记者表示。

同时,上述外资对冲基金经理则透露,该基金今年1-2月期间主要配置A股,但随着港股不断追涨,已经将配置重心转移至港股。

耀才证券主席叶茂林亦表示:“近日港股交投炽热,来耀才开户的人数急增10倍,网上交易亦激增数倍。”

然而,相比4月8日-9日连续两天每日额度在短短半日内用完的火爆场景,近日“港股通”的额度使用热情明显有所减退。实际上,自4月10日起,港股通的每日额度已持续出现剩余。

根据Aastock的统计数据,4月10日,港股通每日额度剩余51亿港元,13日额度剩余上升至80.7亿港元,14日剩余78.4亿港元。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港股通每日额度105亿元仅使用25%,剩余78.36亿元,而2500亿元的港股通总额度累计使用了652亿元,占当日港股主板总成交的比例约27%。

中国证监会在3月27日公布内地公募基金参与沪港通的指引,允许未有QDII额度的内地公募基金,透过沪港通之下的港股通机制买卖港股,成为此轮牛市的催化剂。

中金公司4月14日发布报告预测,香港市场未来12个月或迎来8000亿内地资金,港股通还剩下约1800亿元额度待用,即将宣布的深港通可能会有3000亿元额度,QDII项下可能会有约2000亿元资金流向香港。

然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巨量公募资金流入香港尚须时日,“这个资金流入的节点主要取决于国内A股市场的走势,如果A股市场维持目前的升幅,公募基金发行港股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上述对冲基金经理表示。

外资借机锁定利润

近日港股升势强劲,在内地散户纷纷涌入香港抢持港股的当下,多个外资基金却借机高位套现,获利了结。

“海外机构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看法与本土投资者有所分歧,他们选择在此次升浪中套现,主要是认为目前的价格是非常好的锁定利润的机会,而且暂时看不出中资股份在基本面上有任何变化。”丰盛金融资产管理董事黄国英向记者表示。

同时,他续指,外资基金通常会在升幅最强劲时选择获利了结,“因为如此大笔的交易,一旦市场转弱,很难找到同等规模的买盘。”

根据4月14日新加坡交易所公告显示,新加坡华侨银行旗下保险子公司Great Eastern Holdings以每股50.65港元,配售新华保险(01336.HK)8500万股,套现约43亿港元。

配售价格相比新华保险4月13日收盘价52.6港元折让3.7%。声明显示,此次出售的股份相当于新华保险H股总股本的8.22%,目前Great Eastern Holdings通过旗下子公司仍持有新华保险1.79%的股份,此次出售股票所得资金将用于调整资产组合。

该基金2011年斥资约3.8亿美元认购新华保险的股份,成为其香港IPO的基石投资者之一。新华保险股票价格自今年3月底以来已累计上升达21%。

同时,新加坡主权基金GIC则以每股8.3-8.5港元,配售6047万股远东宏信,套现5.02亿至5.14亿港元,配售价格比4月13日收盘价8.6港元折让1.2%至3.5%。

根据外媒引述销售文件表示,瑞银则计划以每股4.72港元至4.87港元,配售4.9亿股中国信达股份,套现约23.63亿港元,配售价格相比4月13日4.97港元的收盘价折让2%至5%。

此外,根据港交所股权披露资料显示,腾讯(00700.HK)主席马化腾亦于4月9日、10日,连续两日减持1000万股腾讯股份,减持价格分别为162.3港元及159.8港元,累计套现32.2亿港元,其持股量由9.86%降至9.65%。14日,腾讯收报161.2港元,跌5.5%。

“科网公司的主要资产为无形资产,因此全球科网公司的管理层经常在股市减持股票,这个现象十分常见,”黄国英表示,“但是也不排除他购买了一些场外的期权,在股价升至某个价位就须被动沽出股票。他之前也用过这个方式来减持。”

根据腾讯2004年上市招股文件显示,马化腾当时的持股比例高达14.43%,意味着上市至今,马化腾已累积减持了4.78%腾讯股票,占其所持股票总量的1/3。资料显示,去年12月2日-5日期间,他曾经连续四日减持腾讯,价格区间为118.6港元至119.97港元,累计减持2511.1万股,共套现近30亿港元。

4月14日,香港主板成交2375.97亿港元,抛空额220.62亿港元,占大市成交的9%,总共抛空股份达552只。其中,香港交易所(00388.HK)抛空最多达20.7亿港元,占其股份成交达17%。

“这些沽空交易主要为外资机构投资者,但每个沽空都意味着未来将会出现买入,沽空越多反而表示未来补仓的力度越大,股市急升的机会越大。”黄国英指出。(编辑 于晓娜)

标签: 港股 通抢 暂缓 GIC 马化腾 高位 减持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