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互联网

广东“阿童”想帮中小企业寻可信任的app开发商,但有点迷惘

互联网 2013-03-06 12:03:20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但无论如何,似乎这些尝试都很边缘,离最初梁希望的增加对接双方相互信任度这个初衷还挺远。对于信任机制的建立,梁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到线下实地走访每一个 app 开发商。

  引子:对阿童网创始人梁希贤的采访进行到一半,我问他:“应该为阿童的这篇报道选一个什么主题图片比较好呢?”梁想了一想,出乎意料地给出了两个字――迷惘。为了这两个字,我只得把采访重新进行了一遍。

  广东广州,三个毕业没多久的专科 90 前,经常聚在一起不淡定,不淡定地谈社会现状、谈互联网、谈手机、谈 App。谈多了就会出事,三个人也还真出事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三个人对手机 app 开发产生了极大兴趣。于是三个人想开发个类似愤怒的小鸟的游戏 app 来玩玩。但受限于自身技术,三人最终决定找人代开发。这一找就出事了。三人和当地的 app 开发商们接触的过程中发现难事挺多,比如去哪里找、对方实力、信不信得过、价格是否公道。于是 app 没有开发出来,三人中的梁希贤倒是萌生出做一个线上 app 开发对接平台的想法,把一些需要 app 的中小企业和 app 开发商进行线上对接。这样不仅能增加双方的信息透明度,还可能会增加双方的互信。梁希贤提出这个想法后,另外两位 90 前紧跟,三人纷纷辞职创业。于是阿童网诞生了。

  阿童网为需要 app 的中小企业和 app 开发商(或者 app 开发人员)分别开辟了“发布项目”和“找项目”两个频道。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发布项目”频道可以列出自己的项目描述、类别、地区、预算、开发周期等情况,同时也可在阿童上直接找合适的开发商。而 app 开发商则可以通过“找项目”频道寻找正在竞标中的项目。

  三人创业至今已 10 月有余了。对于没有任何创业资本的三个年轻人来说,10 个月其实挺长的,能够坚持下来也很不容易。三个人没有其它正式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生活靠家里资助、靠朋友借,最严重的是没有任何创业经验,唯一有的只是年轻气盛和最初的那份创业激情。不过正是因为这份激情让他们一直坚持用心做阿童。这从阿童新增加的开发者资讯板块(从各大网站为开发者搜集的新鲜资讯)、应用分类板块(梁希望通过这些分好类的示例应用,让需要 app 的中小企业能更方便得找到对口的开发商)、细致的项目搜索板块(让 app 开发商通过关键词、地区、预算等限定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等尝试就能看出他们确实在努力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体验。

  但无论如何,似乎这些尝试都很边缘,离最初梁希望的增加对接双方相互信任度这个初衷还挺远。目前阿童还只能定义为一个 app 开发的信息对接平台。有 app 开发需求的中小企业和 app 开发商的真正对接还是在线下自己进行。阿童也没有对供需双方进行任何资质认证。线下存在的欺诈风险在阿童上目前还是没能得到有效避免。

  事实上,这就是阿童现在迷惘的地方。梁告诉我,毫不夸张,公司已经处在最困难的时期了。困难不单纯是因为资金,而是现在他们只有方向,但找不到路。他们现在急需专业人才、急需有经验的指导,指导他们如何建立这个信任机制。因为这个机制只要建立,公司将会又上升一个大的台阶,可能的商业模式也会慢慢浮出水面。

  对于信任机制的建立,梁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到线下实地走访每一个 app 开发商。但这似乎不太现实。一方面,阿童本身没有专业的 app 开发人员,对 app 开发商的资质界定本身就不很清晰。另一方面,阿童上收录的 app 开发商遍布全国各地、各种行业,这使得走访成本过高。

  针对阿童目前的窘境,我帮梁联系了活跃在36氪+上的投资人――传媒梦工厂的投资总监吕子睿,希望吕能够给梁一些建议, 或者看是否有兴趣投资。吕了解了梁的想法后,回了封邮件。在邮件中,吕认为阿童的问题不是表层的信任机制不易建立,还存在更本质的问题。以下是邮件原文:

  首先,外包行业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行业,但是外包行业不具有投资价值,因为外包行业是一个人力密集型行业,利润是一个可计算的量,就算做到很大。也没有想象力空间。就是说不具有高爆发增长性。风头是高溢价进入被投企业的。自然需要以高溢价退出被投企业,由此决定了。外包行业不适合风险投资逻辑,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外包行业不是好业务,大多数行业每年的利润在 20% 就是很棒的了。但是风投要寻找的是会翻倍的企业。

  其实,回过头来说你们想做 app 外包服务的定制化平台服务。这里存在着两个致命的问题需要解决:

  1、我们可以讲所有几乎互联网销售的商品或者服务统称为大电商行业,这个行业有个基本属性就是标准化,因此非标准话的产品和服务,按照国内现在的职业素质水准并不适合电商化,这个也就是为什么这个行业至今没法成长的源问题。

  2、企业 app 是企业的一个重要对外窗口,企业会很认真的去做这件事情,因此必然是点对点的公关营销业务。这个就是为啥,当年阿里巴巴也好,百度竞价广告也好。都是有庞大的电话销售服务和线下业务员队伍体系。并非他们做不了信息化。而是信息化自助平台,只能用于售后的服务管理、而不能用于销售。淘宝的建店模板服务业务一直是 2C 业务,2B 业务还是由 TB 公司做点对点的服务的。

  最后。业务 app 外包业务一定是未来几年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并非是这个商业模式。我个人建议你去看看中企动力之类的当年给中小企业建站的公司是怎么干的。更多是一套模块化的系统 + 一个强大的销售人员队伍 / 代理渠道体系 + 售前售后服务部门组成的。

  我和梁是在 QQ 上联系的。看完邮件我第一时间问了梁的想法。看得出来他的失落,毕竟 10 个月的努力就这样被人一下子否定。不过梁还是挺赞同吕的看法。确实,行业本身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是一个严重问题。

  但梁没有就此弃,他认为这还是可以努力的。他认为阿童的模式和猪八戒挺像。作为一个服务交易平台,猪八戒上的很多商品和服务都是非标准化的,而且其中也有一些 app 开发设计方面的项目。梁一直认为猪八戒可以作为阿童的一个参照。但我担心的是,猪八戒的项目和服务是大而全的,而阿童或许深入的是猪八戒最难做的一个垂直领域。不管怎样,梁表示不会就这样简单的放弃,还会再去多碰一些投资人,听听意见再做决定。

  希望在评论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标签: 广东 阿童 想帮 中小企业 可信任 app 开发商 有点 迷惘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