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趣科技

生育瞬间被保存了1亿年 悲催的昆虫

趣科技 2015-04-03 10:06:0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日发布文章,称科学家在研究一个缅甸琥珀时发现,里面一只6毫米大的介壳虫妈妈,卵囊里“睡”着55个介壳虫宝宝,还有5个刚产出来,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虫、幼虫、卵在一起保存的昆虫化石。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eLife》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日发布文章,称科学家在研究一个缅甸琥珀时发现,里面一只6毫米大的介壳虫妈妈,卵囊里“睡”着55个介壳虫宝宝,还有5个刚产出来,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虫、幼虫、卵在一起保存昆虫化石。这项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eLife》。

 

这枚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昆虫育幼行为的直接证据,表明介壳虫育幼行为至少起源于1亿年前。

1亿年前,地球的生存环境恶劣,尤其是幼小的昆虫,由于无法适应环境,很可能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古生物学家对于当时昆虫的育幼行为了解非常有限,因为,正在怀孕、正在产卵的昆虫化石,实在是太少了。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博非常幸运,他所在的研究团队从2005年就开始对缅甸琥珀进行研究。“能找到有价值的化石,真的需要运气。”王博说,他们团队在20万枚缅甸琥珀中一一筛选,最终发现了一枚正在产卵的介壳虫的化石。

这只正在产卵的介壳虫,只有6毫米大,由于已经过去了1亿年,所以身体已经透明化。王博把这枚化石打磨到足够薄,然后借助显微镜,观察到了这个介壳虫妈妈的艰辛:卵囊占据了它腹部的绝大部分,里面挤了55个小宝宝,它的身体旁边还有5个宝宝刚生下来。“要知道,雌虫本来就少,怀孕生宝宝的雌虫就更少了,而这个虫妈妈正好在生宝宝的时候被树胶包住了。”王博说。

王博说,幼虫离开母体后,已经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不过,自然界相当残酷,尽管介壳虫妈妈已经付出了很多,但它的孩子最终能活下来的只有十分之一。

1亿年后的今天,介壳虫中的不少类群依然延续着这样的育幼行为,“这表明介壳虫育幼行为至少起源于1亿年前,表现出长期的停滞演化。”王博说。

标签: 生育 瞬间 保存 1亿年 悲催 昆虫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