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列表 > 科技资讯 >> 业界动态

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好 超薄手机

业界动态 2015-02-04 09:12:06 转载来源: 网络整理/侵权必删

站长搜索( www.adminso.com):超薄手机,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好 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最情节”,毕竟相对而言,第一远比第二要更具传播效应。而国产手机似乎要更热衷这个事情,所以基本上世界最薄的智能手机都会是中国出的

站长搜索( www.adminso.com):超薄手机看起来并不那么美好

很多人都有一定的“最情节”,毕竟相对而言,第一远比第二要更具传播效应。而国产手机似乎要更热衷这个事情,所以基本上世界最薄的智能手机都会是中国出的。

要薄到申请吉尼斯纪录

vivo X3t 5.75mm的极致纤薄曾经风行一时,而金立则干脆在发布5.15mm的ELIFE S5.1之后,申请了吉尼斯纪录。从这两款比较有代表性的手机可以看出,纤薄几乎是唯一的卖点,因为顶着2000+的售价,那699的配置实在有点拿不出手。

手机要做多薄才算完美?这个问题没有屏幕尺寸讨论得那么激烈。主要原因是后者只是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做选择,而前者则还在需求中与枯燥的硬件工业对抗着。据雷锋网从手机结构工程师西贝(化名)得知:

“在现阶段,影响手机厚度的因素有很多,譬如屏幕、电池、摄像头、喇叭、电路板厚度、天线净空等,国产手机中除了华为自己在做CPU以外,其他手机厂商都是与供应商合作,参与器件研发。”“最常见的情况是手机厂商因为产品概念的需求,需要某种形式的零件,比如一定厚度的摄像头,那么手机厂商就去逐个筛选供应商,看谁可以承诺做出这样的元器件,然后等对方做出样品,双方就一起调试,最终的目标就是做出业界最薄的智能手机。”

为何摄像头会突出?

其实从iPhone6的摄像头突出就可以看出,摄像头厚度无疑是元器件里难度系数最大的,西贝对此解释道:

“因为超薄的镜头模组成像效果很差,即使苹果这种参与器件研发的顶级厂商,也对这个问题无能为力,要知道光学器件可不像电子器件,可以遵循摩尔定律什么的,所以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很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手机厂商都像苹果那样,将成像效果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当索尼向手机厂商推销自己的超薄模组时,价格昂贵和效果难调是摆在明面的,所以如何决策往往取决于手机厂商的价值取向。况且手机现在的更迭速度非常快,而调试一颗成熟的摄像头显然要更长的周期。西贝告诉雷锋网:“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是全新的sensor和镜头模组,那么调试要分成两部分。一是索尼这样的供应商要把摄像头调试到合格的量产状态,另一方面是手机厂商拿到货,并将摄像头整合进手机后,对最终效果进行大量的软件调试。”

“就算是一颗已经用过的摄像头,用到下一个新产品中,也要三四个月去调试,并且在手机发布之后,还需要继续更新固件提高成像效果。”

如果超薄是唯一的卖点

西贝在交流中一直强调,把手机做薄其实是一个决策问题,为了保证性能,大部分厂家是不会把超薄作为产品目标的。如果像vivo和ELIFE那样,从上至下贯彻的方针就是超薄,那么结构工程师就得去按比如5.15mm的厚度进行堆叠,寻找目前所有最薄的器件,尽可能的压缩一切厚度,减小所有公差。

这需要很多部门的协同,比如主板能不能布单面板,天线尽量压缩净空高度,采购部门拿到最新最薄的器件的尺寸和供货承诺。研发的过程就是各部门之间不断争论妥协,不断调整方案,工业设计部门也要在堆叠的基础上画出造型。

整个过程是很痛苦的,因为大家的供应商都一样,为什么你就能做得比别人薄,答案无非是,牺牲一些东西。比如散热;比如硬件性能;比如屏幕只能用三星的AMOLED;比如天线信号差一些;比如音腔小,外放差;比如各种破坏性实验结果很差,比如量产问题很多(公差留太少)。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就算大批量生产了,不良率也会比一般手机高很多。

所以就像西贝在前面说的,高层决定了需要超薄这个卖点,那么就要承受其他种种问题。其他厂家不做,不代表技术能力不行,只代表他们选择更稳妥的路,不愿意冒险。

标签: 看起来 并不 那么 美好 超薄 手机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自网络,文字、图片等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平台转载素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我们尊重版权,也致力于保护版权,站搜网感谢您的分享!

站长搜索

http://www.adminso.com

Copyright @ 2007~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站长搜索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打开手机版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站长搜索目录系统技术支持